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强迫症?

如题所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房价不断上涨、工作竞争压力大等),人工智能的出现,在都市中生活的人们压力是越来越大,加之一些突发性因素(失业、失恋、亲人死亡等),有一部分人出现了脱离原有生活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呢,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说,表述的不够准确。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处女座人群以及追求完美的那些人,说成是强迫症。对于这些人群来说,在生活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强迫反应,但是具有强迫反应并不一定就是强迫症患者什么是强迫症呢?强迫症是临床上的一种诊断,属于精神病学范畴,是焦虑障碍的一种,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碰到门把手就会反复洗手,如果不洗就会觉得自己会得病或者会很快死亡,虽然自己能够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无法控制。强迫症一般符合两个条件:一、强迫反应(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持续三个月以上并不断强化;二、个体本身能认识到冲突,但无法控制,使自己陷于巨大的焦虑与痛苦中,从而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生活起居等。如果符合这两个条件,就该注意了。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题主所说的强迫症在这里大概指的是强迫反应,比如反复检查门锁了没有,水龙头关了没有。其实出现这样的行为,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曾经因为自己的粗心在某些事上吃过亏,或者是见到别人因粗心带来了不好的后果;二、从性格上讲,追求完美,喜欢被表扬,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31

相信各位早已听说过强迫症这种疾病,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患有强迫症的角色。例如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纪录片《飞行者》中的主角霍华德·休斯,在剧中就因嫌公共厕所的门把手脏,虽多次尝试克服这种感觉开门,但还是以失败告终。事实上,强迫症高达1.6%的终身患病率和全球范围内高达5000万人的患者数,已经让它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而倘若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克服内心的强迫思维、恢复正常的生活并不困难。

为什么有人会得强迫症?

由于严重的强迫症会直接导致患者的社交能力受损,以及工作、学习、生活能力的下降,强迫症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能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收入的十大疾病之一。强迫症(OCD)患者反复发生强迫观念和与其相冲突的反强迫观念,并会由此导致一系列的强迫行为,而强迫与反强迫观念的严重冲突还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困扰。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男性强迫症患者往往于青春期后期发病,而女性强迫症患者则大多在约20岁发病;儿童及青少年中强迫症的男女发病比例介于2:1至3:1之间,而成年人中这一比例则变成了1:1.4。尽管如此,5~15岁的儿童中也有0.25%患有强迫症,且表现与成人强迫症类似。一般而言,在30岁以后发病的强迫症并不常见,但也有不少老年人患有强迫症(而且老年人所患的强迫症往往未能被及时诊断)。基于严谨的遗传学研究,童年期发病的强迫症有45%~65%具有可遗传性,而成年发病的强迫症有27%~47%具有可遗传性,而且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往往同样具有患上强迫症的风险。

可惜的是,如同其他大多数精神疾病一样,强迫症的病因依然难以得到充分了解。根据目前的一些研究,强迫症与大脑部分部位(如眼窝前额皮质)的异常活跃存在着显著关系,而神经递质5-羟色胺在脑内的功能异常,也很可能与强迫症有关,针对5-羟色胺的药物治疗也已经收到了显著成效,成为治疗强迫症的首选方案之一。

什么样的症状才算是强迫症?

不过尽管强迫症这么常见,然而,把身边一些类似于强迫行为的表现当成是强迫症,就有点以偏概全了。在专业医生眼中看来,强迫症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三大核心: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和强迫意向。关于这三大核心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参阅下面的描述:

强迫观念:强迫观念即为以刻板形式“侵入”大脑的观念、表象或冲动。强迫观念可以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扰,患者明知这些观念并不合理、甚至很荒谬,却往往无法摆脱,陷入强迫与反强迫观念的冲突之中而不能自拔。典型的强迫观念有A)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或说过的话的正确性反复质疑(“强迫性怀疑”),例如反复追问自己“门窗真的关紧了吗?”、“钥匙真的带了吗?”;B)脑海中反复不由自主地回忆以往的事,且挥之不去,哪怕这件事很小且不值得回忆(“强迫性回忆”);C)对于一些没有意义或无关紧要的事反复思考(“强迫性穷思竭虑”),例如反复思考“眉毛为什么长在眼睛下面?”;D)对没有必要担心的事反复担心(“强迫性担心”),例如“我今天会不会被车撞了?”。

