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梨上面的虫卵是什么?

梨的尾端长有类似于茧状的虫卵,大小和小豆差不多,直径约为3-4mm,为白色。请问这种虫卵是不是食心虫虫卵?如果排除不是食心虫,那是什么虫卵?应该喷洒什么农药降服这种虫卵?请有关方面专家给予详细解答。不胜感激。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确切的说,你看到的可能不是虫卵而是虫蛹。常见化蛹的害虫以鳞翅目为主: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旋纹潜叶蛾、金纹细蛾、刺蛾类、梨尺蠖、天幕毛虫、舟形毛虫、梨星毛虫、梨潜叶蛾、潜皮蛾、棉铃虫、大蓑蛾
鳞翅目害虫的用药基本是一样的。QQ:27582214

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梨网蝽

梨网蝽又名军配虫、梨花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除为害梨树外,还为害棠梨、苹果、桃、李、枣、花红、海棠等多种果树。

为害特征。成虫、若虫在叶背面主脉附近吸食汁液,被害叶正面呈苍白色斑点,叶背有暗褐色粪便及分泌物。为害严重时全叶呈苍白色,受害叶片早期大量脱落,导致梨树开二次花,影响当年和第二年产量。
防治方法。1、冬季彻底铲除果园内杂草、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2、9月树干包草,诱集越冬成虫,清园时一起处理。3、药剂防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地面撒施西维因毒土,杀灭越冬成虫;4月下旬、5月上旬及6月上旬可叶面喷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或百磷3号1200倍液等。

刺蛾

刺蛾俗称洋辣子、痒辣子、刺毛虫。属鳞翅目,刺蛾科。除为害梨外,还为害苹果、桃、枣、柿、李等多种果树及杨柳、茶、乌桕等树木,是一种杂食性害虫。

为害特征。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和叶脉,使叶片成网状薄膜。长大后逐渐分散取食叶肉,使叶片有不规则缺刻,严重时只留叶柄和主脉,甚至叶片被吃光。为害梨树的刺蛾种类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黄刺蛾、青刺蛾、棕边青刺蛾、扁刺蛾等4种,以黄刺蛾发生普遍。

防治方法。1、冬季修剪时击破越冬茧,结合冬耕深翻消灭越冬幼虫。2、保护天敌 击茧时要注意,如果茧上端有一针尖大的小孔者,均已被寄生,不要击破,保护其中的寄生锋。 3、幼虫发生期药物防治。利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或1500~2000陪液的灭幼脲3号等进行防治。

梨茎蜂

梨茎蜂俗称折梢虫、剪枝虫、剪头虫等。属膜翅目,茎蜂科。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梨,也为害棠梨等。
为害特征。成虫和幼虫为害嫩梢和二年生枝条。成虫产卵时锯折嫩梢和叶柄,卵产于锯口下端组织内。卵所在处的表皮略隆起,刺伤口呈小黑点,锯口上嫩梢萎蔫。卵孵化后幼虫由断梢部向下蛀食,直至二年生枝条。被害枝不久枯死,成黑色枯桩,影响抽梢和树形。
防治方法。1、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枯枝,或用铁丝插入被害的二年生枝内刺死幼虫或蛹,减少越冬虫源。4月中旬至5月上旬从断口下1~3厘米处剪除被害嫩梢。2、早春梨树抽梢时,利用成虫的群栖习性和停息在树冠下部新梢叶背的习性,于早晚或阴天捕捉成虫。3、4月上、中旬成虫盛发期喷药防治,常用药有90%的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剂1000倍液。最好于中午前后喷,两天内喷完。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称桃折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分布很广。它还为害桃、苹果、梅、李、杏、樱桃等果树。
为害特征。梨小以幼虫蛀食梨果和桃树新梢。以梨桃混栽果园受害严重。第一、二代幼虫主要为害桃梢,从桃梢顶端的第二、三叶基部蛀人,使桃枝枯萎,并转主为害。第三代开始转向梨果,多从萼洼或梗洼处蛀入,向果心蛀食,蛀道内充满虫粪,蛀孔周围变黑干腐,稍凹陷。一般一果只有一头幼虫,被害果易腐烂,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发生规律。一年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的翘皮裂缝中、树干基部近土处、土隙、果筐、仓库壁缝等处冬。翌年4月上、中旬羽化。成虫喜糖酒味,白天静息于树叶、杂草丛中,晚间活动。产卵于桃梢叶背,散产,卵期4~6天。4月中、下旬幼虫孵出,从顶端第二、三叶基部蛀人桃梢,向下蛀食。被害梢萎蔫下垂,不久凋枯,幼虫即迁入另一梢为害。一头幼虫可为害2~3个新梢。第二代幼虫仍为害桃梢。第三代幼虫约在6月下旬发生。部分转移到梨果上为害。产卵于萼洼附近及果面。土佐锦、明月等品种发生较严重。第四、五代主要为害梨,中、晚熟品种受害较重。单纯梨或桃产区发生较少,梨桃混栽地区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1、建园时尽量避免桃、李等与梨、苹果混栽,已混栽的,则分别明确防治重点,6月中旬前以桃为主,6月中旬以后以梨为主。2、冬季刮除枝干上粗皮翘皮,集中烧毁。3、剪除被害桃梢。6月中旬前,发现桃梢萎蔫,及时从被害部下面剪除,集中烧毁。桃树上尽量用此法。成虫发生期在果园内每隔3~4株挂糖醋液诱蛾。糖醋液比例为糖∶醋∶水=1∶4∶6(份),用玻璃罐头空瓶为好。日落后挂出,翌晨取回。4、成虫发生盛期用以下药剂防治。 80%的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未结果的幼年树可以用25%的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灭扫利1500倍液、万灵3000倍液、林丹2000倍液或1500~2000倍液的灭幼脲3号皆可。

