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退休和体制外退休的人,会有哪些区别呢?

如题所述

体制内退休和体制外退休的人的差距当然还是很大的:
1.待遇差别。体制内退休养老金高,还有职业年金差距。体制外一般参保缴费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年金待遇,养老待遇差距是很难弥补的。体制内的退休金比体制外的退休金要高。就拿我家人来说吧,是体制外,属于企业工人退休,参保缴费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而且没有年金待遇,养老待遇差距是很难弥补的。现在退休几年了,到手工资才2000左右,每年虽然会涨,但是也只不过会涨个100多这样,我的另外一位长辈老师退休的,退休金就拿到了5000-6000,这样一看,差距就来了。而且养老金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所以一些单位工作30年甚至40年的人,养老金自然也就会很高。
2.保障方面。体制内退休更有保障,比如涉及到后期有时不时之前没有发放的奖金或者本人的一些特殊情况,又或者生老病死都有一定的补助。而体制外,基本上退休后就和原来单位没啥关系了,很多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要么直接找当地社区。
3.社会地位方面。职级越高的好同志,退休后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体制内退休人员还要根据退休前的职务、职级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体制外人员有的尽管在在岗时薪酬待遇很高,职位也很高,但是体制外单位没有行政级别,不享受职级待遇,退休后养老金比较低,除了养老金以外几乎没有别的待遇。
4.个人幸福感方面。还是体制内退休的比较香,我看有些我们单位有些退休的老同志,基本上老年生活还是挺丰富多彩的,画画,写书法,在家带孙子孙女,基本上养老金也是绰绰有余。而一些体制外的有些人,退休了,但是到手1000-2000的退休金还是有限的,有的就会开始找第二职业,开启新一轮的工作,基本上很少有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但是体制外的同志退休的话,也是不受到其他束缚和约束的,而体制内退休的老同志同样要遵循体制内的条条框框,依然不能够放飞自我。
总的来说,体制内退休后还是要比体制外的同志拿到手的退休金更多。总之,有机会,可以考虑进入体制内,一份稳定,一份终身保障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0

体制内退休和体制外退休当然差距很大的:

第一,归属差别。体制内退休,并没有推动社会化管理,实际上你基本上还算这个单位的老职工。尤其是很多单位都有一定的老干党支部,主要就是做好本单位退休人员的党员关系管理和信息沟通服务,尤其是有些困难和问题可以求助原单位。在体制外退休,一般只能求助社区、公安部门甚至民政局了。

第二,待遇差别。体制内退休养老金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2014年10月已经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是由于相应的过渡期存在,以及体制内的缴费基数确实高,还有职业年金差距。体制外一般参保缴费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年金待遇,养老待遇差距是很难弥补的。

第三,福利待遇。体制外的人退休以后实施社会化管理,相应的福利待遇都是一些通用的。体制内退休,一些奖金福利甚至都跑不了的。前些年一些地区的退休老人都可以领取精神文明奖和创城奖之类的奖金待遇。像一些退休机关事业单位老人还有住房增量补贴、房租补贴、提租补贴等待遇。

体制内算是非常稳定的单位,一般又被称为铁饭碗,混日子是比较简单的。体制外的竞争更激烈,但是更容易挣得更高的收入。比如说,像华为等公司人均月薪5.7万元,腾讯8万元,小米3.88万,阿里3万元,而且很多好公司还有高额的年终奖待遇。所以,有的人说,最稳定的家庭搭配工作是夫妻两人一个高科技公司,一个公务员。

不过,国家也在努力破除体制的区别。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是一种鲜明的做法,至少养老待遇上可以有效衔接了。如果是企业按照300%基数缴费退休,待遇不见得比公务员低。国家也在完善公务员的调任和遴选制度。最终,我们国家会形成流动自由、用工灵活的机制,体制的障碍会慢慢的破除了。

第2个回答  2021-01-10
一、退休金的差别

体制内分公务员与国企、央企人员。

如果是公务员,在职时又担任一定级别的领导,退休金应该在1万元以上甚至更高,一般比在职的小白领工资都要高。

如果是国企、央企退休,除了社保的养老金,还有企业年金,两者相加,一般员工在8000元左右,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司主管应该在1万元以上或者更高。

