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嫌母丑”此话有出处么,有何典故

如题所述

意思是儿子不嫌弃自己的母亲面容丑陋。

出自:清代朱皤的《万年觞》

原文: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译文:

儿子不嫌弃自己的母亲丑,家里的狗不嫌弃家里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清代的朱皤屡次科举考试不中,因此在家写下了《万年觞》的剧作来疏解苦闷。

剧叙处州青田人刘基,字伯温,元末进士,辞官家居。夜过荒丘,得天书三卷,宝剑一口,瑶觞一只,上镌“天子万寿”。基把觞交妻袁氏。自己携书剑出访卧龙,以贯通天书,路上得神人相助,凌空而行,倾刻至青城山中孔明仙居处,拜亮为师。

亮向他传授天文兵法。张士诚部将李伯升至处州,袁氏被掳,得士诚子救脱,幽承天寺。基出山投郭子兴,兴死,基与诸将拥立朱元龙(即朱元璋)为吴王。徐达攻破苏州,士诚死。达送袁氏至金陵团聚,而瑶觞完好无损。

朱元龙统一天下,是为明太祖,封刘基为诚意伯。太祖设宴庆功,基出觞上寿,共贺大明江山万年永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3
评论
老汤狗99赞
子不嫌母丑其实是出自某朝丞相刘某某的家乡,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刘某还在怀中却父亡,母亲帮人浆水度日,财主接济不久生下刘某,母为答谢财主之恩而日久生情,耐何当时封建社会而不能结合只好暗中往来,刘某年长了知道母亲所为发奋读书不久后功名加身,因母亲每次去见财主都要经过一条小河非常不便,此时刘某出钱修了一条小桥方便母亲过往,后人感叹;子不嫌母丑是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3
偈颂九十三首
年代:【宋】 作者:【释梵琮】 三世请佛不知有,颠狂普化翻筋斗。
狸奴白牯却知有,寒拾相逢开笑口。
野干鸣,师子吼。
八两斗斤,十升一斗。
不从他觅,须还自有。
犬不择家贫, 子不嫌母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12
啊……啊,出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