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

如题所述

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似乎便心情愉悦精神舒畅。阴雨绵绵、雾霾重重,免不了思绪烦忧心境阴翳。这不仅仅是中学阅读里分析气象环境的描写对主人翁心情的渲染;生活中的我们,大多也常因为天晴而心晴,天阴而心烦。那么天气真的会影响咱们的情绪么?如果有,影响力又有多大?影响咱们的机制又有哪些呢?

要解答究竟天气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这个问题,咱首先还是把天气这个笼统的概念分解一下,给大家介绍吧。

一、阳光的力量

天气对人情绪的影响很大程度在于光照度影响。

有研究表明,光照会带来5-HT(5-羚色胺,也就是血清素)水平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情绪效应。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传导素,有的专家称其为“刹车型”化学物质,因为它在脑内的释放使人产生放松感和快感。而人体内的5-HT水平又与光照度直接有关系。明朗的阳光(关照度在2000-10000勒克司)可以提高5-HT的水平,而提高速度之快令研究人员难以想象。

另一种理论则强调光照缺乏导致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减少而产生抑郁症状。

褪黑素是众多生物中都存在的一种荷尔蒙,它在生物中的含量水平随每天的时间变化而变化。人体中的褪黑素主要由松果体分泌,它的主要功能呢,是促进睡眠、调节时差。一般来说咱们血液中褪黑素的浓度从黑夜开始上升,凌晨2点达到高峰,早晨明显下降。不过呢,许多结果一致表明:在抑郁症的患者中,褪黑素的每日分泌量下降,夜峰下降并前移,于是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发现是抑郁症的标记。

实验证明,缺少光照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正常分泌。事实上,无论是光照强度、光照时长、甚至光波频率都会对人体褪黑素的分泌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精神状态的异常。

科学家们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实验结果也表明,缺乏褪黑素受体基因的老鼠会更多的产生抑郁和沮丧的行为。

这里介绍一种病症:季节性抑郁,也称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患者在每年秋冬季节抑郁症状反复发作,伴有睡眠增多、食欲增强及体重增加等非典型抑郁症状,而春夏季节症状完全缓解或部分转为躁狂发作。这种病在纬度较高、冬季持续时间长、常年缺乏光照的北欧地区患病率很高,并且患者在移居低纬度地区或者接受光照治疗后症状会缓解。这也从事实上作证了光照对情绪的影响。

二、温度与湿度

从温度来说,通常低温有利于形成较佳的心理状态,在高温或温度回升时,人的精神状态则容易产生波动和异常。夏季,人们往往容易心情烦躁,严重的又叫做“情绪中暑”——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它指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状态。

不过呢,这种由外部环境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其原因在于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其中,三类人是易感人群: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人群,高温造成的恶劣环境很容易诱发他们一直压抑的负面情绪。情绪起伏比较大的人群,这类人对情绪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在高温环境下焦躁不安。不善于沟通的人群,由于不善于与人沟通,无法将负面情绪通过倾诉等方式合理释放,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情绪失控。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舒适的温度与湿度状态会让人们生理上难以忍受。如果你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忍者,就可能会爆发激烈的情绪。

三、空气离子与气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么一种经历,暴雨来临前总是特别兴奋,反正二妮就是典型患者。其实这同空气中带电粒子大量增加有关。闪电使负离子增多,人就感到欢欣。同样,雨后初晴,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也特别高,所以心情也往往很是舒畅。至于负离子为什么让人情绪改善,这个问题嘛,实在是太高深了,二妮决定去看看空气净化器广告了。

气压对人也有影响。在气压突然降低的天气里,人的心情烦躁不安、冲动易怒,会出现反常行为。加拿大科学家在研究了大量汽车事故后发现,多数事故发生在气压下降的时候。有些研究甚至表明,在低气压区域内温度突然升高会导致暴力活动增多。受高压控制的地区,夜间人们能睡个好觉;相反,高压移走,或低压移入加上暖气团来临,人们的睡眠往往会受到干扰。

