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制度的弊端和改进之法?

大家认为江西教育制度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然后认为有什么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改进。详细点,回答好的话可以加分。

进入2009年,与往年形势有所不同,今年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显得极为严重,部分国内媒体预计称今年将会有800万大学生失业,另一方面据报道部分大学生的最低月薪仅为800元,零月薪工作者亦不乏其人,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似乎已经成了和农民工一样的弱势群体。种种情况足以发人深思,何以中国的大学生们会陷入如此迷局?除与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有关外,中国环境式教育制度亦值得我们深切反思。以大学为例,近十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2008年大学毛入学率已达23%,大学生在校人数已达2700万人,就其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无可讳言的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学生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学风浮夸、学费变相上涨、债台高筑、教学评估弄虚作假、研究生质量泡沫化、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和舆论,甚至存在严重的不满情绪。一时之间,中国式教育制度看起来似乎是失败的,在此,本文只试图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些独特现象展开独立分析,由于篇幅较短,故诸多地方只能浅尝辄止,请读者见谅。

一、中国式教育制度弊端的由来

学校领导班子的官僚化是教育难以前进的根本原因。

自二十世纪末伊始,中国便已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与之相随的有收费改革、扩大招生、并校扩建等轰轰烈烈的高校跃进运动,然而总结起来,尽管历经数十年发展,教育界却并未发现有真正意义的教育家出现,或说未出现一个“勇于改革的大学校长”。尽管有一个个“工程”在努力塑造“世界一流大学”,外界却有如此评论:“大学的精神已经陷落,不知道哪所大学体现了“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气质。”

90年代后,大学有一个所谓“思想淡出,学术凸现”的阶段。与这一时代相应的便是“教育家淡出,教育官出场”,大学官场化加速度推进了。此后,衡量大学的已不是思想和学术的产出,而是论文数量、教授与学生的人数,还有营运收入,这就是造成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直线下降的由来。

朱清时所说的争项目、争经费,无非就是大学向权力输诚,项目和经费掌握谁手,是明白的。项目和经费之争,代替了学校之为学校的基本问题。而教育家淡出,教育官出场,这既是一个遴选过程,也是一种生存需要。就遴选而言,教育家将不被选择,而服从官场逻辑的人将被选择;就生存而言,校长将只能在项目和经费之争中显示作为,为学校发展获取基本条件。可以说,遴选过程和生存需要,变成了迫使大学校长从教育家兑化为教育官的双保险机制,提着拉线的力量则是权力。

中国的大学未能培养“大师”,这已是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80年代主持武汉大学的刘道玉说,这个问题实为不着要理。大学需要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而不是大师,大师不是从学校直接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天分,潜心治学才能成功。重要的是大学理念和体制问题,大学是学术共同体,是无条件追求真理的地方。

为什么没有了勇于改革的大学校长,因为从遴选过程和生存压力上,权力确保了“教育家淡出”。大学的理念和体制不能顺畅,也因为权力在其中利益攸关。

二、中国式教育制度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中小学教育制度的诸多问题

中国中小学教育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教育太过于强调标准化、规范化,而不去考虑什么事情可以标准化,什么事情不可以,也不考虑哪些标准和规范是好的,似乎只要是标准和范就都是好的。在小学里有许多标准问题和标准答案,都难以想象答案被假定是什么,但不管答案是什么,肯定可以知道从问题到答案都是荒谬的。例如据说不能说“兴奋地参加什么什么活动”而必须说“兴致勃勃地参加什么什么活动”才是正确的,确实令人吃惊,这样会搞乱学生的思维,我们不能把同样正确的事情硬给说成有一个是错的。何况诸如“兴致勃勃”之类的用词甚至显得很幼稚。

教育的基本原则都是适度均衡,重在专攻。均衡只能是适度的,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如汪洋大海,要求现代人作古希腊或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实无可能。而人禀赋各异,奋其天资,砺以后学,方能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在此做一家之言:原来的会考与高考并行制度颇为合理,会考主均衡,高考主专攻,不知为何又要改动。主事者考虑高考不分科,显然认为均衡做的不够,那可以适当提高会考难度。如果高考亦用来保证均衡,那用什么来维护专攻呢?两者不可废一。

