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蒙城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夏朝,当时它隶属于豫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行政归属多次变迁。在隋代,蒙城归属于谯州。在商朝时期,作为汤都亳的一部分,蒙城见证了古代文明的繁荣。


唐朝时期,蒙城继续隶属于亳州,这表明其在这一时期的区域治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西周时期,蒙城成为了蒙国的领土,见证了周朝的分封与诸侯的兴衰。五代时期,蒙城仍旧属于亳州,反映出其在战乱中的相对稳定。


春秋时期,蒙城的归属变得较为复杂,归属不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变迁。到了北宋,蒙城再次归入亳州的版图。战国时期,随着版图的划分,蒙城成为楚国的一部分,而末年设置了蒙县,标志着其作为正式行政区划的诞生。


金朝时期,蒙城的归属经历了寿州和江南行省安丰路的更迭。秦代,蒙城隶属于泗水郡,展现了统一王朝的行政划分。明清两代,它先后归属于寿州和颍州,反映了地域行政的连续性。


西汉时期,蒙城属于沛郡,东汉时期又转属汝南郡。到了民国时期,蒙城经历了淮泗道、安徽省和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的管辖,反映了近代中国行政区划的调整。


1949年,蒙城归属于阜阳专区,而三国两晋时期,它又回到谯郡的管辖。1971年,随着行政区划的进一步调整,蒙城隶属于阜阳地区。南北朝时期,蒙城的归属变动频繁,先后归属谯州南焦郡、涡州和谯州等。


直至2000年5月,蒙城最终确定为亳州市的一部分,完成了其历史上的又一次重要变迁,融入了现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中。




扩展资料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淮北平原中部,隶属亳州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56′—33°29′、东经116°15′—116°49′。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蒙城始建于殷商,是一代先哲庄子故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庄子祠、文庙、万佛塔、三星街、白云庵、东西怀德桥等文物古迹及景点,其中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华原始第一村”。县境东邻怀远县,北接涡阳县和濉溪县,西与利辛县接壤,南与凤台县交界,交通便利。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曾在此挂职担任副县长,蜚声海内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