四、极端天气与空气污染

除了寻常的风云雨雪,大数据告诉我们,极端天气的发生也使我们的心理遭受变动。虽然其中的机制必然更加发杂,但数据却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1982至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全球大约有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了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人们推测,就是“厄尔尼诺”这种异常气象变化,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越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除了气象灾害,雾霾天气对我们的情绪影响也是特别巨大。很多国家都有报告,空气污染与自杀率有着一定的相关。除了雾霾造成的光照减少和雾霾毒素造成的对身体伤害以外;人们对污染的恐惧与焦虑也会损害自身的心理健康,当然对于这种影响,我们似乎有些无力。

说了这么多,看上去,天气真的和咱们的心情息息相关。不过心理环境随着物理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是每个有着正确唯物论世界观的孩子都明白。不过这种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天气影响情绪其实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五、天气对情绪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小

柏林洪堡大学的贾普·丹尼森丹尼森,曾经得出了一个令人惊异的结论:天气对人的情绪影响微乎其微。为了证实天气和情绪之间的关系。他们从2005年7月到2007年2月期间,从网上收集了德国各地一千多人的问卷调查资料,调查内容主要是他们在某些特定日子里的心情是好还是坏,然后将这些数据资料与德国气象部门相应日子里的天气资料相比较,包括平均温度、风力大小以及日照时间等。数据比较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天气对人的好心情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的天气并不能让人更快乐。但研究发现,坏天气却与人的坏心情有点儿联系,比如,阴天会让人产生一些厌倦情绪,但其影响却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文章解释道,工业化国家里的现代人待在室外的时间很少,我们大约有93%的时间都在室内,很少有时间去感知室外寒署冷暖的天气变化。相较其他生活事件,天气给我们情绪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六、天气对情绪的影响只是间接的

上文的调查毕竟时代过于久远,还是在外国。于是好奇的二妮就把自己朋友圈里,各路豪杰们的心情状态和发布当天的天气做了一个小小的比较,却发现由于坏天气导致坏心情的人不少。

但仔细思考下,发现其实气象因素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借口”。气象因素并不直接决定人的心情和心理变化。气象条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只是一个间接因素、一个变化因素。比如阴雨天来了,交通、活动等不方便,人们在产生烦闷的同时,会将近期一段时间内积攒的情绪一并借助雨天来发作。也就是说,天气不是人产生心理变化的一个诱因和结果,而更多的是一种手段。

同样,很多数据调查显示春季(3—5月)是心理疾病高发的季节,占全年发病的将近一半,同时也是失眠症的高发期。其中不可避免的有暖锋经过,气压降低,人容易躁动和激愤的因素气象物理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春季存在着更多引发情绪问题社会事件,比如:每年3月份职场人才流动的高峰期,职场中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心理情绪障碍。

还有必须说的是,我们对天气的敏感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讲,女性和中年人对气象的敏感度更高(中年女性更甚)。内向的人也往往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暗示;并且我们所有人对天气变化的反应是大不一样的。喜欢雨天的大有人在,文青们也经常明媚的忧伤。事实上,我们说天气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但更多时候,却是气象染上我们心情的色彩——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最后的最后,便是希望所有人,晴天依旧幸福,阴天也能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8

因为人都喜欢好的事物,天气好就会影响心情。可能是天气不好人们会比较焦虑吧。天气不是要影响人的心情,要下雨的时候人会感到烦闷,大气层向下压,而地下的气体往上走,上下的气压的挤压,始得空气流通不好,人的呼息就要差一些,如果这时候的人心里有什么事,那么就会烦燥易怒,加果这个时候的人,能捎加控制一下情绪,那么就能豹平静的对待,还有爆热天38,9度40多度,空调突然烂了,停电了,停水了,你看人的人心情人烦不烦,所以天气对人的脾气会有影响,关见在于我们人的排解能力了。下雨天很快就过去了,天空时常会出见彩给真美,今天太热了明后两天要降温度了,好了,不好的天气就快好了。

如果今天阳光灿烂、空气湿润、和风飘飘,你就会觉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吧?如果一连遭遇十几天的阴雨,你是否会感到莫名的郁闷?对这种心情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多愁善感。因为科学家已发现,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地带,人们在冬天的情绪会明显忧郁、低落,而导致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则为缺乏阳光。同时,还会出现容易疲劳,过多睡眠,喜欢吃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情况。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他所生活地区的气候有直接关系———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性格暴躁比较易怒。纬度高的寒带,气候寒冷、阳光变得稀有,是抑郁症的高发区。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水乡,人会多情、反应机敏。而草原上的牧民为人豪爽、山区的人性格率直。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3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究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过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人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天气变化,特别是坏天气的刺激反应强烈,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疲倦、身体虚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经过敏、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寒战、没有食欲、尿频、感觉器官障碍、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质、易激动、心跳加快、晕倒、痉挛、骨头疼痛、脊柱错位以及手术刀疤疼痛等等。

第2个回答  2021-03-20

我国的医疗气象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天气好的时候,阳光明媚,人也会特别心情舒畅,相反,但遇到下雨天时,人的心情也会相应低落,,其实这些跟天气是有一定关系的吗?

