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性能好坏怎么区分

如题所述

助听器有以下性能指标
1、饱和声压级(SSPL)

是指助听器放大电路处于饱和状态时,耦合腔内测得的声压级。
2.、输入声压级为90 dB SPL的输出声压级(OSPL90)
是指将助听器增益调至满挡,输入声压级为90 dB SPL时,在耦合腔中产生的声压级。在此测试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助听器都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常用OSPL90的测量结果等效SSPL的测量结果。一般用最大OSPL90及1600 Hz OSPL90来描述助听器的最大输出能力。
3、满档声增益
是指输入60 dB SPL纯音,助听器在声耦合腔中产生的声压级与测试点处声压级之差。用于描述放大电路的最大放大能力,它要求电路不能饱和,输入输出曲线基本为线性。如果60 dB SPL的输入声已使输入输出曲线出现饱和,则应使用50 dB SPL的输入声。对于采用宽动态压缩技术的助听器,应采用50 dB SPL输入声。
4、参考测试频率和参考测试增益
参考测试频率一般以1000 Hz、1600 Hz、2500 Hz三点的平均频率HFA作为参考测试频率。
参考测试增益是在参考测试频率处,将 60 dB SPL的纯音输入助听器,调节助听器增益,使声耦合腔中的声压级为HFA- OSPL90以下15 dB时助听器的增益。如果提供的增益达不到,则此时的增益为参考测试增益。
参考测试增益是衡量助听器有效功率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率范围、总谐波失真、等效输入噪声、电池电流等助听器电声及电气性能指标均是在参考测试增益下测得的。
5、频率响应特性(频响特性)
频率响应曲线:是指在恒定的自由场输入声压级时,助听器在耦合腔中产生的声压级随频率变化的函数曲线。
基本频率响应曲线:输入60 dB SPL纯音,在参考测试自由控制位置所测得的频率响应曲线。
频率范围:在基本频率响应曲线上,以1000 Hz、1600 Hz、2500 Hz三个频率描述对应的增益平均值(HFA增益)作一水平线,下移20 dB再作一条平行线,该平行线与基本频率响应曲线的两个交点,即为助听器频率范围的低频限与高频限。
6、输入输出曲线
是指在参考测试增益下,参考测试频率所对应的输入声压级与输出声压级的变化关系,单位均为分贝(dB)。
7、助听器的失真
由于助听器互调失真不明显,因此国际标准对助听器非线性失真的规定仅限于总谐波失真。总谐波失真中以二次及三次谐波失真为主,一般以500 Hz/70 dB、800 Hz/70 dB、1600 Hz/65 dB的纯音输入信号来测量助听器的总谐波失真。总谐波失真是衡量助听器音质的重要指标。一般助听器的总谐波失真不应大于15%,小于3%是理想目标。
8、等效输入噪声
该参数反映了助听器的内部噪声。一般等效输入噪声要求控制在35 dB SPL以下。等效输入噪声的测量要求测试环境较为安静,因为如果环境噪声大,在关闭电源时测得的声级就大,那么等效输入噪声的声级也就增大。如果该指标过大,中轻度听力障碍者能听到助听器的本地噪声,不但降低了信噪比,还会给助听器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9、电池电流
测试方法为在参考测试增益下,在1000Hz处输入65 dB SPL纯音,测量此时的电池电流。该指标反映了助听器在较低言语环境下的耗电程度。
这些都台太专业,大多数用户都不能很好的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去听,在不同的环境下去体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分析如下:
助听器的“好”和“差”一般是由听力损失者来感受和主观评价的,通常有四个方面判断:
1、恢复足够的听敏感性,让听力损失者听到不戴助听器时听不到的语言和环境声(听到的程度);
2、恢复,保持寓言理解力和辨别力,使语言和日常环境中的特殊的声音能足够清楚(听清的程度);比如:鼓膜助听器就比深耳道助听器听的更清晰。
3、在噪音环境下,听懂语音的程度;
4、遇到较高的或突然的声响,能听着舒服,不会因为太大声而难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