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你是否会感到软弱无助?

如题所述

我感觉 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很多时候是会感到软弱无助。

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有很多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让他们非常纠结。他们想要将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棒棒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遇到一些为难的事情。比如是否要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否要严肃对待孩子犯的错误等等。


孩子外出玩需要我陪吗?

这是个让很多父母纠结的问题。现代社会中的交通隐患、不明身份的陌生人是最让家长担心的问题。有数据表明,不在家长陪同下外出的孩子,其平均年龄大于8岁。但是专家认为,环境因素的差异决定了孩子独自在外玩耍年龄的差异,而父母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相信自己的分析能力。

要不要报兴趣班?

眼看着其他孩子参加了各种课外才艺班、兴趣班,很多家长也都坐不住了。而一项研究则表明,孩子在童年时期过多地参加课外学习对后期孩子的积极成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家长跟风,让孩子参加种种兴趣班,会让孩子的学业压力增大,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参加补习班,则应该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在孩子可以轻易承受的范围内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给孩子留出一定的玩耍时间,会让孩子的心情更轻松。

孩子犯错误该不该严肃处理?

对于现在的很多父母来讲,相对于传统的严厉管教,家长的教育方式正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于放任,由着孩子。如果孩子初次犯错,家长会顾念孩子是初次,而不会在意。而通过英国儿童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自小接受一种有原则性的一以贯之的教育方式,他们更能够懂得做事的原则和规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很有帮助。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职责,但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因为负面的教育方法,例如暴力、严厉责备,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孩子的心理健康等问题。

进餐要照顾孩子的喜好吗?

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挑食,但是在给孩子做饭的时候,他们又会自动自觉地做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其实这样的做法很不好,即便是孩子不愿意吃的食品,要是家长能多换换烹饪花样,也许他们最终会喜欢上这些食物。

让孩子严格遵守礼仪,还是随孩子心意?

用餐后,孩子打声招呼:我吃完了,可以离开了吗?或是放下碗筷转身就走,哪种方式好呢?虽然管教孩子是家长的个人问题,但是孩子有着良好的礼仪和修养,总是会令人刮目相看。所以当孩子吃饭时玩手机,或者一边大口嚼食物一边讲话时,家长就应该纠正孩子的这些毛病了。

该给孩子用化妆品吗?

当女儿看到妈妈的口红、眼影的时候,大多数都很想在自己脸上也涂抹一番。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这没有错,但是家长也应该让孩子了解,外貌只是美丽的一小部分,而内在的美德更为可贵。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竖立起美好的品德,挖掘孩子的智慧,即使孩子不使用化妆品,她们也会变得自信和美丽!

是否应该限制孩子买东西的渴求?

许多父母因为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对于孩子的需求都会尽量满足,但家长也会发现,孩子无论对什么物品,热情劲就三分,没几天这些物品就会被糟蹋得不成样子。所以家长应该偶尔给孩子一个礼物,让他们明白礼物的可贵,因为过于满足孩子的诉求,会让他们觉得一切事物都来得太容易,从而不能够学会珍惜和感恩。


为何面对孩子会陷入无助

每个父母都要为自己的生命状态负责,父母的生命状态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命状态,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

我们内在无助时,其实是内在缺乏安全感。当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无助感就会消失或减轻。

减少无助感首先是学会跟自己的内在链接,然后跟家人朋友万事万物链接。

多跟孩子做链接,会减少无助感 。链接是感受对方的痛苦和快乐。不仅是交谈,而是真正的有所感受。内在感受着彼此,链接就是让对方感受到你在他生活中真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链接”,我们是孩子的天线,我们要能感受孩子内心的感受,感受他身上正在经历着什么。

去观察自己的内在的恐惧与愤怒,就像邀请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一样,要把它看做是一个敌人。

去观察,对你的愤怒微笑,她就会变成和平,去看到自己的恐惧,这些情绪并不是你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去喜欢自己,不仅是阳光的一面,也要爱上自己黑暗的一面。

如果你不喜欢自己,你会发现你的头发会脱落,你的视线会降低,你的听力会受损,这一方面是自然的人类的退化过程,只是低频情绪会让你衰老的更快。

要去跟自己做朋友,欣赏你的外在,与你的内在和平相处。

早上起来,看着镜中的自己,对她微笑,和她说:“我爱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9

闻是悦读 与你共读好书

喜欢读书

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

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为孩子设置行为底线、敢于对他们说“不”、敢于对他们施展强硬手段,这些都是成为好父母的一部分,并且同接纳孩子是相辅相成的。


1


斯蒂芬妮和丈夫菲利普有3个年幼的男孩,他们都难以驾驭。由于3个孩子经常打架, 游戏 时光就成了噩梦和灾难。家里缺乏秩序,孩子称王称霸。这个家庭当中极度缺乏尊重,父母和孩子都一样。


斯蒂芬妮不胜负荷,日日以泪洗面。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的母亲强势地掌控一切,她感到很弱势,很容易受伤。


家里的冲突让她害怕,于是她竭力回避。同样,菲利普也成长在一个难以自由表达心声的家庭里。每每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他都感到不自在。


由于斯蒂芬妮和菲利普都过着 情感 压抑的生活,所以他们害怕在孩子面前表露真实的心声。而这对夫妇的孩子恰恰向父母发出了挑战,使他们难以卸下 情感 的包袱。


经过对这一家人的观察,我发现,父母显然毫无原则,孩子们也全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表现。