    风力变小,气温回升,人们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古语曾有“天昏昏令人郁郁”之说,意思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人们的心情与天气是密切相关的。

  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

第3个回答  2015-01-20
(1)气候对人的健康和情绪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知道气候对某些疾病是有影响的,如关节炎、心脏病。气候也会使人心情烦躁。因此,人们应该掌握这些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心情烦躁时注意克制,有病的人要注意防护。 (2)湿度对人的影响:下雨天会使人情绪低落,当然,这种不好的情绪有些是因为社会因素。但研究表明,在湿气重的日子里,有较多的人会得忧郁症;阴天和下雨前的低气压会使学龄儿童坐立不安。 (3)阳光对人的影响:阳光对情绪确有益处,尤其是在冬天。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会更乐于帮助别人并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但夏季的暑热晴天例外。 (4)干燥的热风与情绪不佳有何关系:在许多国家,如美国、瑞士和以色列,这种干热的风会增多精神失常现象。人们的办事效率会降低,反应迟钝并容易发怒。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这种风减少了空气中的负离子,负离子对人是好处的,它们可以改善人的脑功能,提高情绪;而正电子却有相反的作用。有些调查表明,暴雨前人们会异常活跃和兴奋。我们认为这又是跟空气中带电粒子变化有关,雷电可以增加大气中的负离子,负离子使人欢快。 (5)大气压的影响:大气压的变化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当大气压发生变化时,人体内的腔窝扩大,如:气压下降会使窦发生毛病,产生窦炎和窦膨胀;气压升高对人关节有很大影响;气压降低还会使人焦躁不安。 (6)极冷极热气候对心脏病人的影响:极度的温度,尤其是非常寒冷的天气会使人的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冬季里死于心脏病的人会比其它季节要多。因为气温非常低时,血液从皮肤流入体内,心脏要用力拍压血液以保持身体温暖。所以,寒冷的气候某些费力的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另一心脏病人死亡高峰是在夏天,暑热使心脏跳动加剧,使人排汗增加,并使血压升高。极冷和极热的气候会使人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从而削弱人体的抵抗力。热天会使人极容易染上疟疾之类的传染病。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在冬天很常见,这是因为低温消弱了人体的抵抗力。 (7)什么人对气候特别敏感:少数人对气候特别敏感,但这些人对环境问题如噪音的污染也是敏感的。比较起来,老年人比年轻人对气候更为敏感,这是因为年纪大的人心血管系统衰弱。体重也一样,体胖的人在热天觉得很不好过,但体瘦的人在冷天也觉得够呛。在实验中,男人和女人对气候的反应几乎一样。 (8)空调器和干燥器的影响:这些设备造成人造室内气候使人避免极冷极热和极湿气候的影响,这是好的。但空调器吸收了空气中的负离子,这对大脑功能和情绪有不利的影响。空调器会产生大量的阳离子,在这样的空气中呆八小时会引起头痛。以往我们认为室内发生的头痛是因为一氧化碳,但现在研究证明阳离子增多也是原因之一。 在实验中,用离子发生器生产负离子可以提高办公人员的情绪。负离子空气对人的情绪很有好处。人们喜欢到山区去旅行的原因之一,是那儿的空气有大量的负离子。 (9)气候对睡眠的影响:怕热的人在暑天是难以入睡的。睡眠研究实验发现:当气压高于或低于正常时,人们就感到困倦,其道理如何还待研究。 (10)什么气候对身心健康是最理想的:气温在21℃上下,最好能有些微风和不太强的阳光。 人体是准恒温的,为保持体温不变,就要不断向外界排出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使皮肤温度高于外界温度。当气温接近皮肤温度时,散热就不畅,会产生不适感,这时人体会增加汗液,用蒸发散热形式释放热量。据研究认为,一般气温为30—32℃、相对湿度为85%或气温为38℃、相对湿度为50%或气温为40℃、相对湿度为30%左右时,人的体温调解能力就会发生困难,以致中暑。 