化学 盐类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 几个问题

一,盐溶液蒸干产物的判断(需要详解)
1。氯化铵溶液(书上说得不到固体产物,那产物是什么,是不是HCl和氨气?)
2。次氯酸钠(说要考虑次氯酸根水解和盐酸分解,具体是怎样的过程?)
3.Mg(HCO3)2

二,CuSO4溶液中有铁离子杂质,如何除杂?(书上写用氢氧化铜或氧化铜调节PH到3~4,还要加碱式碳酸铜,能否详细说明?)

三,难溶物的Ksp越大,生成的弱电解质越弱,沉淀越易溶解(这句话怎么理解,能否举个实例?)

四,难容电解质的Ksp数值越小,表明在水中溶解能力越弱,这种说法对吗?

书上答案:不对。当难溶性电解质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时,Ksp越小,则难溶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弱。如果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不同,则Ksp不能直接用于判断溶解能力的强弱。

看不懂,能否举例说明

一、盐溶液蒸干产物的判断
1、氯化铵 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Cl分解为HCl+NH3,用化学平衡可以解释:溶液中水解产生的HCl、NH3受热挥发,产物减少,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促使氯化铵的分解~
2、次氯酸钠
NaClO水解产生HClO,HClO见光就能分解,何况是加热,所以水解生产的HClO分解生成HCl、O2,一样的道理,产物减少平衡向正方向进行。当然,生成的HCl会有水解产生的NaOH反应掉,变成NaCl
3、Mg(HCO3)2 同上。双水解!气体CO2跑掉,平衡移动~

二、加碱式碳酸铜,好像是考虑水解,不是很确定。
碳酸根、三价铁离子双水解生成Fe(OH)3沉淀、CO2.CO2跑掉,不会对原溶液产生污染。调节PH,是为了防止CU(OH)2沉淀生成。

第三个,电解质那个解释不了。

四、举个例子:沉淀物AB===A+ + B—
Ksp=[A+]*[B—]

沉淀物CD2===C2+ + 2D—
Ksp=[C2+]*[D—]2
假设上诉两个沉淀物AB、CD2的Ksp相等,但是他们的溶解能力是有差别的。当分子类型不一样的时候,必须通过计算才能确定谁大谁小。
如果是AB===A+ + B— Ksp=[A+]*[B—]

CD===C+ + D— Ksp=[C+]*[D—]
分子类型一样,Ksp的计算公式一样,当然可以观察Ksp的大小即可作出判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6

1、氯化铵受热分解得到氯化氢和氨气,所以不会有固体剩余物;
2、最后的产物是氯化钠,次氯酸钠受热继续分解为盐酸和水,但是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所以最后会剩余氯化钠;
3、先分解为碳酸镁和CO2,碳酸镁继续分解为氢氧化镁,最终产物是氧化镁。

二、将pH调到3~4是因为这个时候铁离子已经完全沉淀了,而铜离子还未开始沉淀或者沉淀少许,加入碱式碳酸铜是为了补充铜离子,并且升高溶液的pH值。

三、Ksp越大,说明物质越容易水解,这是定义。

四、Ksp数值的大小跟溶解度没啥关系,应该是和物质的水解能力的大小有关系。
书上的答案的意思是Ksp的计算是所有离子的溶解度的乘积,如果分解产生的离子的个数不是1:1,比如:Mg(OH)2,它的溶度积的计算中,OH-必须是带有平方的,所以这样一来,就不能直接用Ksp值的大小来判断了。

谢谢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06
一,盐溶液蒸干产物的判断(需要详解)
1。氯化铵溶液 产物是HCl和氨气
2。次氯酸钠 水解得到次氯酸和氢氧化钠,次氯酸分解得到盐酸和氧气,所以最后得到氯化钠
3.Mg(HCO3)2 最后得到氢氧化镁

二,CuSO4溶液中有铁离子杂质,如何除杂?(书上写用氢氧化铜或氧化铜调节PH到3~4,还要加碱式碳酸铜,能否详细说明?)
加通铜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者盐(不溶于水),调节溶液的pH使铁离子沉淀从而除去铁离子。
三,难溶物的Ksp越大,生成的弱电解质越弱,沉淀越易溶解(这句话怎么理解,能否举个实例?)

四,难容电解质的Ksp数值越小,表明在水中溶解能力越弱,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当难溶性电解质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时,Ksp越小,则难溶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弱。如果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不同,则Ksp不能直接用于判断溶解能力的强弱。
例如硫酸银和氯化银等等不能依据溶度积判定,而应该依据溶度积表达式计算溶解度,根据溶解度计算比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