(二)、本科生教育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

自1992年伊始,中国高校掀起一股狂热的大学改名、升格和合并浪潮。据统计,自1992年到2000年,历时8年进行大学的大调整、大合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部委参与了这次合并远动,全国900多所大学受到这次浪潮的冲击。大学合并始于1992年,以南昌大学为例,把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目的是要挤进“211工程”,打造全国的名校。接着,1998年把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大学与浙江大学合并,从而掀起了全国大学合并的浪潮,2000年达到了高潮。当时,似乎已造成了一种舆论:“合并则兴,不合并则亡”,由各部委和各省政府出面,强行进行合并,甚至搞“拉郎配”式的合并。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学改名与合并远动,在世界上并无先例,似乎是违背科学和教育规律的。

值得指出的是,这次高校大合并的指导思想便值得怀疑。指导思想之一是所谓的实现“强强”联合,此理论难以立足,因为很多被合并的大学并不是重点大学,甚至是把一些专科学校和干部管理学院合并进来,与“强强”联合差之甚远。相反,真正的重点大学并没有实现合并,所以很显然:合并的指导思想强调的是“大 ”,而并非是“强”。

(三)、研究生教育事业现存的诸多问题

近十余年来,研究生的招生增长过快,培养规模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1995年到2001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从5.1万扩大到17万,增长2.3倍,年均增长22.2%;从2001年到2007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又从17万扩大到41万,增长2.4倍,年均增长15.8%。与1982年的研究生招生数量相比,2005年达到了惊人的33万人,是1982年的30倍左右。2007年招生多达41万。目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两年制研究生已达120万,博士研究生已逾12万。中国的研究生培养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然而,由于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增长大大高于经济的增长,必然造成诸多矛盾。首先,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浪费,研究生教育过度发展,而高中(含中专、职高、技高)教育则相对萎缩。中国政府目前公布的人口数是13亿多,其中城镇人口约4亿,农村人口约8亿,另有1.4亿多人在城乡之间流动游离,即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农民商人、农民工匠等。目前,农村学龄人口中有10%不能初中毕业,而初中毕业生中一半人不能升入高中(或中专、职高、技高)。

由此引起的第二大问题是研究生就业难,不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合适的工作。目前的硕士毕业生中,约有三分之一不得不改行,从事并不专业对口的非专业型工作;约有三分之一虽未改行,但处于大材小用、高材低用状态,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另有约六分之一的硕士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只有约六分之一的硕士毕业生能找到专业对口且比较理想的工作。从2001年到现在,留校或分配进校从事上述工作的人则多数为硕士生。这些岗位主要属于服务型的事务工作,大部分不是学术型或技术型工作。这些大学的行政、后勤人员的文凭学历提高了两档,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绩效就相应地明显提高。

第三大问题是研究生质量下降,声誉降低,大幅度“贬值”。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渐增长,生源素质和培养质量有所下降,研究生的声誉和社会欢迎度开始减损,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从2000年到现在,由于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膨胀,在许多重点大学、重点院系,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已连续几年超过本科生招生人数,入学研究生中良莠不齐,水平相差很大,部分人的学风不良,把不少时间精力用于读书、学习、研究以外的事,如此则培养质量、研究生声誉和社会欢迎度进一步下降,研究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上升。

第四大问题是研究生导师水平下降,声誉降低,有所“贬值”。在一些硕士博士授予单位,特别是在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绝大部分副教授(副研究员)都是“硕导”,都在招收研究生;过半的教授(研究员)都是“博导”,招收并指导博士生。在这些“硕导”当中,有些人其实并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素质和水平;有的“博导”也不具备指导博士生的能力。“博导”中最差的便是一部分“双肩挑”干部,即既有教授、研究员学衔,又担任副校级或正处、副处级行政职位。这些人在“提干”前业务能力可能是比较强的,“提干”后则忙于政务或挣钱,其科研成果越来越少,即便还有成果,其质量也越来越差,由于专业荒疏,他们实际上已达不到增列“博导”的标准。但是,他们凭藉官、学(官员和学术权威)相护和利益交换,仍然忝列“博导”行列。

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膨胀,许多“硕导”、“博导”所带的研究生人数过多,同时指导着几十个硕士生、博士生,其结果自然是疏于指导甚至不予指导。

