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弄不清句式结构。什么定语后置什么的,宾语前置什么的,能详细讲讲么

如题所述

自己码的字,希望可以帮到你。我就举两个例子:)我(主语)喜欢(谓语)红色的(定语)花(宾语)。我(主语)前天(状语)在北京(状语)买了(谓语)一只兔子(宾语)。哈哈哈哈例子有点猎奇毕竟是我刚想出来的哈哈哈哈,虽然都是白话但是你只要知道了句子成分剩下的就很简单啦。祝你学业有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9
文言文呀,不要注意这些细节。多多读它,理解其含义。自然明白了处处
第2个回答  2015-03-29
学习用还是签名用追问

学习

追答

学习的我也不是很懂,自用的倒是会些,感觉你还是到百科那查询比较仔细,虽然很长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1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是文言文中倒装句的句式类型。
在正常语序中,宾语本来应该在谓语的后面,但在倒装句中,宾语放在了谓语或介词的前面,用来突出宾语。例如:
大王来何操?是“大王来操何”的倒装,宾语“何”放在了谓语“操”的前面。又如:
不然,籍何以至此? 其中的“何以”是“以何”的倒装,介词宾语“何”放在了介词“以”的前面。
在正常语序中,定语本来放在主语或宾语的前面,但在倒装句中,定语却放在了主语或宾语的后面,形成定语后置。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其中的“千里”是“马”的定语,却放在了“马”的后面。又如: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其中的“富”是“僧”的定语,在这里放在了主语“僧”的后面。
掌握了前置或后置的规律,目的就是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倒装的部分按正常语序译出来,这样才能使译文合理、顺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3-29
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分类与举例说明:
一、“中心词+之+定语+者”
这可以看作古汉语定语后置句式的标准格式。
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二、“中心词+定语+者”
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原来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核舟的)
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从中学语文教材来看,这类定语后置句最多,且基本上是由动词结构(包括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担任定语。反过来说,由动词结构担任的定语经常后置。这里还有一条规律:当一个中心词不止一个定语,则名词担任的领属性定语不后置,动词结构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后置。如例③④就是这样。在例④中,“将军”是领属性定语,不后置,“可以拒操”是动词结构组成的修饰性定语,则置于中心词之后。这样一来,古汉语处置多项定语的方式比现代汉语还要灵活。
三、“中心词+之+定语”
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
③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
可以看出,这类例子中的定语一般是由形容词担任,反过来说,由形容词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如果后置,通常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四、“中心词+定语”
这种格式和判断句中的主语直接加表语一样,没有任何语言标志,辨识起来较困难。但这种情况出现很少,曾经选进过中学教材的《西门豹治邺》中有一句:“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这里,“女”是“弟子”的定语,被后置了。如果辨识不清,学生可能理解成“堂弟的子女十来个人……”或“跟着弟弟、儿子、女儿大约十来个人”。
五、“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用法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字,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定语后置”的三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

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
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唯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韩生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韩生面向南坐。”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