强迫行为:是指受脑海中强迫观念所驱使,且一般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所带来的痛苦而实施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以能减少强迫观念的方向进行。典型的强迫行为有A)由强迫性怀疑或强迫性担心所驱使的检查(“强迫性检查”),例如反复查看门窗是否关紧、门是否锁好等;B)由于觉得自己所在的周围环境很脏,从而反复洗手、洗涤衣物或擦洗家具等(“强迫性洗涤”),且这种行为往往在进行数十次后才能停止;C)不能控制地对周边一切可以计数的物品,例如楼层、阶梯、地板砖等进行计数(“强迫性计数”),一旦计数过程被意外打断,便会觉得非常失落;D)为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按照特有的行事顺序或模式进行的动作(“强迫性仪式动作”),这一动作一旦被打断,将进行到动作完整完成为止。

强迫意向:患者能感受到内心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驱使自己去做一些违心的事,尽管这些事本身荒谬无比。尽管患者不会真正去做,也清楚地了解这些事的不合理性,但依然无法控制这种冲动,并会情不自禁地去想,甚至是蠢蠢欲动地准备实施。而当患者遭遇到挫折类事件(如考试失利、恋爱受挫等)之后,还会强迫性地反复思考事件的原因、后果及为患者所带来的影响等。

当然,强迫症的行为和意念从根本上讲,是绝对无法给患者带来快乐的,并且也不会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好处。除此之外,强迫症诊断的一大核心要点是要在强迫观念发生的同时伴有同样强烈的反强迫观念,倘若并没有反强迫观念,被诊断为强迫症的概率微乎其微。

强迫症的规范治疗

令人高兴的是,如今已经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来治疗强迫症,大部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后可以不再复发。而对强迫症患者来说,越早获得诊断并开始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就越好。然而,根据最近的研究数据,仅有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接受了有效的药物治疗,接受合适的行为疗法的患者不到10%。目前为止,被证实对强迫症有较好疗效的治疗手段有如下几种:

药物治疗:前面已经提到过,强迫症的发病与5-羟色胺的功能异常存在着一定关系,因此调节5-羟色胺功能的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被誉为强迫症药物治疗的金标准。根据大型临床试验的数据和权威指南的推荐,SSRIs可以单独应用,或与行为疗法合并应用于强迫症的治疗。SSRIs的安全性非常好,即使是在儿童中应用较大剂量也没有太多副作用。一般而言,当患者的药物剂量调整到最佳后,应至少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以最大限度防止复发。

行为治疗:最有效的针对强迫症的行为治疗是暴露与阻止反应疗法(E/RP),这一疗法首先会用言语安慰解除患者对疾病的包袱感,然后通过由受训练的治疗师引导患者逐步暴露于以往会导致强迫症发作的环境中,并逐步让患者脱离开与环境有关的异常反应,达到治疗目的。E/RP的综合有效率可以达到60%~85%,而且倘若将其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

深部脑神经刺激(DBS):尽管上述两种疗法对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均十分有效,然而,依然会有约1/3的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10%的患者甚至会进一步恶化。对于这些难治的强迫症患者,DBS(俗称“脑起搏器”)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全新的治疗方法。经过严谨的临床试验证实,DBS可以使50%~60%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达到缓解,且副作用较传统干预手段(如外科手术)大为减少。然而,DBS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植入过程,让它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参考文献】

Veale David, Roberts Alis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MJ 2014; 348 :g2183

Grant, J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 Engl J Med 2014;371:646-653. August 14, 2014.

第2个回答  2017-07-14

  作为一个轻度强迫症患者,我有时候真的觉得对自己挺无力的。


  举个栗子,别人一整个冬天套在被子上的被罩可能洗3到4次,可是到了我这里就成了每星期必洗,不洗被罩的话,我就很难把它盖到身上,我总感觉那上面沾染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很恶心。但,我的时间也不比别人多,但是却比别人多做了很多不必要的事情,真的是心累啊。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其实我也想了很多。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应该就是精神紧张程度。要知道在初中以前我可是一个大大咧咧开朗活泼的妹子,根本没那么多毛病。但是自从上完高中之后,我觉得自己真的有很多改变。当时就强迫自己一定要完成今天的任务,回去一定要背多少单词,不然根本就无法入眠,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剑悬于顶的危机感,精神高度紧绷,有一段时间甚至开始做无用功,自己看到过记过的题目,会觉得自己好像根本没有见到过,选择答案也是模棱两可,最后总是很神奇的选择了那个错误的,自己想要努力想要提高但是却总觉得脑子似乎有点不够用,一遍一遍的刷同一套试卷,死命的记题目,那段时间我的强迫症达到了顶峰,简直离精神病不远了。