例如,3个孩子在起居室里玩,把玩具到处乱扔,而且爬到了家具上。雅各布是长子,也是3个孩子中的领袖。他开始摇晃落地灯,斯蒂芬妮走进来说,“雅各布,请别这样。”他置若罔闻。斯蒂芬妮又开口说:“我说过‘请’了,请你住手,不然就关你的禁闭。”


所有孩子都置之不理。斯蒂芬妮又用恳求的语气说道:“我说过‘请’了。”斯蒂芬妮束手无策地转向我,眼里充满了无助,企盼我的理解。


她解释道:“我想用纪律约束他们,可没人听。你看看这有多难!”过了一会儿,灯倒在地上,斯蒂芬妮立刻跑上前去照顾孩子。雅各布无需为错误承担责任,得到的唯有拥抱和吻。


过了一会儿,雅各布又开始玩耍,照旧在胡闹。几分钟的功夫,灾难又发生了:三兄弟打了起来。斯蒂芬妮出现在门口说:“孩子们,别伤着彼此。”他们接着打闹。斯蒂芬妮依旧远远地站着请求:“请别伤着你们自己。”但没人理会她。


气急败坏的斯蒂芬妮大步走向孩子们,将他们拉开,打了雅各布的脸,并喊道:“你这个坏孩子!总是让我操心。今天你要一直关禁闭!“


毫无预料的雅各布惊呆了。他向母亲报以尖叫,并抗议说单独惩罚他是不公平的。余怒未消的斯蒂芬妮气得浑身发抖。雅各布打了她,她也打了雅各布。其他孩子吓得畏畏缩缩。斯蒂芬妮哭着责备儿子,说他们伤害了她。3个孩子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斯蒂芬妮没有意识到,眼前的一幕正是她童年无助状态的翻版。 她已经将自己遭受的弱小无助的感觉强加给了她的儿子,那一刻她无法将孩子的行为同自己的感觉区分开来。对 情感 的回避使得她无法用恰当的方式面对孩子的行为。




2


我遇到过许多父母,他们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显得十分无助。通过对他们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共同的错误是: 面对问题母亲见了却没有反应,直到事态升级为打架。


还有一次,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看到儿子将垃圾扔在地上,却什么也不说;直到孩子将碎屑弄得到处都是,母亲才开始朝他发作。虽然有时静观其变不失为明智之举,但在很多情况下,拖延是没有建设性的。 觉醒的父母不应坐等事态升级,而应立即采取恰当的行动。


在斯蒂芬妮的案例里,如果她对自己的 情感 规律有所觉察。从一开始就应该采取坚决的行动。


一旦发现雅各布破坏规则,不尊重其他人,也不顾及家人的安全,斯蒂芬妮就该拿出应有的权威。凭着内心的魄力,她应该宣布:“住手,马上!都给我停手!” 游戏 中止后,她可以纠正孩子的行为,强调暴力可能带来的恶果,重申自己对他们的期望。


她还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按她的要求去做,就不让他们继续玩 游戏 。在孩子面前,我们不能做一个“恳求者”或“取悦者”,那将无法树立我们的威信。


由于害怕触及自己 情感 承受的底线,斯蒂芬妮任凭孩子“欺负”她。她的儿子们需要她明智坚强,但她却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无助与软弱。


虽然她最终发作了,但却无法自如地释放自己的感情,而只是将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这使得孩子很内疚,认为是他们导致母亲心烦意乱。


其实孩子并不是“坏”,他们只是正常地表现出了男孩的天性,而斯蒂芬妮却没有恰如其分地对待他们。


斯蒂芬妮的案例表明 , 我们很容易陷入自己的 情感 模式之中, 这往往同孩子当前的行为没有直接联系。


我们其实不是在应对孩子的行为,而是受到自身焦虑的驱使。许多心怀好意的父母往往会在孩子的行为面前延续混乱。这是因为摆脱自负感与固有模式、用纪律去约束孩子,会使我们感到孤立无援。


如果我们对自负感没有警惕,就不能让孩子遵守应有的行为规范。由于我们没有意识到刺激自己情绪的因素,所以就会盲目地作出情绪化的反立。




3


觉醒的父母并非时刻温情脉脉、爱心满满。如果我们的教养方法是富有觉悟的,就不会给孩子的不当行为开绿灯,也不会不由自主地把孩子的需求放在我们之前。


允许孩子不顾一切地撒野,只能培养出小魔鬼。教育孩子,让他们适当克制自己的率真行为,这一点很重要。


因此,坚持还是退让,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势进行恰当的运用。为孩子设置行为底线、敢于对他们说“不”、敢于对他们施展强硬手段,这些都是成为好父母的一部分,并且同接纳孩子是相辅相成的。


成为觉醒父母的核心在于,出现问题时要有能力直接面对。


我们能够站在清醒的立场上从容应对而不是感情用事吗?我们对孩子的纪律约束到底是发自本真还是处于自负感?成为觉醒的父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而不是逢迎。


如果孩子表现得骄纵和无理,我们不可以纵容他们。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开拓内心的 情感 力量,实现坚韧和自立; 这种力量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纪律,因为后者能实现对 情感 世界的管理。



——摘自法沙丽•萨巴瑞《父母的觉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