蓑蛾
蓑蛾俗称避债蛾,袋子虫,属鳞翅目,蓑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为害梨外,还为害苹果、桃、梅、柑橘、茶等多种作物。常见的种类有大蓑蛾、茶蓑蛾、白囊蓑蛾、褐蓑蛾、小蓑蛾等。
为害特征。幼虫咬食叶片、枝皮、果实、花芽。幼龄幼虫取食叶片,使叶片成半透明网状斑纹。成长幼虫食害叶片成孔洞和缺刻,为害严重时全叶被吃光,枝条的皮被成块啃光。
防治方法。摘除护囊,集中烧毁;幼虫盛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灭幼脲1500倍液。

吸果夜蛾
吸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种类很多。据调查,湖北省已发现60余种,其中为害最大的是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嘴壶夜蛾、落叶夜蛾、彩肖金夜蛾等。为害梨的夜蛾主要是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和嘴壶夜蛾。
为害特征。成虫以虹吸式口器刺穿果皮吸取果汁,吸孔发黑,孔周围变黄,被害部果肉松泡,并易腐烂,引起早落。采后也不耐藏。天黑后到晚上10时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1、清除果园及其附近的幼虫寄主木防己。2、夜间人工捕捉成虫。3、保护泥蜂、螳螂、赤眼蜂等吸果夜蛾的天敌。4、有条件的地区用纸袋套果,保护果实。

梨星毛虫
梨星毛虫又名饺子虫,属鳞翅目,斑蛾科。分布较广,除为害梨外,还为害苹果等。
为害特征。以幼虫为害,开始取食芽、花蕾与嫩叶,叶片长大后则吐丝缀叶或将叶片正面对合卷成饺子状,或连结数叶叠在一起,潜居其中取食叶肉,残留叶脉和表皮成筛网状,严重时可把全叶吃光。1头幼虫,要串叶结苞多次,造成叶片枯落,影响树势和结果。
防治方法。1、冬刮翘皮,集中烧毁。2、3月上、中旬树行带上撒敌百虫或西维因毒土。3、花前3~5天喷药一次,花谢2/3时再喷一次。有效药剂有90%敌百虫1000倍液或1000倍液的杀螟松或万灵或者2000倍液的灭幼脲3号。6月下旬、7月初再喷一次。4、花谢后摘除虫苞。5、人工捕杀成虫。在成虫发生盛期,早晨露水未干时,树下垫布,震树捕杀。

梨象鼻虫
梨象鼻虫又称梨虎,梨象甲,俗称梨狗子,属鞘翅目,象虫科。湖北省以山区、丘陵岗地为害较重。除为害梨外,还为害苹果、桃、李、枇杷等果树。
为害特征。成虫、幼虫均可为害。主要为害果实,梨芽萌发抽梢时,成虫取食嫩梢、花丛成缺刻。幼果形成后即食害果实成宽条缺刻,并咬伤果柄。产卵于果内。幼虫孵出后在果内蛀食,造成早期落果,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1、5~6月利用成虫假死习性,在树下人工捕杀。特别是在降雨之后。2、6~7月间及时拾地上落果并打落被害果,消灭幼虫。3、3月上、中旬成虫出土初期于树冠下地面撒施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或敌百虫。用0.75~1千克药拌15~20千克细土制成毒土,触杀出土成虫。4、药剂防治。成虫发生盛期,每隔10~15天喷药1次,连续2次。有效药剂有80%敌敌畏800~1000倍液、50%磷胺乳剂2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5月上、中旬重撒一次毒土。

