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观后感

如题所述

[《死亡诗社》观后感]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死亡诗社》观后感前几天于闲暇之余,翻开今年第十四期《读者》中的《触动人心的3分钟》这篇文章,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到了三则广告,《死亡诗社》观后感。浏览了文章中的第一部分"梦骑士"的内容之后,我不禁微微一笑:一个学生在几个月前看了这个短片之后感触很深,曾经写过它的观后感,我也因此而拜读过,只是至今我才知道这是大部分台湾人在今天过年时观看的一个片长3分钟的广告!这篇文章还提到去年和前年的同系列的广告主题分别是"母亲的勇气"和"马校长的合唱团",作为先是读了四年学校教育,继而又读了三年教育基本理论,而今又热爱教育教学实践的我来说,对"马校长的合唱团"更感兴趣。多年的学习经历让我并未止步于对"马校长的合唱团"的了解,我同时对文中所提到的《心灵捕手》和《死亡诗社》这两部教育题材的电影发生了兴趣,前者是在演绎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和他陈年故交--一位心理学教授如何帮助整天打架滋事,不敢直面真实自我,但是却极有数学天赋的问题少年--威尔走上正轨,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者则是演绎威尔顿预备学校新来的文学教师基丁带领着一群17岁左右的充满活力、梦想、激情的男学生如何勇敢地追问人生的。这两部电影都长达两个小时之久,但只是观赏了几分钟,我就被《死亡诗社》吸引了,在二十几分钟的时候则深深地喜欢上了它,看完以后则完全被它击中了,反复看了几遍,还找到了电影中的经典台词。究其原因,是这部电影给我思想上的启发很大,对于我这个注重内在精神享受的人来说,被它俘虏也在情理之中。其中有两点感受是最为深刻的,第一,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这关乎教育的目的性;第二、惟有在梦想中,人们才是真正自由的,这关乎现实的残酷性。这篇文章先论第一个感受。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从事教育的人都想去寻求它的答案,也许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着教育者所应该采取的教育手段,毕竟是"目的决定手段"。纵观古今中外,各种哲学学派,各种教育学说,各种政治主张,不断演进,层出不穷。自从"教育"一词被创造出来伊始,对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些流派、学说、主张也是争论不休。只可惜,至今也没有探讨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当然我们并不追求对事物的唯一的确定性的理解,况且"教育"又是众多事物当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关于这方面论述的书可以称得上是"汗牛充栋",我没有这个手笔去论证它。人是万物的主宰,我假定"人是目的"这个主张是站得住脚的,而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也认为"认识你自己"是世界上最为困难的事情,那么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教人去认识自我,特别是学会自我思考。基丁老师的教育教学手段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在电影中,由于查理的莽撞行为(在校报上刊登信息要学校招收女生,这所学校是一所男校)而暴露了死亡诗社的一些信息,他也因此挨了诺兰老师的一顿毒打,但他的强硬态度才使整个诗社暂时幸免于难。当诺兰找到基丁谈话时,强调了"传统"和"纪律"这两种所谓的"美德"(也是这所学校赖以生存的四大支柱中的两根中流砥柱)对于学生获得"荣誉"和"卓越"(另外两根中流砥柱)的重要性,基丁老师直接阐明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观: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当文学课老师基丁第一次登台亮相时,他没有一本正经地站在神圣的讲坛上,而是吹着口哨从教室中堂而皇之地走过,把学生召唤到教室外张贴着这所学校已经毕业的学生的画像前,发表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说,让学生们走近那些先驱们,敞开心灵,屏息凝神,竖耳倾听来自他们内心野性的呼唤(当然这些声音是从基丁的喉咙里发出来的):Carpe diem,seize the day,boys,make your life extraordinary.当学生们听到这里时,原本暗淡无光的眼睛立刻炯炯有神,原本死气沉沉的脸上马上神采飞扬,从他们的眼睛中、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内心极具戏剧性的变化,因为他们的自我被封存得太久,他们的梦想被深深埋没于残酷的现实之中,他们的心灯未曾被人点燃过,来上文学课时,男孩们每个人的内心包括整间教室都是毫无生机的,如今被一位名叫基丁的老师给慢慢点亮了。我非常佩服这位老师,他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煞费苦心。在诗歌欣赏时,为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评判一首诗歌的优劣,他戏剧性地"煽动"每个学生把《英语诗歌五百年》的序言(那是一位权威的博士、教授所作)全部给撕掉,学生集体撕书的混乱不堪的场面至今还令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稀里哗啦的声音至今还在我的耳畔回响。学生在粉碎纸张这种物质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快感,进而是对一种精神上的超越、解放,那就是对传统、权威的粉碎。来自家庭的期望、学校的纪律在精神上无休无止地束缚这群青春年少的孩子,他们为了能够在未来从事医生、律师、银行家等等为世人所瞩目的,可以为家庭和学校带来荣耀的职业,如尼尔要成为医生,诺克森要成为律师,查理要成为银行家,而屈从于世俗的压迫,接受学校正统的教育,永远生存在别人的阴影之下,让自己貌似优秀、卓越。