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军是怎样实施上甘岭战役反击的?

如题所述

1952年14日夜晚,我志愿军第十五军决定趁联合国军立足未稳,以4个连的兵力分4路向占领上甘岭的联合国军发起反攻,以恢复表面阵地。

反击2号阵地的任务由孙占元所在的第四十五师第一三五团第三营第七连承担。孙占元被指定为突击排长,易才学是突击班的第一爆破手。

晚上20时,反击终于开始了。

孙占元带领战士们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对方,当他们行进到与对方仅有100米左右的距离时,从对方残存的地堡里发射出密集的火力,4个火力点喷射着无数的火舌,密集度如火网一般。

如果不将它们拔掉,志愿军战士就会寸步难行,而在这里多停留一分钟则可能会带来更大伤亡。

李克先,你去炸掉东面第一个火力发射点!孙占元果断发出命令。

李克先回答一声是,便提起两根爆破筒,就要冲过去。

孙占元一手将他摁住,瞪着眼睛说:注意,要利用地形,不能冲动,更不能蛮干!

孙占先话音刚落,李克先便迅速向对方的第一个火力点爬去。

孙占先和二排的所有战士都随着李克先的身影把心悬到了嗓子眼。

此刻,突然空中出现一颗照明弹,李克先就趁照明弹熄灭的那一刻,从地上一跃而起,几步窜到对方的火力发射点前。

伴随着一道光亮,一声巨响传到孙占元的耳朵里,孙占元和战士们还没有爬起来,又听到闷雷般的第二声响。

孙占元冲着前方大吼一声冲!就身先士卒向着对方火力点冲去。

可是,刚到接近对方地堡20米的地方,在残破的火力点后面又有密集的子弹疯狂地扫射过来。

战士们不得已又一次卧倒,孙占元一面与坑道的部队联系,一面命令易才学继续对对方的第一个火力点进行爆破。

易才学行动敏捷,只见他一个翻滚,滚进了一个低洼的坑里,以此作掩护,随后举起手雷狠狠地向对方砸去。

几乎在手雷爆炸的同时,孙占元和战士们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第一个火力点。

在夺下第一个火力点后,孙占元开始寻找李克先,但是由于对方的另外3个火力点依然存在,孙占元只能一面爬,一面向四周搜寻,并不时的压低声音呼唤李克先的名字。

突然,在一截残破不堪的沟里,孙占元发现了李克先,他正一动不动的趴在那里,原来他已经在与对方的战斗中牺牲了。

孙占元强忍悲痛,摆直了同伴的遗体,然后加快速度向前爬去。

此后,联合国军向孙占元率领的突击排连续发动疯狂地攻击。

孙占元沉着指挥,全排同仇敌忾,以坑道为依托,以烟尘作掩护,把冲上来的联合国军一次又一次打了回去。

在战斗中,孙占元腿部负了伤,为了不影响士气,他一声不吭,先是命令易才学带两名战士去炸对方地堡,自己用机枪掩护,又命令方振文等战士准备打反击。

易才学忽然发现排长声音颤抖,脸色不对,仔细一看,发现排长的腿被打断了,右膝盖骨露出骨碴,只有一层皮连着,连身边的泥土都已被鲜血染红。

排长,你得马上下去,这里有我们,你就放心好了。易才学说着就要抬排长下去。

孙占元虽身负重伤,但神志清醒,他视阵地重于生命。

住手!孙占元坚定地说,我们还要消灭敌人,我还没有完成任务。我不会死,不会的。别担心,赶紧准备战斗!

我们去消灭敌人,我们去完成任务,排长你快回去吧!