最顽固的梨树害虫——梨瘿蚊及其防治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寄主仅为梨。在我国北方发生较多,10年前开始在南方梨区发生,由于其危害状与蚜虫危害有点类似,而且防治非常困难,有许多果农又误以为是蚜虫,按蚜虫方法防治,效果更差。近几年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几乎每个梨园都有危害,已成为最玩固的梨树害虫。
危害症状。以幼虫危害嫩叶为主。初期危害症状与梨二叉蚜危害相似。嫩叶叶尖或叶缘先受害。嫩叶受害后,叶面向内侧卷曲,然后叶的一边或两缘纵卷呈筒状。被害叶逐渐退绿,质地硬脆,最后变黑脱落(蚜虫危害后质地略软,且不易脱落),严重时还可引起秃梢。所有栽培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害,受害梨树的春梢、夏梢其叶片脱落多,秋梢抽发纤细,花芽分化不良,翌年一般不结果。
形态特征。成虫:雄虫体长约1.2毫米,雌虫体长约1.4毫米,两性翅展3.5~3.8毫米。头小,复眼肾形,深黑色,向外隆突。触角前伸,稍曲,淡绿褐色,生于复眼内缘近中部,共8节,节间以小柄相连,基部3节环生稀疏且长的浅褐色毛。雄虫触角稍短于体长。雌成虫触角长度约为体长的4/5。中胸发达,黑色。前翅椭圆形,基部收缩,膜质,强光下闪紫铜色光彩。翅脉简单,仅有纵向两根。胸足长度明显超过体长,浅灰褐色。跗节细长,4节,由基至端节渐短。腹部黑色,但雌虫第1腹节背板前沿、末腹节和产卵管灰黄褐色。卵:长椭圆形,0.2毫米,顶端稍细小,乳白色,半透明,具光泽。幼虫:长约3.2毫米。低龄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深红色。体节11节,无足,腹中部稍宽大。中胸节腹板有一块褐色“Y”状骨片。腹末节尾部两侧隆起,中部深凹陷,肛门居其中。茧:椭圆形,灰白色,由幼虫分泌粘液形成,其外粘附微细土粒,内为蛹室。蛹:长约1.6毫米,初为桔红色,临羽化时呈黑褐色。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2~3代。成虫在重庆3月下旬羽化出土,交尾后将卵产于梨树春梢端部叶尖和两侧叶缘处。5天~6天后,幼虫孵化。低龄幼虫取食叶表汁液,不潜入叶内。被害叶片纵卷,最后变黑枯落后,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4月下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第2代成虫羽化出土,在夏梢嫩叶上产卵。孵化出来的幼虫进行第2次危害。在7月发生第三代。以幼虫土壤或枝干翘皮裂缝中越冬,成虫的寿命一般为3天~5天。成虫晴天傍晚活动频繁,阴雨天躲藏在荫蔽处。成虫的主要天敌是蜘蛛。幼虫畏光,触动时见光即弹跳。化蛹深度一般在距地表2~3毫米处。幼虫分4级:1~2龄幼虫无色透明,3龄幼虫乳白色半透明,4龄幼虫乳白,老熟幼虫桔黄色。
防治方法。1、结合冬季施肥和清园,于初冬霜冻来临前将树冠下的表土深翻10~15厘米,以冻死越冬幼虫。芽萌动前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2、于春梢、夏梢生长期,及时剪除被幼虫危害的叶片,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3、在春梢和夏梢抽生期,进行药剂防治,毒杀产卵成虫和初孵幼虫,以内吸强渗透杀虫剂和胃毒杀虫剂复配效果最好。可选药剂有:50%甲胺磷1000倍液+40%氧化乐果800倍液;速扑杀1000倍液+阿维菌素1000倍液;40%速扑杀1000倍液+乐斯本800倍液(或阿维菌素1000倍液)。4、在成虫羽化期,在树冠下喷施3%甲敌粉或甲基1605粉剂,以触杀羽化后在地面爬行的成虫。

梨木虱
在我国梨产区普遍发生为害的为中国梨木虱,有的年份极为严重。
害状。成虫、若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粘液,这些粘液可将相邻两张叶片粘合在一起,若虫则隐藏在中间为害,并可诱发煤烟病等。当有若虫大量发生时,若虫大部分钻到蚜唱害的卷叶内为害,为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
形态特征。冬型成虫黑褐色,夏型成虫黄绿色至淡;卵一端稍尖具有细柄。越冬成虫早春产卵,夏季卵均为乳白色。若虫,体扁椭圆形。初孵若虫淡,夏季各代若虫体色随虫体变化由乳白色变为绿色,老若虫绿色。
防治方法。1、冬季刮粗皮,扫落叶,消灭越冬虫源。2、3月中旬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喷药,可选用1.8%爱福丁乳油2000~3000倍液,5%阿维虫清5000倍液等。3、在第一代若虫发生期(约谢花3/4时),第二代卵孵化盛期(5月中旬前后)可选用的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虫螨光)3000倍液,0.6%海正灭虫灵3000倍液,28%硫氰乳油2000倍液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