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相比较,最大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背景不同,抒发的感情不同。

《春望》【作者】杜甫 【朝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春望》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为忧国忧民的悲彻,一个是听到江山收复后的欢喜鼓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5
《春望》偏于苍凉悲痛,抒发的是国破家亡的感伤情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表达的是他听闻唐军胜利的愉悦心情。希望采纳加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