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出入量记录单图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如题所述

24小时出入量的定义

病人在24小时内所摄入的(包括饮食、输液等)和排出的(包括尿、呕吐物、引流液等)液体总量。计算液体出入量,能反映病人体内液体代谢的状况,可在治疗上结合病情的需要,较精确地维持其液体平衡。

某些疾病如

心脏病

、肾脏病、

肝硬化

等,如果家庭中有此类患者,需计算其24小时出入量。

如何记录

准确记录和统计病人的液体出入量,是基础护理工作之一,特别是对心脏病、肾脏病、水肿、胃肠疾病、手术后及大出血等病人的液体平衡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治疗决定是否需要补液或补多少的重要依据。

目前的临床实践中,护士大多使用出入量记录单或特护单,采用笔和纸进行手工记录和统计,为了提高效率,有时也会借助计算器进行演算。

部分医院使用的临床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些出入量计算软件工具。这些软件工具中的大部分,都能够自动从

医嘱

执行记录、床边观察记录和仪器记录中累加入量和出量数据,然后相减得出平衡量,等进一步提高了护士进行出入量计算的效率。

少数工具,能够进一步根据特定的临床需要,累计8小时出晶体入量、8小时胶体入量、24小时尿量等对临床决策有更大参考意义的液体数据,便于医生参考。

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入量是进食量+用药量

出量是大小便量+呕吐物量+汗液量+引流液量

对于研究物,拿本子按上述持续记录24小时即可。

排出量

主要为尿量,必要时须单独记录;其次为大便量、呕吐量、呕血量、咯血量、咯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及伤口渗出液量等。除大便记录次数外,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在通常情况下,喝水多时,排出的尿液就会多,喝得少时,小便就少。看来,进入人体的水分变成尿液很简单,其实这中间要经过许多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肾脏中完成的。

肾脏就是我们常说的腰子,它长在腰后部的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大小如拳头大小,形态如蚕豆。肾脏的结构分为生尿和排尿两部分。产生尿液的部分叫做肾单位,它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肾小管是位于外面的一段弯弯曲曲的管子。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变像筛子过滤一遍,,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被滤到肾小管中,于是就形成了尿液。许许多多的肾单位,把产生的尿液汇集到肾脏的排尿部分-肾盂,然后再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膀胱就好像是一个充满韧性的气球,主要作用是贮存尿液。当膀胱中的尿液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受到膨胀刺激,这种刺激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就会发出排尿的命令。这时候,膀胱顶部有肌肉首先收缩,尿液出口处的括约肌开始计算机放松,这样,尿液便源源不断地流向尿道,排出体外。

24小时出入量交班怎么交

一、准备工作

1.准备统计表和登记表:根据24小时时段,按小时记录每一时段的出入量。

2.统计上一个班次的出入量:收集上一个班次的出入量,并以此为基准,填写统计表和登记表。

3.领取登记表:每个接班人需领取登记表,并负责登记每一时段的出入量。

二、实施登记

1.按小时登记:每次班次交接前,需先填写上一班的出入量,再对当前小时进行登记,并核对登记表上的总出入量是否准确。

2.核对报表:登记完成后,需要当值的警务人员抽查报表,并核对该小时的出入量是否与登记表相符。

三、班次交接

1.交接报单:把当班出入量报表交给下一班接班人,让其确认当班出入量是否正确。

2.表格向下交接:把登记表交给下一个班次的警务人员,并告知其下一班次的安排。

3.完成交接:上一班次完成工作后,下一班次才能正式上接,上班人员负责现场管理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