第五大问题是研究生导师跨学科跨专业招生。有些教师当上“博导”后就变成了“全能选手”,例如,他(她)评上的是世界史的“硕导”、“博导”,可他却既招世界史的硕士生、博士生,又招旅游管理的硕士生、博士生(旅游专业一般放在历史学院内),同时还招城市美术研究的博士生。理工科系的研究生导师跨学科跨专业招生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在自己并不擅长甚至不熟悉的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起码是无法合乎要求地指导,甚至会误人子弟。

第六大问题是硕士生如期毕业、如期授位的比率太高,达99%以上,几乎没有学生因不予授位而遭淘汰的。相对于本科生80%多的授位率和博士生三分之二或70%的授位率,硕士生的授位率明显偏高。在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里,本科、硕士、博士这三级学位的不授位率不但未按正常情况呈金字塔型(即学位越高,授位率越低),相反却呈“细腰型”或“葫芦型”、“哑铃型”。如此则硕士的质量下降、声誉降低,受信任和欢迎的程度减损,工作难找,就不是难以理解的事了。

三、中国式教育制度的改革方向浅析

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经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调整,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然而教育制度方面,改革实在是乏善可陈,中国大学的改革实在太少,各方面体制的约束,某种意义上,教育已经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

而综上所述,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应为倾向于学术自由与思想自由,作者认为,其中党委负责制首当其冲。

在管理制度的改革上,不能不承认,相对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处于弱势的地位。现在中国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的关系,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政企关系。通过改革开放,政企关系得到了较大调整,企业不再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属物,而是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因为教育改革的滞后,教育管理部门跟学校之间,迄今仍然是典型的父子关系,教育管理部门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全部权力,学校除了俯首听命,不可能有任何别的选择。

总之,教育改革的主题,应该是重建针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分权制衡机制。没有针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分权制衡,设租和寻租的冲动就不可能有效遏制,汪风雄一类的教育官员就还要前仆后继,特殊利益集团就将一直是吞噬公共教育资源的无底黑洞。好钢用不到刀刃上,纵然公共资源向教育怎样倾斜,都不可能改变教育的贫困和教育的诸多乱象,教育乃至整个国家的前途都很难有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11
进入2009年,与往年形势有所不同,今年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显得极为严重,部分国内媒体预计称今年将会有800万大学生失业,另一方面据报道部分大学生的最低月薪仅为800元,零月薪工作者亦不乏其人,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似乎已经成了和农民工一样的弱势群体。种种情况足以发人深思,何以中国的大学生们会陷入如此迷局?除与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有关外,中国环境式教育制度亦值得我们深切反思。以大学为例,近十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2008年大学毛入学率已达23%,大学生在校人数已达2700万人,就其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无可讳言的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学生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学风浮夸、学费变相上涨、债台高筑、教学评估弄虚作假、研究生质量泡沫化、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和舆论,甚至存在严重的不满情绪。一时之间,中国式教育制度看起来似乎是失败的,在此,本文只试图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些独特现象展开独立分析,由于篇幅较短,故诸多地方只能浅尝辄止,请读者见谅。

一、中国式教育制度弊端的由来

学校领导班子的官僚化是教育难以前进的根本原因。

自二十世纪末伊始,中国便已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与之相随的有收费改革、扩大招生、并校扩建等轰轰烈烈的高校跃进运动,然而总结起来,尽管历经数十年发展,教育界却并未发现有真正意义的教育家出现,或说未出现一个“勇于改革的大学校长”。尽管有一个个“工程”在努力塑造“世界一流大学”,外界却有如此评论:“大学的精神已经陷落,不知道哪所大学体现了“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气质。”

90年代后,大学有一个所谓“思想淡出,学术凸现”的阶段。与这一时代相应的便是“教育家淡出,教育官出场”,大学官场化加速度推进了。此后,衡量大学的已不是思想和学术的产出,而是论文数量、教授与学生的人数,还有营运收入,这就是造成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直线下降的由来。

朱清时所说的争项目、争经费,无非就是大学向权力输诚,项目和经费掌握谁手,是明白的。项目和经费之争,代替了学校之为学校的基本问题。而教育家淡出,教育官出场,这既是一个遴选过程,也是一种生存需要。就遴选而言,教育家将不被选择,而服从官场逻辑的人将被选择;就生存而言,校长将只能在项目和经费之争中显示作为,为学校发展获取基本条件。可以说,遴选过程和生存需要,变成了迫使大学校长从教育家兑化为教育官的双保险机制,提着拉线的力量则是权力。

