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此句出自荀子的《劝学》,原文节选如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出自于《劝学》,意思就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劝学》简介】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学不可以已;二、用 心 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所以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劝学》节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节选译文】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第2个回答  2021-12-1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此句出自荀子的《劝学》,原文节选如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
第3个回答  2015-06-10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
-
-
-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制成但却比水温度更低.常比喻徒弟更胜过师傅,后生更胜前辈,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之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6-10
只是一个例证,通常用来带至后辈超过前辈的现象,字面意思:青色,本来是取之于蓝色,但是却能够比蓝色更轻,冰,本来是来自于水的,但是却比水更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