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是什么?

如题所述

汉高祖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黄老无为的政治,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这一政策,推动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轻徭薄赋

在汉文帝时期,贾谊曾经上书说当代社会发展较慢的原因是在于赋税徭役太重,加上许多人弃农经商,致使农业生产没有得到恢复与发展。因此,他们主张对农业进行鼓励。

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多次发布劝农的召令,以发展农业经济。并且,改革赋税制度,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在文景时期,又减少了地方的徭役,并且停止了地方向中央的贡献,开放山林给贫民耕种。

以上这些措施的事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得到相对的安宁,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约法省禁

文景时期,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实行约法省禁的政策,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以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这是文景时期无为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施行,许多官吏判案件的时候从轻判罚。



③平定七国之乱

汉代初期,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目的在于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

他们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和经济大权,并且日渐骄横,甚至想取并夺取皇位。

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许多官员都感到事态的严重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了有名的《治安策》,提出了重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将一些王国分小,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在梁国作为屏障。

在汉景帝时期,景帝采取了晁错的削藩建议,发生了七国之乱。景帝派遣太尉周亚夫等人率大军反击,同时又杀掉晁错。他采取重兵坚守,用轻兵断粮道的政策,使吴楚军队不能持久作战,仅三个月就平定战乱。

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成为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0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并奠定了其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将大汉盛世推上顶峰的基础。治是指治理,文景之治就是说汉文帝与汉景帝的治理,一般指盛世。

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实际上,窦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文帝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文帝之皇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景帝崇尚黄老之说,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农业,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一派盛世景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9
文景之治是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前后41年,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文景之治”。由于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文景之治时期,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70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是对文景之治的描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9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采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来治国的时期,文景之治使西汉的生产力得到了恢复。
第4个回答  2020-01-09
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中文帝与景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国强民富,实现了治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