中国的大学未能培养“大师”,这已是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80年代主持武汉大学的刘道玉说,这个问题实为不着要理。大学需要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而不是大师,大师不是从学校直接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天分,潜心治学才能成功。重要的是大学理念和体制问题,大学是学术共同体,是无条件追求真理的地方。

为什么没有了勇于改革的大学校长,因为从遴选过程和生存压力上,权力确保了“教育家淡出”。大学的理念和体制不能顺畅,也因为权力在其中利益攸关。

二、中国式教育制度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中小学教育制度的诸多问题

中国中小学教育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教育太过于强调标准化、规范化,而不去考虑什么事情可以标准化,什么事情不可以,也不考虑哪些标准和规范是好的,似乎只要是标准和范就都是好的。在小学里有许多标准问题和标准答案,都难以想象答案被假定是什么,但不管答案是什么,肯定可以知道从问题到答案都是荒谬的。例如据说不能说“兴奋地参加什么什么活动”而必须说“兴致勃勃地参加什么什么活动”才是正确的,确实令人吃惊,这样会搞乱学生的思维,我们不能把同样正确的事情硬给说成有一个是错的。何况诸如“兴致勃勃”之类的用词甚至显得很幼稚。

教育的基本原则都是适度均衡,重在专攻。均衡只能是适度的,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如汪洋大海,要求现代人作古希腊或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实无可能。而人禀赋各异,奋其天资,砺以后学,方能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在此做一家之言:原来的会考与高考并行制度颇为合理,会考主均衡,高考主专攻,不知为何又要改动。主事者考虑高考不分科,显然认为均衡做的不够,那可以适当提高会考难度。如果高考亦用来保证均衡,那用什么来维护专攻呢?两者不可废一。

(二)、本科生教育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

自1992年伊始,中国高校掀起一股狂热的大学改名、升格和合并浪潮。据统计,自1992年到2000年,历时8年进行大学的大调整、大合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部委参与了这次合并远动,全国900多所大学受到这次浪潮的冲击。大学合并始于1992年,以南昌大学为例,把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目的是要挤进“211工程”,打造全国的名校。接着,1998年把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大学与浙江大学合并,从而掀起了全国大学合并的浪潮,2000年达到了高潮。当时,似乎已造成了一种舆论:“合并则兴,不合并则亡”,由各部委和各省政府出面,强行进行合并,甚至搞“拉郎配”式的合并。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学改名与合并远动,在世界上并无先例,似乎是违背科学和教育规律的。

值得指出的是,这次高校大合并的指导思想便值得怀疑。指导思想之一是所谓的实现“强强”联合,此理论难以立足,因为很多被合并的大学并不是重点大学,甚至是把一些专科学校和干部管理学院合并进来,与“强强”联合差之甚远。相反,真正的重点大学并没有实现合并,所以很显然:合并的指导思想强调的是“大 ”,而并非是“强”。

(三)、研究生教育事业现存的诸多问题

近十余年来,研究生的招生增长过快,培养规模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1995年到2001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从5.1万扩大到17万,增长2.3倍,年均增长22.2%;从2001年到2007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又从17万扩大到41万,增长2.4倍,年均增长15.8%。与1982年的研究生招生数量相比,2005年达到了惊人的33万人,是1982年的30倍左右。2007年招生多达41万。目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两年制研究生已达120万,博士研究生已逾12万。中国的研究生培养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然而,由于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增长大大高于经济的增长,必然造成诸多矛盾。首先,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浪费,研究生教育过度发展,而高中(含中专、职高、技高)教育则相对萎缩。中国政府目前公布的人口数是13亿多,其中城镇人口约4亿,农村人口约8亿,另有1.4亿多人在城乡之间流动游离,即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农民商人、农民工匠等。目前,农村学龄人口中有10%不能初中毕业,而初中毕业生中一半人不能升入高中(或中专、职高、技高)。

由此引起的第二大问题是研究生就业难,不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合适的工作。目前的硕士毕业生中,约有三分之一不得不改行,从事并不专业对口的非专业型工作;约有三分之一虽未改行,但处于大材小用、高材低用状态,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另有约六分之一的硕士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只有约六分之一的硕士毕业生能找到专业对口且比较理想的工作。从2001年到现在,留校或分配进校从事上述工作的人则多数为硕士生。这些岗位主要属于服务型的事务工作,大部分不是学术型或技术型工作。这些大学的行政、后勤人员的文凭学历提高了两档,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绩效就相应地明显提高。

