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欧阳修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范仲淹与欧阳修都是北宋时期的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1、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出生于绵州,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扩展资料:

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

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2
范仲俺和欧阳修的师生关系太好了,这师生关系得之于范仲淹赏识了欧阳修,在仕途上关照了欧阳修。范仲淹和欧阳修人都智慧,都知人品性气味相投之可贵,认了师生关系,范仲淹用心提拨了欧阳修,欧阳修也敬重着维护着范仲淹,他们仕途较顺,可见友情可贵。
第2个回答  2020-09-21
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做滁州太守时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在其远在京城之外时,写下了不少名篇,流传至今。
范仲淹也是北宋时期人,曾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力主改革,却屡遭奸人所害,数次被贬。64岁时病逝于滁州,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欧阳修参与范仲淹变法,受到牵连,被贬成为县令,在此期间广游名山,写下不少文章,也是北宋文学史上最早开创新一代文风的领袖,范仲淹虽然比欧阳修大18岁,但二人却是忘年之交,他们政见一致,兴趣相投,彼此欣赏,范仲淹仕途坎坷,几次被贬之时,受到排挤压迫的时候,欧阳修几次仗义直言,为其抱打不平。两人交情深厚,才情豪迈,同一时间写下《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著名散文。
望采纳,谢谢!
第3个回答  2020-09-21
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他在得势之时,先是向宋仁宗赵祯呈上“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十条改革措施,而后又提出“密为经略、再议兵屯、専于遣将、急于教战、训练义勇、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七条建议,基本被宋仁宗悉数采纳,成为庆历新政的纲领性文件。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有余,庆历新政就宣布失败,范仲淹也被宋仁宗罢免了参知政事之职,发配到陕西任职。那么,一度风光无二的范仲淹为何会以如此快速的跌下神坛呢?一生都以宽厚仁义著称的宋仁宗为何会容不下范仲淹呢?

根据史料记载,范仲淹被贬的直接原因,乃是宋仁宗怀疑他“结党”,至于有没有“营私”则不好说。在范仲淹被贬之前,他与宋仁宗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对话,大概过程是,宋仁宗问他对“君子不党”怎么看,他回答说如果结党是为了“营私”则不可取,如果是为国为民谋福利,则无所谓。

这段对话本来就已经宋仁宗心生疑虑,难不成你范仲淹已经以为国为民谋福利为由开始结党了不成?恰好此时又发生了两件事,让宋仁宗证实自己心中的想法。

第一件事,范仲淹的“铁杆粉丝”石介,佩服范仲淹忠君爱国的行为,认为他的改革非常符合国家实际,于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文采,写了一篇《庆历圣德颂》,把以范仲淹为核心的改革派吹得天上无地上少,而把保守派贬低的一文不值。保守派怀恨在心,便模仿他的笔迹伪造了一封书信,信中透漏出范仲淹准备废掉宋仁宗,另立新君。

第二件事,范仲淹的同事兼好友欧阳修,听说范仲淹与宋仁宗的那场关于“君子不党”的讨论,为了声援范仲淹,欧阳修便写了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朋党论》,这篇文章旁征博引、逻辑清晰、结构合理,核心观点就一个,小人结党是为了营私,不是真结党,君子结党是为了国家,是真结党。然后保守派顺势解读为,我们没有结党,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才是结党。

这两件事摆到宋仁宗面前,他就是脾气再好也坐不住了,就算你范仲淹真的一心为国为民,就算按照你范仲淹的想法宋朝真的越来越强大,但到时候宋朝的江山还是姓赵吗?即便是姓赵,到时候皇帝还是我赵祯吗?于是范仲淹上书请辞,宋仁宗便也顺势同意了;范仲淹到了陕西,再次请求辞去四路军统帅,宋仁宗还是同意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也随着范仲淹的离开而草草结束。

从后世角度来看,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无疑是忠君爱国的,他们的改革主张也是符合宋朝国情的,为何却不得善终呢?一方面,范仲淹等人改革步子迈的有点大,激起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抗;另一方面,范仲淹这帮人治世之才有余,但为官之道不足,范仲淹已经遭受怀疑,而怀疑的理由就是结党,而这帮人又纷纷跳出来声援范仲淹,结果正中保守派下怀。如果这时,欧阳修、石介等人恰如其时的和范仲淹发生点小摩擦,说不定结果也就不一样了。当然,历史不接受如果。
第4个回答  2020-09-21
欧阳修是范仲淹的支持者,现在来说应该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