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戴了助听器还是听的不好?

如题所述

戴了助听器还是听的不好存在多种原因:对助听器有误解没有选对机型;情绪消极,有问题不愿意解决;使用太过随意,不注重保养;没有坚持佩戴。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对助听器有误解,没有选对机型。比如,有些听损者为了追求隐形配戴的美观,过分在意助听器外观,不愿正视自己的听损程度,导致不能选配合适功率的助听器,使配戴的助听器效果受到影响。而在助听器价格上(尤其是老人),会选择便宜的助听器,认为只要听到声音就行,不管能不能解决自身需求,这样选择的助听器会让佩戴效果大打折扣。

2、情绪消极,有问题不愿意解决。有的听损者配助听器后,听得不好,只是一味地抱怨助听器无用,也不愿意去听力中心找验配师调试解决问题。要知道,初配助听器是很难一次调试好的,需要经过反复调试与效果验证,才能够戴的舒适,听得好的。

3、使用太过随意,不注重保养。助听器的使用寿命是6~8年,但要想用得长久,和使用者有很大关系,就像一部手机或一辆汽车,有人用了四五年依旧如新,有人只用一年就快报废了。所以日常要做好防震、防摔、防水的防护措施,定期三个月到门店保养,每天睡觉取下打开电池仓,放入专用干燥盒,经常清理自己的耳道,保持干燥。

4、没有坚持佩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初佩戴助听器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从一开始每天两个小时,逐渐递增三小时、四小时,直至全天佩戴,效果会逐步显现。如果想起来就戴,忘了就不戴,或者要用耳的时候戴,不用的时候就不戴,这样使用助听器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5、自身听力情况较严重、复杂,助听器效果不会好。听力损失的程度往往能决定选配助听器的效果。根据听力损失性质来讲,一般传导性听损的验配效果好于混合性听损,而混合性听损的验配效果又优于感音神经性听损。如果一个人的听力曲线平坦型,那么验配效果会优于听力曲线陡升陡降或复杂不规则的人。

6、一般听损时间越长,戴助听器效果就越差。听力损失时间的长短不同也会影响佩戴的效果。打个比方,一位80岁的老人和一位20岁的小伙子,他们对语言的反应能力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大,言语的反应就越差,且病程越长,佩戴效果越差。所以听力下降后,助听器配戴干预时间越早进行,聆听效果就会越好。

7、聆听环境不同,也会影响助听器效果。听损者使用助听器时,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往往在安静环境中聆听声音的效果优于噪音环境,言语识别率也会高很多。假如患者本身的生活环境简单,安静环境居多,可以选配一台基础款的助听器,如果经常开会、看电视,就建议选配蓝牙功能的助听器,方便通过蓝牙连接打电话、看电视,如果居住环境复杂、喜欢旅游等,那么建议选配降噪功能好的助听器。

8、验配师技术不到位,无法发挥出助听器效果。专业且有经验的验配师,会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性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量身定制”一款适合患者的助听器,让助听器达到较好的助听效果,所以助听器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如果三万的助听器调试不好,也只能发挥三千的效果。

9、双耳验配助听器往往比单耳验配效果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有不少用户初配助听器只配了单耳,却发现效果比较差,大失所望。事实上,大多数听障患者通常为双耳听力损失,双耳聆听相对单耳有着诸多优势,如双耳方向定位、双耳响度叠加、双耳降噪作用等等。安静环境下单耳聆听的效果和双耳差不多,但在噪声环境下聆听效果就会非常差,所以推荐大家双耳验配助听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