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我国最早期的射击型金属热兵器

如题所述

火铳——我国最早期的射击型金属热兵器

永乐二十一年铜火铳:

火铳又称“火筒”,是中国元朝和明朝前期对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它的出现,使热兵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对后来的战争形式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开展了新的篇章。

上阴刻楷书铭文二行“天字伍万捌千玖佰捌拾贰号,永乐贰拾壹年玖月 日造”22 字。

火铳以火药发射石弹、箭、铅弹和铁弹,是在南宋长期使用的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元明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

元朝时,管形火器得到发展。火枪,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属制作,起初是用铜铸造,叫做“铜火铳”,后来又改用生铁铸造,称为“铁火铳”。

这时金属管形火器不仅装填火药,而且还装有球形铁弹丸或石球,从而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是中国劳动人民对兵器发展的重要贡献。

这一时期火铳的发展,大量生产和装备军队,特别是专用火器军队的组建,使交战双方开始发生了变化。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便它成为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火铳采用青铜铸造管身,能耐较大膛压,可以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因而大为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使用发射。因此,在发明以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在元代火铳问世后,发展很快,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朝建立后,大量制造火铳,加强了边防、海防和城防设施,并于永乐年间组建了专用火器的神机营,促进了明军训练和作战方式的改变,创造和发展了火铳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术。

嘉靖以后,明军装备的轻型手铳和重型火铳,逐渐被鸟铳和火炮所取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