1997年夏季,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季平均气温偏高1—2℃,其中华北、东北大部分以及西北东部和新疆西部的部分地区6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平均气温突破了1949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据有关单位的不完全统计,仅7月10日前,北京市就有180余名交通民警中暑。高温期间,各大医院的病人急剧增加,友谊医院的急诊病人比往年同期增加1/3,重病患者增加2—3倍;儿童患感冒发烧、热伤风和肠道疾病的较多,儿童医院门诊量日最高达4500多人。酷热天气使许多人涌向游泳场所和自然水域去消暑,据8月上旬统计,北京市因游泳溺水死亡达50多人。 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常与季节性气候变化有关。春季天气以多变为特征,常有搣倒春寒攠和风沙天气发生。这个时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感冒、风疹、水痘、麻疹、流脑、猩红热等疾病时常流行,中、老年人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也非常高。乙型脑炎多发于夏秋季;霍乱、痢疾等肠胃病则多发于夏季。 根据近年来上海市的研究发现,人的死亡率高低与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深秋以后,死亡人数急剧增加;冬季为死亡人数的高峰,最冷的2月比5、6两个月多2倍。日平均气温在15-25℃之间死亡减少,但在炎夏的热浪袭击下,特别是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时,死亡人数又骤然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和剧烈的天气变化对人体的健康确实有很大影响。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们可利用有利的天气、气候条件来治疗疾病,这便是常说的气候疗法。如山岳气候疗养、海滨气候疗养、沙漠气候疗养、森林气候疗养等。患者可对症选择疗养胜地。 我们知道了天气、气候与人类健康关系重大,因此掌握天气、气候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第一适时增加衣服,调节好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二患者可提前服药,防患于未然;第三要避免流感诱发其它疾病。总之,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其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是大家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气候变化对人类人体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热浪、洪水、暴风雨等天气、气候异常事件和海平面上升等,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同时气候变化还会影响淡水资源的供应,加重空气污染,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气候变化可引起生态和环境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功能的失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疟疾、登革热等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可能秧及世界人口的40%~50%,极大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在高温与高湿地区,气候变暖可能造成蚊蝇孳生,增加霍乱病、疟疾和黄热病等流行病的发病率,同时因温度和降水区发生系统性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病媒体传播的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分布,使其移向较高纬度地区,致使生物病因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锥虫病、黄热病、鼠疫、霍乱等一系列疾病的流行范围扩大等,使更多人口面临疾病危险。