我是共产党员,我是指挥员,我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孙占元坚定地说。

正在这时,山下的联合国军又开始反击了。

孙占元当即命令易才学去爆破联合国军的最后一个火力发射点,自己则强忍剧痛,满是虚汗的脸贴在机枪托上,朝着对方猛烈开火,实施掩护。

易才学乘机跳上石崖,几个箭步绕到联合国军火力点的侧后,迅速将手雷投了进去,随即翻身跃起,把机枪往沙袋上一放,对着残存的联合国军士兵猛扫,直到将对方全部消灭。

尔后,易才学提着机枪,转身跳下地堡朝孙占元的位置跑去。

易才学大声呼喊着排长的名子,却听不到回声,借着战场的火光,他看见排长血迹斑斑的身躯,身下还压着联合国军的一个士兵,前后左右倒下了7具联合国军士兵的尸体。

原来,两腿被炸断的孙占元在弹药用尽后,爬到对方士兵尸体堆里,解下手榴弹投向敌群。

当对方士兵扑到他身边时,孙占元毅然滚入敌群,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对方同归于尽。

为排长报仇!易才学高呼着,端起枪与战友们一起向2号阵地发起冲击,全歼了对方残部,收复了阵地,胜利完成反击任务。

志愿军决定寸土不让

志愿军夺回的上甘岭597.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梁组成,好象英文字母V,又像是个三角形,所以被美军形象地称之为三角形山。

上甘岭是五圣山的命脉。

彭德怀在离开前线时,曾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

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

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可见,五圣山的战略位置多么重要。

五圣山,位于朝鲜中部,平康东南约19公里,金化以北约5公里处,海拔1061.7米,南面山脚下,有5个高地犹如张开的五指。

在上甘岭战役中双方殊死争夺的597.9和537.7高地就像是其中的拇指和食指。

在五圣山西侧,便是斗流峰和西方山,三山如唇齿相依,形成天然的防线。

如果斗流峰、西方山失守,五圣山就会陷入三面受敌的险境;要是五圣山失守,那斗流峰、西方山就失去依托,整个中部战线便有全线崩溃的危险。

西方山以西,则是宽达8公里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如同是群山环抱中的天然走廊。

从汉城到元山的铁路、公路横贯其间。

可以这么说,五圣山、斗流峰和西方山一线,志愿军占有它,可俯瞰对方纵深目标,直接威胁联合国军的金化防线,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

倘若联合国军夺取了五圣山,就从中部突破了志愿军防线,危及北朝鲜的整个战线。

五圣山系战争与朝鲜命运于一身,其重要性无可匹敌!

因此,志愿军在这里一共布下了12个阵地,东北山梁上依次是2号、8号和1号阵地,2号阵地的左前方有个小山梁,上面就是整个高地的最前沿11号阵地。

西北山梁上依次是6号、5号、4号和0号阵地。

高地主峰则是3号阵地,主峰前面的突出部是9号阵地,9号阵地的右后方是10号阵地,左后方是7号阵地。

其中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因而成为双方殊死争夺的目标。

防守此地的是第一三五团的九连和八连的一个排,为一个加强连的兵力。

537.7高地是两个南北相对形同驼峰的山岭,南山被美军占领。

北山则在志愿军手中,上面有9个阵地,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由南到北依次是1号、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号阵地是最前沿的突出部。

整个北山高地由第一三五团一连防守。

在接受了防御五圣山地区的任务后,秦基伟根据战争发展的形势,经过一翻深思熟虑,提出了积极防御,持久防御的指导方针,要求建立起突不破的防线。

面对美军的优势炮火,如何组织防御战,如何坚守阵地,实在是一大难题。

知识分子出身的军参谋长张蕴钰,虽然抗战时期才参加革命,但在不长的战争经历中,就以熟知兵法善思敏行而见长,多次被秦基伟称赞为我的好参谋长。

张蕴钰认为没有认真准备的进攻,未打就先输了一半。他对双方的形势作出了这样的分析:志愿军火力正逐步得到加强,再依托有利地形和坑道工事,强大的后备力量,应该可以组织有效防御。反击争夺,只是一种辅助战术和手段,而不应是主导方针。

而美军尽管具有火力优势,但后备兵力严重不足,其在亚洲只有驻日本的两个师,美国本土也只剩6个半师,经不起阵地战的大量消耗,而且攻击精神也差,这些弱点决定了阵地防御战是可以行得通的。

经过认真讨论,十五军终于确定了寸土不让,坚决固守的作战指导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5

志愿军在艰难关头,开始了上甘岭战役的反击之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