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古币现在的价钱。

我家有一些古币,不知道能值多少钱,不是假的,全是我奶奶小时候收集的,长辈传下来的。有道光通宝、康熙通宝、光绪通宝,这是比较熟知的,还有不知道历史的,比如:顺治通宝、宽永通宝。。。这2个是我不知道的,哪位专家知道这2个钱币的历史哦?!还有一些民国成立的纪念币,有一个是不知道的:四川什么什么忘了,反正上面写着50文,军政府造。最牛的就是:一个银色硬币,上面刻了英国女皇的头像,写着20字样,还写着好象是1881,反正是19世纪。这些钱币能值钱吗?值多少钱哦?不是我要卖掉,也不是我缺钱贪财,纯属好奇哦,希望大家不要误会。知道的说下价格,谢谢了!!

顺治通宝背满汉东,好品市场价10元左右,顺治通宝背单字东,分上东和右东,价格均在20元
宽永通宝 是日本铸期最长、铸量最大、版别最复杂的古钱。它是历史上流入我国最多,收藏者最熟悉的,所以价值不高,价格在3-5元左右。
1898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乘机强行租借中国的两个地方,其一是山东的威海卫,租借期限25年,另一个就是九龙半岛及其附近港湾,租借期限99年!这个租约就是中国政府能于1997年收回香港的主要法律依据。1997年回归中国后,香港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从此开始了香港全新的历史阶段。香港人民在155年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其中货币发行与硬币铸造开中国机器铸造硬币的先河,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香港硬币在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周遍地区和国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1863年英国政府同意香港可以自己铸造硬币以便节省从英国或者东印度公司远道运输的费用。此前香港货币的流通一直以英国本国货币为标准,没有自己的特色,部分地区也流通中国本土的制钱、银两。1863年开始铸造银币、铜币,造币厂在城中心。同时也行用伦敦制造的银毫。第一批铸造的银圆有一毫银币一种,铜圆有一仙、一文两种。其中一文外形仿照东印度公司铜币,中间穿一个圆孔,面值却是仿照中国习惯称为“文”。此种币直径15毫米,重量0.98克。1866年改成与银币挂钩的辅币,一文面值变成了“一千”,意思是一元银币的千分之一,也可以读为“千一”,形制没有变化。这种与银币挂钩、以汉字表示价值的铜圆,我们可以在1930年代陕西省铸造的“一分“二分”币上看到影子,陕西一分币的字母纪值写作“1MTYP1F”,读做:1枚大元币1分,价值是和银币挂钩的。二分的相应写作“2”。二者之间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不得而知了。“香港一千”由于不受商民欢迎,很快就停止铸造了。 1866年,英国为了加强对香港的经济控制,由皇家造币厂在香港铜锣湾建立分厂,铸造硬币。其中铜圆只有一仙一种。背图仍然是维多利亚女王。然而香港人民不喜欢印有女王头像的硬币,导致各种银币、铜圆流通不畅,当局不得不考虑停止生产。1868年,日本国新天皇登极,改元明治,推行维新政策,其中一项就是铸造新式硬币,并派人到香港购买机器。于是皇家造币厂香港分厂的全套铸币机器就卖给了日本,有力地推动了日本近代铸币的历史进程。香港有整整四年铜辅币非常缺乏!直到1875年才又由伦敦铸造一仙铜圆运到香港发行。头像还是维多利亚女王像。此后直到1901年,铜圆人像一直没有改变。维多利亚女王在位长达六十四年,是英国在位最长的一位国王。女王于1901年中去世,儿子爱德华七世即位。1902年铜圆背图改铸爱德华头像,铭文“EDWARD VII KING & EMPEROR”,汉译:爱德华七世国王暨皇帝。面孔改为右向。1912年爱德华七世传位给儿子乔治王子,也就是第三个出现在香港硬币上的英皇乔治五世,英文铭文为“GEORGE V KING AND EMPEROR OF INDIA”,汉译:乔治五世国王暨印度皇帝。这个名称充分反映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事实。铜圆上的头像又恢复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左向。在这期间,铜圆面值一直是“一仙”,尺寸是直径27.2毫米,厚度1.7毫米,重量7.3克。从1931年开始,香港一仙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得不减重发行,直径改为21.5毫米,厚度1.8毫米,重量4.0克。 1937年,乔治五世的次子加冕成为乔治六世,香港铜圆图案也相应换成他的头像,铭文改为“GEORGE VI KING AND EMPEROR OF INDIA”,可惜这个头像的币由于战争爆发,一直没有铸造,直到1941年,正面铭文为“香港一仙 HONG -KONG ONE CENT 1941”。1941年的香港一仙由于日本占领香港,在伦敦铸造的数百万枚铜圆大部分被伦敦收回销毁,领有已经启运的轮船被日寇俘获,铜圆约100万枚被运往日本销毁铸造武器弹药。只有极少数留存下来,已经成为香港铜圆的大珍品。说起来,乔治六世之所以能以次子而登上王位,还要归功于兄长爱德华八世(即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在1936年宣布逊位,不再是王储,所以才有乔治六世以次子身份继承皇位(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当然也不会有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皇。