用别人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实质上是掩盖了自己的本性,如尼尔酷爱演戏,诺克森要追求爱情,托德要活出自己,他们目前没有发泄的途径,基丁老师这一反传统的做法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真可谓是大快人心啊!基丁不但使学生明白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还要学生在行为上能够做到,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盲从。在学校的院子里,他让三个年轻人排成一队走,本来三个人刚开始走的时候是各自有自己的步伐和节奏的,可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了,最后变得三个人在行为上一致,失去个性。每个人开始都有自己的步伐,自己的节奏,都认为"我本来可以走得不同",而顺从(我觉得应该是盲从)的结果则表明坚持与众不同的信仰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会理性地自我思考是多么的重要!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先生,他在讲授"猫猬兽"这一课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与基丁老师的撕书、站在讲桌上等做法的初衷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不唯书,不唯上,观后感《《死亡诗社》观后感》。众多"怀特森"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知识的授受,技能的掌握,而是对学生的未来影响更为巨大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变革,而是对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身心潜能的开发,所以我始终坚信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注重对人的生命的内在尊重,而不是把受教育人的当作是装满知识的"容器"。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五六十年代(195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苏国际争霸刚刚开始,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伴侣"1号成功,这使美国的朝野震惊。他们把这一切归结于教育,认为美国教育落后于前苏联是美国没有人造卫星的原因,因此在普通教育方面特别重视对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同时提倡天才教育,对有高度天才的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以便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开展国际斗争培养更多的尖端人才。在这种背景之下,当时的美国教育必然压抑人的可以随意张扬的某种个性,提倡尊重传统、遵守纪律的"科学主义教育",把与之和谐并存的"人文主义教育"摒弃不顾,因为只有"精英教育"模式下的"科学主义教育"才能批量生产知识"精英",为当时的美国带来荣誉和卓越,而"传统、纪律、荣誉、卓越"不就是威尔顿预备学校的四大支柱吗?在这种形势下,基丁老师强调"诗歌、美丽、浪漫、爱情才是生活的意义"这一论调是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是无法存活于世的,除了那群学生,所有的家长和当时学校里的教育者没有一个人认同他的教育理念,他只是那群孩子们孤零零的"精神领袖"和"心灵伴侣",受到的永远只是嘲笑、警告、打压,乃至最后被炒鱿鱼。所幸我们生活在21世纪,对"科学"和"人文"的强调并行不悖,几乎上所有的老师从头脑上已经认识到了教育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学生生命、人格的尊重与唤醒,对心灵、人性的关注与关怀已经成为一些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理念。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思考自己的生存状况,思考自身的处境,以便做出自己的应对。基丁的学生们确实做到了"你们用不着表演,完全为你自己",做到了"我要做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奴隶",做到了"不是别人雇来的奴仆",不用再为父母兄弟所左右(三纲五常),不用再为老师长辈所影响(我想这绝不可能说他们是欺师灭祖)。这也让我联想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学生。那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生,任何时候都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看问题的视角和对事物的感受力与众不同,思想具有片面的深刻性(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最高级别的褒扬)。我已经不记得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刻起来的,许是自我教育的结果,许是老师影响的结果(不知道我是否包含在内),从为人处事和写文章当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果对他的行为加以限制,就有可能导致与你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如果对他的思想加以约束,就有可能导致作文大失水准,自由发挥的题目则另当别论。这统统算不了什么,发生的一件让我大跌眼镜,哦,不,是令我甩眼镜的一件事,更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这自我思考力和自我行动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五六月份,小升初的紧张气氛氤氲在广州的空气中,让我不禁感叹:是谁让广州的学生这么累的?