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只之”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其一,愚民之策

可以让民众按统治者的意图去做,但不要告诉民众为何这样做。这句话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如果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这句话,它是有道理的。

商鞅制定秦法时有一条:对朝廷颁布的法令只能执行,不许妄议。也就是说,朝廷只需叫百姓怎么做,无需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许民众议论其对错。民众的认知能力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就不同;

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同一件事与他们的利害关系也不同。如果征求民众的意见,则众说纷纭,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乱了人心,不利于统治者贯彻自己的决策。比如修万里长城,挖大运河这样的庞大工程,组织民众干就行了,不必讨论其必要性,重要性。一位伟人也说过,历史宜粗不宜细,团结一致向前看。什么叫不宜细?

就是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告诉民众。这并非愚民,而是减少争论,减少内耗。现在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历史采取冷藏的方式,仍然出于上述目的。 

其二、大公之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论语中没有愚民的意思,但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孔子的这句话是愚民。这是由于过去的书里没有标点符号,很难点断,断句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样了。

甚至出现面貌全非,判若两人。这就有了孔圣人愚民与没有愚民之争,是否愚民,要通观论语的主题思想,不能凭一句话,只言半语就下结论,这肯定是不科学的。我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里边的“使”当派遣、使用讲,由是介词,可以当推荐讲,知,使知道之意。从民众中提拔人才,认为可以使用的,就推荐他;认为不可以使用的,也要让他知道不被使用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8

您好,详细的解释如下: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其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只之”是指君子对待民众的态度和方法。

“使由之”指的是以引导和激励的方式,鼓励民众自发地从事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事业,使他们能够参与和参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体现了孔子对于民众的予以信任和尊重,相信他们有自我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和能力。

“使只之”则是指以压制和限制的方式,迫使民众严格遵循条例、规章和权威的指导,限制他们的行动和自由。这种方式可能不利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力的释放,不容许个体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

孔子的观点是,君子应当给予民众足够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通过正确的道德准则、伦理规范的引导和教育,自觉地在社会中行动和参与,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这种方式能够激发民众的潜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使由之,不可使只之”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对具体情况和个别人的平衡考量。君子应当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引导和管理方式,以实现社会和个体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第2个回答  2020-09-10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只之”的意思是:让老百姓只能按照我们的指令去做,不能让老百姓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这句话体现了那个时期老百姓的地位非常低,得不到公平的待遇。
第3个回答  2020-09-1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意思是:对于民众我们可以引导,启迪和教化他们,但是不可以强迫他们。
第4个回答  2020-09-11
这是一种愚民的政策,意思是国家只需让百姓去做事,但不要让百姓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