1948年开始,铸造了有年轻的乔治六世肖像的铜圆,面值改为直接与银圆成系列的“香港一毫”,周围加上了装饰、防伪、保护性质的凹槽边,正面文字为“香港一毫 HONG-KONG TEN CENTS 1948”,汉译:1948年香港十分。背面为戴王冠的年轻的乔治六世肖像,铭文改为“KING GEORGE THE SIXTH”,汉译:乔治六世国王。与他的祖辈相比,简洁多了,君临天下的那种霸气也收了起来。 1949年开始,还铸造了镍与黄铜的合金币:香港五仙。尺寸和重量进一步减小。1950年也有铸造。1950年后,香港历届政府都铸造过铜质辅币,质量越来越高,为香港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限于篇幅,1950年后的香港铜圆就不作介绍了。版别方面,维多利亚女王王冠上的珍珠数量在1877年、1879有变化,HONG-KONG之间的横线上、下有的有H,有的没有。1877年的两种女王冠:一种有14颗珍珠环绕,一种有15颗。铸造数量各为二百万枚。1879年的王冠中央位置的珍珠数量为五颗,铸造数量与15颗的相差不大。所以存世量不会有大的差别。根据有关资料,可知某些年份香港铜圆的铸造数量如下(带有H的表示该币为Heaton厂铸造.H标在HONG-KONG的连接线下边): 一仙的铸造量 1863年,1,000,000枚。 1865年,1,000,000枚。 1866年,1,000,000枚。 1875年,1,000,000枚。 1876年,1,000,000枚。 1877年,4,000,000枚。 1879年,1,000,000枚。 1880年,1,000,000枚。 1881年,1,000,000枚。 1899年,1,000,000枚。 1900年H,1,000,000枚。 1901年,5,000,000枚。 1901年H,10,000,000枚。 1902年,5,000,000枚。 1903年,5,000,000枚。 1904年H2,10,000,000枚。 1905年,2,500,000枚。 1905年H,12,500,000枚。 1919年H,2,500,000枚。 1923年,2,500,000枚。 1924年H,5,000,000枚。 1925年,2,500,000枚。 1926年,2,500,000枚。 1931年,5,000,000枚。 1933年,6,500,000枚。 1934年,5,000,000枚。 1941年,5,000,000枚。(估计存世量在100枚内)一文(一千)币的铸造数量 1863年,19,000,000枚。 1864年,不详。珍罕。 1865年,40,000,000枚。(未发行,珍罕) 1866年,20,000,000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12
楼主的钱币种类还不少。清代康熙、道光、光绪等小平钱品种繁多,不过大多是普通品种,市场价几元而已。顺治通宝为清代初期钱币,版别也很多。
看看百科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490175.htm
不同版别的市场价都不同,比如背满文的只有3到5元一枚,背满汉文的5到10元,单字和一厘的普通品种20元左右。有些版别价格高,需要具体说明的。
看看我的藏品:http://hi.baidu.com/%C0%B6%C4%F1698/album/item/9441a2fdbf1502e3fd037f2a.html
宽永通宝日本钱,看看百科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287539.htm
宽永的品种也很多,不过大多为普品,5元左右一枚。
民国开国纪念币分铜币和银币,铜币铸造量巨大,普通版别的只有3元左右一枚。
看看我的藏品:http://hi.baidu.com/%C0%B6%C4%F1698/album/item/9d2da081fdd24ff49023d906.html
开国纪念币银币称为孙小头,目前普通版别市场价在185元左右。
http://hi.baidu.com/%C0%B6%C4%F1698/album/item/a0e2a1121b27c83ddd540182.html
民国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也较多见,普品市场价不高,5到10元一枚,好一点的也就20到30元。最多见的就是五十文和一百文。
http://www.coinsky.com/htm/shop/view.cgi?gid=800099
那枚英国女王头像的20面值的钱币,建议上图,但肯定不是英国的,因为当时英国的货币单位是十二进制,不可能出现20,其他英国的殖民地也是这样,所以需要看图判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7-12
不知道你的顺治通宝是哪种形制的。
如果是一般的楷书小平钱就几元钱一个。
顺治通宝有五种形制: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源泉两局所铸。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以下是目前大部分顺治通宝的价格: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4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7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3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
宽永通宝:

在中国流通的日本钱,光背的不值钱,价值就3元钱左右

宽永有以下形制:

背“文”、“元”存世较多
背 星点、纪年、纪数(背“十六”较少) 存世较少
背 纪地及波纹(当四钱)
初铸宽永通宝的永字一般由“二和水”组成,称为“二水宽永”,传世较少。

宽永通宝是日本历史上铸量最大、铸期最长、版别最多的一种钱币,同时也是流入我国数量最多的外国钱币之一。它始铸于日本第108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三年(1626年),从1636年开始大量铸造。当时日本各地的钱炉均有铸造,至明治初年还在使用,前后流通长达240余年,后因德川幕府灭亡而废止。宽永通宝钱在长期的中日贸易及交往中不断流入我国,至今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
----------------------------------------------------------------------
四川省军政府造50文:民国元年、二年的市场价10元左右、民国三年的市场价50元左右。
----------------------------------------------------------------------
1881年英国英女皇维多利亚银元,价格应该值500元左右
第3个回答  2009-07-13
宽永通宝是日本历史上铸量最大、铸期最长、版别最多的一种钱币,同时也是流入我国数量最多的外国钱币之一。它始铸于日本第108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三年(1626年),从1636年开始大量铸造。当时日本各地的钱炉均有铸造,至明治初年还在使用,前后流通长达240余年,后因德川幕府灭亡而废止。宽永通宝钱在长期的中日贸易及交往中不断流入我国,至今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 http://baike.baidu.com/view/287539.html?wtp=tt
不知道你的顺治通宝是哪种形制的。
如果是一般的楷书小平钱就几元钱一个。
顺治通宝有五种形制: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源泉两局所铸。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以下是目前大部分顺治通宝的价格: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4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7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3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四川省军政府造50文:民国元年、二年的市场价10元左右、民国三年的市场价50元左右。
1881年英国英女皇维多利亚银元,价格应该值500元左右
第4个回答  2009-07-12
顺治通宝、宽永通宝是顺治和宽永两位皇帝的封币,目前市价不太值钱,清朝的钱币普遍不值钱 也就3,5块吧!目前民国的纪念币有两种:1.民国58年的“联合国粮食增产运动”纪念币 2.民国55年的“蒋总统八秩华诞1966”纪念币。国民党没有什么四川的纪念币。那个银币也就是300RMB吧,在大陆那东西不太值,在外国很值钱的。 好好保存吧,等到你孙子卖的时候就值钱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