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国家应不应该恢复繁体字?你持以什么态度?

支持

反对

您持支持有什么看法

您持反对有什么看法 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观点!
本来就是这样子嘛!干嘛要简化掉了啦 在这样下去,以后的国人还有几个能认识繁体字的! 繁体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毕竟有它的含义 简体呢。。。

不应该
简化汉字其实从唐代留下来的文字记录上都已经有了。
关键是共和国成立后,用法律的形式把它予以确认.
从当时的指导思想来说,是为了让"劳动人民"能够掌握文化,那时认为繁体字笔画多,老百姓不容易认.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加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如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所以汉字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两种势力在相互斗争的:从便于区别字义看,汉字需要繁华,结构复杂些,笔 画多些,这样多一些区别特征;从有利用人们日常学习使用看,汉字需要简化,笔画结构简单一些为好。在这两种势力的斗争中,简化取得了最后胜利,因为人们创造汉字是为了使用,当然必须顺应民心,适当简化,于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就产生了简化字,简化,是文字发展的必然,简化字,是汉字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今天不简,明天一定要简,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今天简化汉字,不过是顺应汉字历史发展的要求,把民间流行的简体字搜集起来加以整理而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方便人们大众使用汉字。当然,文字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我们使用汉,必须注意规范,个人不能随意简化,而要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1
研究文学和历史的应该学繁体字,简化之后造字的本意完全看不出来了,文化上丢失了很多信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11
应当识繁就简。汉字简化是趋势,而且利于现代人的记忆与使用。识繁则是民族共识的需要。
第3个回答  2009-06-11
不反对…繁体几本上都认识,但是还是简体看着习惯。不过,对于文化传播来说,简体更好,本身外国人就觉得中文难学了,再复杂化,如何成为国际语言呢?
第4个回答  2009-06-11
反对 不利于学习文字 复杂 笔画多 看着眼都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