民校联考报名已经过了,他竟然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真的不知道,我当时就不得而知,现在看来多数属于前者。在母亲的坚持下,他就在仓促之下报考了几所中学,并且信誓旦旦要不让妈妈和老师失望,我也信以为真。大家都在备战小考,他也在准备,但表现却与众同学截然不同:一如既往地与老师讨论一些与考试关系不大的内容(关系大的也讨论),依然故我地上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我行我素地发表在其他同学看来与紧张学习根本无关的文章(当然上述行为都是在完成学校教育之外所做的事情,也无可厚非),好像根本没有把升中考试当成一回事。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有几个同学语文没有考好,当然包括他在内。我不是很开心,尽管整个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是名列前茅的,于是冒着被个别同学误会的危险(而实际上是被深深误会了,甚至被一个学生的家长当面骂得狗血喷头,是有生以来,也是从教八年以来遭受的奇耻大辱!这个影响这一辈子都无法消除,尽管我已经宽容大度地处理了此事。),在课堂上安慰他、几个没有考好和准备考民校的同学考好第二天的民校考试,一张试卷代表不了自己真实的语文水平,我以为会使他能够鼓起勇气去参加考试。考后几次试探结果,都避而不谈,最后我所知道的结果是弃考,理由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没有任何的解释。作为一向包容他诸多个性化思想与行为的甚至因此而对自己造成很大伤害的老师,我在知道这个结果时差点脑溢血!(不好意思,这里有些个人化的情绪在里面,好像又是题外话,但是又不得不提)这种弃考行为是在公然对抗当前的教育体制吗?是不想受到教育制度的束缚吗?是不想为家长、老师而活吗?是要做自己的思想的主人吗?是还是没有勇气去考呢?现在学生已经毕业,我也无权知道事实的真相,但我相信是前者,因为他非常信奉泰戈尔的那句"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名言。再回到电影中,培养出了一批思想自由,行为受自己头脑控制的学生,即使基丁老师被赶出学校,他也是带着眼泪和笑容走出教室的。"基丁们"的目标达到了吗?怀特森的学生的自我思考使学生增长了见识,逐渐地接近真理;尼尔的自我思考使"死亡诗社"的死灰复燃,使他敢于冒充父亲给诺兰写信同意他去饰演《仲夏夜之梦》中的男主角,使他最后以饮弹自尽的方式来表示对父亲所代表的传统的反抗(他是那么喜欢伟大诗人梭罗的那首诗,他也以自己的行为践行了这首诗的精神实质: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查理的自我思考使他在挨打的情况下也没有说出诗社的秘密,使他在其他同学在基丁的号召下寻找属于自己的步伐和步调时站立不动,即行使不走的权利,使他宁可被开除也不把尼尔之死的罪责推卸到基丁身上;诺克森的自我思考使他赢得了克丽丝的爱情;托德的自我思考使他在讲台上发出野性的呼唤,使他有勇气说出赶基丁下台的签名是被逼无奈,使他最后敢于带领有自我思考能力的同学们集体站在课桌上公开反抗诺兰老师,对着基丁发出那句无比动情的"captain,my captain!"的呼唤!这个镜头让我不禁为之动容:这是教育的神奇效果,基丁的教育解放了孩子们,使他们发出了心灵深处的声音,是自由之声,是天籁之音,难怪泰戈尔会在《飞鸟集》中曾经写道:"这是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了。\'""弓在箭要射出之前,低声对箭说道:\'你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oh,captain,my captain!"这是美国诗人惠特曼写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林肯的,这是其中的几句:啊,船长!我的船长!可怕的航程已完成;这船历尽风险,企求的目标已达成。港口在望,钟声响,人们在欢欣。千万双眼睛注视着船--平稳,勇敢,坚定。熟悉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林肯上任后不久,南部奴隶主挑起了南北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林肯肩上的担子之沉重,是以往绝大多数美国总统无法比拟的。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非凡毅力和决心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即使在遭到诋毁时,也从未动摇他的方向:恢复联邦、废除奴隶制。他把自由带给了美国当时受苦受难的诸多奴隶,而悲剧却发生在这位伟大的船长身上: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遇刺,凶手是一位同情奴隶制的精神病患者。但是痛心啊!痛心!痛心!瞧,一滴滴鲜红的血!甲板上躺着我的船长,他倒下去,冰冷,永别。自由思想已经在美国人当中根深蒂固,已经在基丁的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我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基丁一开始就让他的学生们称他为"captain,my captain!"的真正原因了,难道他一早就知道他这个引领着学生乘坐"自由与思想之船"不断迎风破浪,不断叩问人生的船长的最后结局就是像林肯一样倒在世俗的利剑之下?这需要多么巨大的精神力量啊!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但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基丁这样的"captain"。如果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我想一些教育者至少我也想做一个"captain",当然这需要勇气。"captain,my captain!"

  〔《死亡诗社》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