第三大问题是研究生质量下降,声誉降低,大幅度“贬值”。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渐增长,生源素质和培养质量有所下降,研究生的声誉和社会欢迎度开始减损,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从2000年到现在,由于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膨胀,在许多重点大学、重点院系,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已连续几年超过本科生招生人数,入学研究生中良莠不齐,水平相差很大,部分人的学风不良,把不少时间精力用于读书、学习、研究以外的事,如此则培养质量、研究生声誉和社会欢迎度进一步下降,研究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上升。

第四大问题是研究生导师水平下降,声誉降低,有所“贬值”。在一些硕士博士授予单位,特别是在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绝大部分副教授(副研究员)都是“硕导”,都在招收研究生;过半的教授(研究员)都是“博导”,招收并指导博士生。在这些“硕导”当中,有些人其实并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素质和水平;有的“博导”也不具备指导博士生的能力。“博导”中最差的便是一部分“双肩挑”干部,即既有教授、研究员学衔,又担任副校级或正处、副处级行政职位。这些人在“提干”前业务能力可能是比较强的,“提干”后则忙于政务或挣钱,其科研成果越来越少,即便还有成果,其质量也越来越差,由于专业荒疏,他们实际上已达不到增列“博导”的标准。但是,他们凭藉官、学(官员和学术权威)相护和利益交换,仍然忝列“博导”行列。

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膨胀,许多“硕导”、“博导”所带的研究生人数过多,同时指导着几十个硕士生、博士生,其结果自然是疏于指导甚至不予指导。

第五大问题是研究生导师跨学科跨专业招生。有些教师当上“博导”后就变成了“全能选手”,例如,他(她)评上的是世界史的“硕导”、“博导”,可他却既招世界史的硕士生、博士生,又招旅游管理的硕士生、博士生(旅游专业一般放在历史学院内),同时还招城市美术研究的博士生。理工科系的研究生导师跨学科跨专业招生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在自己并不擅长甚至不熟悉的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起码是无法合乎要求地指导,甚至会误人子弟。

第六大问题是硕士生如期毕业、如期授位的比率太高,达99%以上,几乎没有学生因不予授位而遭淘汰的。相对于本科生80%多的授位率和博士生三分之二或70%的授位率,硕士生的授位率明显偏高。在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里,本科、硕士、博士这三级学位的不授位率不但未按正常情况呈金字塔型(即学位越高,授位率越低),相反却呈“细腰型”或“葫芦型”、“哑铃型”。如此则硕士的质量下降、声誉降低,受信任和欢迎的程度减损,工作难找,就不是难以理解的事了。

三、中国式教育制度的改革方向浅析

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经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调整,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然而教育制度方面,改革实在是乏善可陈,中国大学的改革实在太少,各方面体制的约束,某种意义上,教育已经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

而综上所述,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应为倾向于学术自由与思想自由,作者认为,其中党委负责制首当其冲。

在管理制度的改革上,不能不承认,相对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处于弱势的地位。现在中国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的关系,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政企关系。通过改革开放,政企关系得到了较大调整,企业不再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属物,而是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因为教育改革的滞后,教育管理部门跟学校之间,迄今仍然是典型的父子关系,教育管理部门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全部权力,学校除了俯首听命,不可能有任何别的选择。

总之,教育改革的主题,应该是重建针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分权制衡机制。没有针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分权制衡,设租和寻租的冲动就不可能有效遏制,汪风雄一类的教育官员就还要前仆后继,特殊利益集团就将一直是吞噬公共教育资源的无底黑洞。好钢用不到刀刃上,纵然公共资源向教育怎样倾斜,都不可能改变教育的贫困和教育的诸多乱象,教育乃至整个国家的前途都很难有希望。
第2个回答  2009-06-21
哎 我南昌人哪~~
江西的教育制度和全国是一样的
高考中考包括现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
我记得当年我考22中差2分袂进去~
中国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等同于缺乏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竞争太激烈 以至于本该美好的年华全部埋首考试考试。。

改进?江西只是全国一个普通的省市 没有全国教育局的命令
谈改进太矫情也太不切实际了~
第3个回答  2009-06-21
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弊端,全中国一样的:
http://www.bokerb.com/user/liangxu981/archives/2009/20092240436.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6-21
江西与全国都是一样的。不可能江西单独改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