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词调的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关于临海词调的历史渊源和具体形成时代有多种说法,一说源于南宋,据近代学者、邑人、临海前图书馆馆长项士元所著《临海文化史》记载:“词调发端于南宋乐师张锚所创作的海盐腔,元初杂剧家杨梓加以整理发展,明中叶海盐腔盛行于嘉、温、台一带,明末演变为词调。”又有说词调由昆曲演变而来,甚至还有词调始于唐代之说,词调究竟起源于何时,有待考查研究。但从总体来看,其历史约可追溯至明代,主要是当地的民间小曲与在这里流传的海盐腔、昆山腔相融合而形成的。
温、台一带的人民自古就有歌唱习俗,所谓“里巷歌谣”主要是指宋代温、台一带的民间歌谣。南戏《张协状元》中有“台州歌”、“东匝令”等曲牌,就是取自台州、温州的地名,词调流行地区,是当年昆山腔、海盐腔盛行的范围,即温州、台州、湖州等地,而海盐、昆山等四大声腔皆从南戏演变而来。另外,南戏中的《豆叶黄》、《赵皮鞋》、《油核桃》等小曲,就是流行在台、温一带的民间曲调,另外,临海词调还吸收了昆曲和民间小曲,词调的传统曲牌中《点绛唇》、《粉蝶儿》、《懒画眉》等都属于昆腔体的曲牌,其曲目大多来自南戏和乾隆年间编成的昆曲集《缀白裘》,其它也有来自弹词、宝卷的,如《断桥相会》、《酒楼醉归》、《貂禅拜月》、《疯僧扫秦》等。词调的演唱和表白语言以临海方言(台州官话)为主,夹带苏白话,可见词调是融合多种戏曲元素和地方民间小调而成。 宋代,以词人陈克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佳作迭出,词格高丽,他们的作品常被艺人们谱成词曲,广咏传唱,大大促进了临海词曲艺术的发展。
明代中叶,海盐腔盛行于嘉、台、温地区,明末与当地民间小曲结合,逐渐演变为“词调”,它既没有剧本也不上舞台。
清代,台城宋淑兰等十余人根据词调的特点加以取舍,结合临海的风俗特色,作了局部的改革,编写剧本,形成了一种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坐唱曲艺,即临海词调。
词调的鼎盛之期是自清朝中叶到中华民国期间。据项士元在《慈园音乐琐谈》中记载:“吾台音乐集团有‘成文’、‘近圣’二社。‘成文社’之组织始于清道、咸年间,以词调名,其学传自天台,社多多系痒序中人”。另外民间艺人的集社组织还有;“昭德”、“逍遥”、“风韵”、“董风”、“易风”等;成员大多都是文人雅士,被称为:“长衫派”,故“临海词调”在当时亦有一个“才子词调”的雅称。
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词调优秀艺人林心培(号镜心),善度曲,县令胡基培离台时,林心培特地写了一曲《留览雅笺》赠行;同期的董林(臣炜)、洪珍薮(锡麟)等人以善于吹唱闻名。
清光绪年间(1875一1808年)涌现出了一批对词调颇有造诣的唱作俱佳的艺人,如宋淑兰、杨月悟、周新甫、秦月波、林心培、董林、洪珍蔽等人,其中有精通琴律,深谙音律的,也有喜好改编目本的,表演艺人以高星基、于秋生最为著名。
清朝后期,词调处于旺盛时期,入社成员达数百人,词调的演唱形式以坐唱为主,其最大的演唱场所主要是由中老年人组成的“斗会”(又称“斗社”),为病家拜斗求寿,消灾祈福,同时各地还有许多民间自由结合的坐唱集社,除了集社活动外,社员每逢节庆假日,也会轮流在家做桩,桩家只备一碟瓜子、几杯香茗。一些出身清贫的低层劳动者在工余亦来个“赤卵鲜”(台州方言,意为虽穷得一无所有,但仍很乐观)—跟着搬弄起词调。这就是相对于悠闲子弟的“长衫派”而言的“短打派”。“短打派”加速了台州词调的发展和平民化。
中华民国时期,临海词调逐渐被封建地主阶级所收买和利用,向清高风色发展,它常用于富人贺喜祝寿,亦为仕家子弟宴后助兴,佳节献唱,但演唱者大多只献唱一两首,并不取分文,但须盛宴相待,体现其身份高雅。具有十二种曲牌的《大庆寿》是当时的典型曲目。
20世纪30年代之前,参加词调演唱、演奏活动的均为男士,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台属六县联立的简易师范学校在紫阳街紫阳楼开办词调学习班,吸收了蒋桂青等少数女学生参加,排练了《大庆寿》、《白蛇传》、《出猎遇母》、《马融送亲》等戏,在当时县政府大礼堂演了四个晚上。从此临海开创了女子登台演戏,女扮男角,把词调较为完整地搬上舞台演出的先河。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了动员全民族抗日,首次将临海词调搬上舞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临海词调有了较大的发展,并被搬上了舞台,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临海城关业余词调剧团”,为了适应众多教唱、学唱的方便,将词调的工尺谱翻录成简谱,并于1959年前后,公演了《断桥相会》、《疯僧扫秦》、《出猎回猎》、《逼休》、《马荣送亲》等传统曲目。
从1962年春开始,又公演了中型传统剧《凤仪亭》、《渔家乐》,传统折子戏《貂禅拜月》、《对课》和小型喜剧《僧尼配》,同年7月,临海文教局组织了临海词调演唱队,出席了浙江省文化厅召开的浙江弹词全书,在宁波公演,以坐唱形式演唱了《小宴》、《断桥》、《拜月》等三个节目。
1964年,临海县城关镇业余词调社团先后排练了《凤仪亭》、《马融送亲》、《渔家乐》等大戏和《僧尼会》、《牡丹对课》等一批折子戏,创作演出了《还猪》、《一根绳子》、《红管家》、《窑火回春》等一批现代戏,其中《还猪》获台州地区文艺会演音乐二等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四人帮”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作为“腐朽没落”的产品,临海词调受到批判,被迫停止了一切活动,濒临失传,粉碎“四人帮”后,词调又重获新生。
1978年,临海县文化局组织人员,整理编印了《临海词调》传统曲牌一集29曲。
1985年,临海县文化馆再次整理,把词调编入《临海民间音乐集成》一书。
2000年8月,罗连星等人自发组织了演职人员35人,成立了临海词调剧团,排练了折子戏《拷红》、《对课》,大戏《朱买臣》等节目。
2004年,临海词调剧团参加台州市第二届民间戏剧展演,《吕布与貂蝉》获演出银奖、演员奖、组织奖三个奖项;同年,浙江省文化厅拨款10万元艺术保护基金,对临海词调进行扶持和抢救。
2005年5月,临海词调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8年,临海词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