希望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30%的人对天气的变化有感觉
  ■女性比男性对天气的变化更敏感
  ■年龄越大心情越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生活在热带的人易怒,寒带是抑郁症的高发区……
  “气象病”正在走近你
  如果今天阳光灿烂、空气湿润、和风飘飘,你就会觉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吧?如果一连遭遇十几天的阴雨,你是否会感到莫名的郁闷?对这种心情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多愁善感.因为科学家已发现,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地带,人们在冬天的情绪会明显忧郁、低落,而导致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则为缺乏阳光.同时,还会出现容易疲劳,过多睡眠,喜欢吃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情况.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他所生活地区的气候有直接关系———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性格暴躁比较易怒.纬度高的寒带,气候寒冷、阳光变得稀有,是抑郁症的高发区.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水乡,人会多情、反应机敏.而草原上的牧民为人豪爽、山区的人性格率直.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3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究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过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精神治疗专家发现,人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天气变化,特别是坏天气的刺激反应强烈,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疲倦、身体虚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经过敏、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寒战、没有食欲、尿频、感觉器官障碍、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质、易激动、心跳加快、晕倒、痉挛、骨头疼痛、脊柱错位以及手术刀疤疼痛等等.那么他就可能得了“气象病”.
  其实,在经济困难或战争期间,人们对天气感觉性的抱怨普遍比较少,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却呈增加趋势.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天气不很稳定,另一方面也可能归因于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各种各样的身体和精神负担、紧张状态、睡眠和饮食习惯、烟酒消费、没有休养价值的度假、快速的工作节奏.这些因素使得环境压力增加,并使我们对自然影响的适应能力降低.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现代社会的文明病:气象病.有资料显示,这种病在发达国家约占总人口的50%-70%.
  决定对天气敏感度的5个因素
  一、性别———女性更敏感
  女性对气象的变化更明显,她们比男性更常抱怨由于天气而引起的身体不适.调查发现,男女对天气感觉的差别在几乎所有年龄组都存在.这种差别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妇女进入更年期时达到极大.60岁以后男女的反应差别又相应地变小了.
  对于女性来说,最大的差别在于疲倦、神经质、睡眠、血液循环和植物神经紊乱、头痛、情绪压抑以及恐惧.总的来说,女性比男性对天气的变化更敏感,反应强度更大.
  二、年龄———中年人的反应最强烈
  年龄是决定天气变化强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即使婴儿和小孩也受到天气的影响.他们对气象因子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绪不佳、躁动不安、啼哭不已、爱吵架、疲倦、没兴趣玩耍、睡眠不好、拉肚子、呕吐和没有食欲等症状.
  有资料显示,人对天气敏感度在一生中的前20年呈增加趋势.中年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天气变化有明显感觉,女性到了更年期,大约有一半的人会抱怨天气的影响.但到了60岁以后,对天气变化敏感的频率又开始下降到30%-50%之间.三、体质———一个尚在深入研究的方向
  面对天气变化反应的强弱,应该与人的气质及体液有关.虽然至今人们仍然认为体质类型和天气的关系尚不确定,但过去几十年人们不断尝试发展一门主要建立在体质类型基础上并可应用于精神病学的生物气象类型学.
  四、个性———怯懦的人要特别注意
  假如你发觉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悲观厌世、自我否定、易怒、易激动、害羞、有人际交往困难、怯场、容易沮丧,你对天气变化的感觉往往比他人更强烈.
  五、社会层次———处于“两头”的阶层惧怕天气变化
  社会精英们和穷困潦倒一族都要小心了,因为这一高一低、处于社会两头的阶层,最容易受到天气影响,而中间阶层人士受到的影响最小.在出现不利天气的情况下,上层人士往往会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疼痛感加强以及常见的不想工作等症状.底层人士常感觉到疲倦、精疲力竭、心脏和循环系统紊乱以及风湿病和断骨痛等症状.而中间阶层人士更容易抱怨疲倦和工作中出错.
  天气能影响你到几度
  专家认为,当寒潮袭击,或台风过境,或气温忽降忽升,或出现大风、大雾、阴雨天气等,如在健康人身上出现情绪抑郁,乏力身困、失眠易醒、头痛、易激动、焦虑、食欲不振等症状,却查不出其他原因,而且每当天气变化时,都出现类似的症状,那么“气象病”基本可以确诊.
  但不同的人对天气变化的本能反应是大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反应,专家将人分成三种人.
  一、轻度———轻微波动型
  这种人在天气有变化时,没有感觉到痛苦,但他们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却会有波动.
  二、中度———不稳定型
  这种人的植物神经系统不够稳定,他们比第一种类型的人对坏天气的刺激反应更强烈,也更早.在天气骤变时他们会感觉到头痛和睡不好,还会感到疲倦、情绪不好并变得易于激动;可能还无法集中注意力;只喝少量的酒也会在酒后有反应;开车时也会表现出反应比平时迟钝.据调查,大约有60%的人觉得自己属于这种类型.即使按十分严格的生物气候学标准衡量,每三个人中也有一个人是属于此种类型的.
  三、重度———敏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是一些病人,他们可能患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或者曾经受过伤如骨折等等.当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伤口疼痛或者慢性病加重.
  相关链接:
  天气对人的影响
  1.湿热天气会影响人反应的准确性.人的反应性在6月份最好,12月份最差.所以,冬季交通事故率一般较高.
  2.气温在18℃时,人脑思维最为敏捷;35℃以上人脑会感到疲劳;温度低虽使人脑清醒,但用脑效率并不理想.
  3.气压、气温、湿度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均不大的平稳气候有利于人的长寿.因为年龄越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就越高.
  4.空气最新鲜的时间不是早晨.而且恰恰相反,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其中晚七点和早七点为最高峰.一年之中,夏秋季空气最新鲜,春冬的头一两个月空气污染最重;在一天当中,中午下午空气较新鲜清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