体制外就不一样了,有的企业在职时可以给到高工资,但退休时只有社保的养老金,一般在3000~4000左右。如果在职时利用高工资给自己办商业养老保险的话,可以补充社保养老金的不足,退休可以与体制内的职工不相上下。

二,医疗保障方面的差别

所有的公务员在指定医院住院或门诊,可以100%报销,根本不用担心交不起医药费,住不起医院,给下一代增加负担。

国企央企的职工除了社保医疗保障之外,还有企业给职工办的补充医疗,一般个人不需要付费或只要掏几百元就可以看病看门诊。1500元以下社保不报销的部分,大额医疗超过15万或30万社保不报销的,都可以通过补充医疗报销,同样不用担心医疗费用的问题。

当然如果要住高干病房,用进口药、自费药,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些高消费需要自己承担。比如做白内障手术换晶体,5000元以下的社保报销,1万元、2万元的只能自掏腰包。

体制外的,报销社保医疗范围内的费用,也就是1500以上,15万以下的部分(部分省1000元以上,30万以下,个省不同),而且还是按比例报销,个人需要支出的费用较大。特别是得了大病,就需要家庭的支助,除非自己办了商业大病保险,否则从中产阶级下滑到无产阶级,只需要一场大病就可以,住院一个月或ICU半个月.可见中产阶级的固化也不是那么牢不可破的。

三,福利待遇差别

体制内的人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国企、央企的职工,单位都设有工会、老干部管理部门,春节,中秋,重阳节,都会得到单位的慰问金或慰问礼品。有的单位还会组织老职工、老干部出去旅游,搞书画展,春节时召开茶话会、座谈会,组织退休职工为单位献计献策,参观单位的发展成就,让他们感觉没有被遗忘和被抛弃。体制内的退休职工都有归宿感,有什么事还可以去找单位求助。

体制外的无论是外企还是私营企业、民营企业,退休就相当于被抛弃了,从此与单位再无任何联系,就是一个社会人和社区人。无论发生什么问题,只能靠家人,不靠自己。

四、生活方面的差别

基于上述三项的差别,必然导致生活态度,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别。我认识一位公务员退休干部,退休之后国内国外到处跑,去那些在职时去不了的地方:南极,北极,南非,肯尼亚,``````夏天去东北新疆,冬天去海南三亚,春天去云南丽江,秋天去腾冲稻城

不出去的时候就参加老干部合唱团,瑜伽班,健身班,生活丰富多彩,幸福美满,他们一般不会给下一代照看孙子外外甥,原则上出钱不出力。有的还会发挥发挥余热,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做一些事情。

体制外的退休职工,一般都是帮孩子带孙子和外甥,兼职当保姆,洗衣做饭搞卫生,买菜洗碗收拾家。小孩子上幼儿园后,跳跳广场舞,参加社区活动,但一到点儿就会放弃活动去幼儿园,接孙子外甥。

孝顺的儿女有时会带他们出去玩一玩,但一路上拍照片看风景为辅,照看小孩子为主。他们没时间,没钱,没精力去潇洒走四方。

当然也有例外,在民营企业、外企或科技企业做高管的,年薪100万~200万左右,可以和体制内的人一样,甚至更潇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10
第二,待遇差别。体制内退休养老金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2014年10月已经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是由于相应的过渡期存在,以及体制内的缴费基数确实高,还有职业年金差距。体制外一般参保缴费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年金待遇,养老待遇差距是很难弥补的。



第三,福利待遇。体制外的人退休以后实施社会化管理,相应的福利待遇都是一些通用的。体制内退休,一些奖金福利甚至都跑不了的。前些年一些地区的退休老人都可以领取精神文明奖和创城奖之类的奖金待遇。像一些退休机关事业单位老人还有住房增量补贴、房租补贴、提租补贴等待遇。

体制内算是非常稳定的单位,一般又被称为铁饭碗,混日子是比较简单的。体制外的竞争更激烈,但是更容易挣得更高的收入。比如说,像华为等公司人均月薪5.7万元,腾讯8万元,小米3.88万,阿里3万元,而且很多好公司还有高额的年终奖待遇。所以,有的人说,最稳定的家庭搭配工作是夫妻两人一个高科技公司,一个公务员。
第4个回答  2021-01-10

体制内退休和体制外退休的区别基本上体现在退休金上。因为所缴费的技术不一样,以及所缴费的年限不一样,造成了退休金的高低不等。体制内保障比较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