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关羽的败走麦城

他的不好有哪些?

关羽的北征襄樊,历来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行动。甚至有人说,正是关羽的擅自行动,造成了江陵的空虚,使孙吴乘虚而入,夺取了荆州。事实并非如此。关羽的攻打襄樊,不是他自己擅自决定的军事行动,而是蜀汉进一步完善“跨有荆益”,待机夹攻中原战略行动的一部分。这样评价关羽的进攻襄樊,主要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刘备汉中称王后,以汉中王的名义,“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假节钺”是当时帝王给臣下的一种权位极重的待遇。假节钺者拥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当时关羽正积极准备北上攻打襄阳,此时给他这种待遇,显然是为了让他在此战役中更大限度地发挥指挥和统帅作用。
第二,刘备在夺取汉中以后,接连采取了三个重大的行动:第一个是夺取西城、上庸、房陵东三郡,打通从汉中到襄阳这一段的汉水流域;第二个是在汉中称王;第三个是关羽北伐襄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占有汉中,大约六月底打通汉水的战役胜利结束,七月刘备在汉中称王,七月初关羽便率荆州军北伐襄樊。这三个行动如此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显然决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实行完整地跨有荆益的整体战略的统一安排。这三个行动互相联系,所针对的目标都是一个,即曹操。汉中称王是在对曹斗争中的政治攻势,打通汉水和挺进襄樊是对曹操的军事攻势。这三个措施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不是要收复中原,而仍然是《隆中对》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即完整地跨有荆益,以便进一步待机夹攻中原,最后恢复汉室。
汉中称王使刘备集团在益州的地位坚如磐石。打通汉水使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势力向北推进到房陵、上庸一线,并给关羽的进攻襄樊造成西部呼应的声势。
汉中称王使刘备集团在益州的地位坚如磐石。打通汉水使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势力向北推进到房陵、上庸一线,并给关羽的进攻襄樊造成西部呼应的声势。攻打襄樊则是跨有荆益州的最后一次战役行动,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胜利。如果能攻下襄樊,刘备集团在荆州、益州的地位不但会进一步巩固,而且会真正形成出击曹操的两个拳头,给《隆中对》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也可以看出关羽在贯彻执行蜀汉政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正当关羽北征襄樊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孙吴却乘关羽北征,后方空虚之机在背后偷袭江陵,占领了荆州。人们通常把丢失荆州的责任归到关羽头上,指责他对孙吴态度蛮横、粗暴,致使孙刘联盟破裂,这并不是无端的指责,而是有历史根据的。比如关羽与鲁肃为邻时,不能与之搞好关系,反而“数生狐疑”,制造摩擦。再如吴主孙权曾派人到关羽处说媒,想让关羽的女儿为自己的儿媳,不料关羽却“骂辱其使,不许婚”。又如关羽北征襄樊,俘获于禁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孙吴湘关之米。
毫无疑问,关羽如此处理上述问题显然是缺乏谋略思想。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导致荆州必然丢失的根本原因。我们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如果关羽对孙吴没有采取粗暴态度,孙吴会不会放弃谋取荆州的打算呢?答案显然应当是否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夺取荆州是孙吴的立国之策。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武侯春秋》中有详尽的论述。这里我们只列举几个简单的事实。东吴大将吕蒙建议袭取荆州,是在关羽擅取湘关米之前;甘宁建议夺取荆州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远在关羽拒绝孙权求婚之前;鲁肃建议孙权夺取荆州的时间更早,那时候根本没有关羽与之为邻之事。所以说,东吴谋取荆州与关羽对东吴态度粗暴不讲策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荆州的丢失,从根本上说,是蜀汉对孙吴必夺荆州的方针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知道,孙刘两家在赤壁之战以后为了解决荆州的归属问题,曾进行过三次领地的再分配。特别是最后一次,双方同意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这次分配,刘备集团对孙吴作了较大的让步,他们认为荆州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从此以后,刘备集团对孙吴的防范一天比一天松懈,而把绝大部分力量用以对付北方的曹操。如果刘备取得汉中以后,重新部署一下防务,让张飞或赵云带一部分兵力回师江陵,充实关羽的力量,再让法正或黄权这样的智囊人物为关羽谋主,则荆州或可暂保无虞。然而,刘备不但没有给关羽增加一兵一卒,反而却从荆州调走孟达去北攻房陵、上庸。在没给关羽增加兵力的情况下,又让他分兵北上攻打襄樊。这种行为只有两个理由可以解释:一个是刘备集团不打算要荆州了,一个是他们认为孙吴对荆州已无任何威胁,轻视荆州对孙吴的防务。第一个理由根本不能成立,因为据有荆州是刘备集团政略中的重要内容。理由只有后一个。事实上,自从孙刘双方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以后,蜀汉的一系列行动部署都是针对北方曹操的:夺取汉中是为了北进关陇,汉中称王是为了与曹操政治对抗,打通汉水是为了从西侧呼应关羽攻打襄樊,北征襄樊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跨有荆益,以便两路夹攻中原。对孙吴争夺荆州的可能性,刘备集团几乎没有做任何考虑和应付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孙吴又采取了极其秘密的偷袭手段。因此,从孙刘双方当时整体战略部署看,从关羽、吕蒙两军攻守谋略看,蜀国失去荆州就是必然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盖世英雄,一代武圣,为何会“败走麦城”,并为东吴所杀呢? 窃以为,关羽之所以会败走麦城,是因其个人英雄主义极端膨胀的结果。 孔明当初将荆州交与关羽把守时,再三嘱咐:“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说“军师之言,当铭肺腑”,可是后来从其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把孔明的这句话放在心上! 关羽仗其武艺超群,天下闻名,便有自负之感,马超投降刘备后,关羽知马超武艺过人,便要入川与之比试高抵,后孔明写信给他戴了些高帽,并以守荆州之重劝之,关羽于是将这封信“遍示宾客”,这意思是说“我本意与马超单挑,只是因守荆州才不去的。”由此可见其炫耀之心…… “单刀赴会”时有人劝关羽不要去,关羽说“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这意思是老子武功天下第一,我是英雄我怕谁? 关羽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刘备派人给关羽送印,关羽听说黄忠也列为五虎将之中,大为生气,说“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后经人劝说,才勉强受印。因黄忠为降将,且年龄较大,于是关羽就看不起他,这也是关羽自高自大心理的一种体现。 后来关羽水淹七军,威名天下扬,这就更让他感觉自己天下无敌…… 东吴孙权派诸葛瑾说媒与关羽联姻,想娶关羽之女为儿媳妇,孙权乃吴国皇帝,算来也不会辱没关羽之女,可是关羽却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这时,关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发展到顶峰! 关羽这样做,就彻底违背了诸葛亮的“东和孙权”的策略,吴蜀军事联盟土崩瓦解…… 吴主孙权听诸葛瑾回来一说,怒发冲冠,便欲与关羽决一死战。 后吕蒙、陆逊设计袭取了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的结局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关羽父子于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遇害,关羽时年五十八岁。 “骄兵必败”!一代武圣关羽终被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潮所吞没,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1
老啦,有更年期综合症变得比较顽固,不像以前有勇有谋。
第3个回答  2013-09-21
其实就是关羽一个不小心遭了道,主要是没人救他,如果正好有人救他 历史对他的评价就要改写了
第4个回答  2013-09-21
刚愎自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