  也就是从那之后,我开始变的谨慎内向,开始有些怀疑自己。
  其次就是性格因素。学过心理学,做过测试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气质类型属于抑郁质,抑郁质是学术术语,并非是字面上的意思。极度的不安稳,敏感,小心,怯懦退缩。气质是一个人天生的与生俱来的,我想做很多改变,但是这真的很难。估计很多的强迫症患者都是属于这个气质类型。
  再次就应该是环境因素。很多小可怜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很大的希望或者根本就是家里的独生子,几乎家里所有的长辈都盯着这一个孩子,一言一行备受瞩目。有一点行差踏错,父母长辈都会很快指出来。
  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做法对于孩子真的是一个很不好的影响,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要受到这样全方位的“照顾”,这无异于监视。如果次数过多,这会让孩子怀疑自己,从而一遍一遍的确认自己,最后走上了强迫症的道路。


    对我个人而言,强迫症形成的一个比较悲催的因素就是我很容易掉东西,就只是饭卡已经掉了七八次,已经没救了,因此,每当我离开一个地方,我都会仔仔细细的勘察一遍,到底有没有丢什么东西,最后临走前还得拜托别人再帮我看一次。
  强迫症真的很难过,入坑需谨慎,已经入坑了的希望能减轻。

第3个回答  2017-07-14
  所谓强迫症,已经到了症状的程度,一般人中十个有九个就说自己有强迫症,其实那还不算症,顶多是强迫性行为。比如很多人说自己出门的时候总是要去确认门有没有关好,很多人在睡觉前一定要上一次厕所,很多人东西没摆放好,一定要摆好才觉得安心。这些其实很常见。你会因为觉得没关门半夜起来好几次吗?你会因为想看清楚高处的标志,不怕危险的爬上去看吗?你会因为看不惯邻居东西乱,半夜跑到他家去整理吗?这些已经影响到了个人的生活,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了。强迫症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既然是症状就得治啊!还是首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强迫症吧。
  1.遗传因素。很多有强迫症等人的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有轻微的强迫症,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科学证明,至少现在看来还是有很多实例证明了这一点,一想到一家子都要强迫症,真的是有点可怕呀!
  2.性格因素。一些爱较真,内向,严谨,自卑,敏感的人更容易产生强迫症,他们希望每件事都完成的很好,不断地去追求完美,他们太过认真,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没有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时刻,他们不善言辞,把精力都放在了做事上,即使心情郁闷也不懂得发泄,他们怕自己做的不够好,不能让别人满意,只有强迫自己。
  3.环境因素。如果你周围的人对你的要求都很高,对你的期望都很大,久而久之,你说能没有强迫症吗?一开始是别人强迫你,习惯了之后就会自己强迫自己。还有,如果你生活在一个身边的人都是强迫症的环境,也是很容易变成强迫症的。
第4个回答  2017-07-15

强迫症是现在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综合症,强迫症的人们,往往会对一些事情做出一些自己不想做,但心里却又忍不住,手脚也忍不住。

这也不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吧,但强迫症确实很让人头疼。就比如我吧,我有一些轻微强迫症,但也很让我足够头疼,平常在课堂上的时候,读书看书的时候,如果胳胳膊压到书角,把书角压弯的话,自己就会忍不住把它给折回来,这个毛病很多人都会有,也是强迫症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当然一些强迫症特别严重的人,你如果把他绑到椅子上,不让他动,然后让他看折弯的书角,他可能会抓狂的,他会选择闭上眼睛,但又会忍不住去看,要求你,或者让他去把书角给折回来。

强迫症是人们源于人们对生活或事物的不满意,人们都希望完美,都喜欢完美,但没有绝对的完美,人们心里都有一个完美的尺标。一旦人们觉得一件事情或一种事物没有达到自己心里的完美程度,就会忍不住帮助它,或者帮助自己,因为自己很看不惯这种不完美的东西,有强迫症的人都是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喜欢完美,追求完美,也不允许别的东西不完美,关于他们,或者只要让他们看到的东西,他们都想让它变完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