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特产

举例说明,并详细介绍
至少三个,谢了.

山西美食有哪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山西土特产介绍

山西土特产

汾州核桃 山西汾酒 灵丘莜麦面 运城池盐 大蒜 黄河鲤鱼
山西香醋 竹叶青酒 稷山板枣 木版年画 菖蒲酒 玉堂春酒
沁州黄小米 大同火锅 北芪黄酒 晋祠大米 平遥牛肉 闻喜煮饼
太谷壶瓶枣 恒山白酒 六味斋酱肉 山西熏醋 运城相枣 上党腊味驴肉

汾州核桃
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还是一种益智健脑食品,能补气 益血,润燥化痰,治肺润肠,且味甘平,对于 “温补肾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疗效。

山西汾酒
汾酒产于山西汾阳县杏花村酒厂。
相传杏花村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汾酒在唐代已有盛名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里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清香纯正、醇厚绵软、甜润净洁的特点。汾酒虽为60度高度酒,但没有强烈的刺激性。

灵丘莜麦面
山西灵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适合种植莜麦。莜麦经过淘洗、晒晾、炒熟、磨制成面,名曰“莜面”。
莜面的吃法花样非常多,有推窝窝(即拷栳栳)、搓个卷、推刨渣、搓鱼儿、压饸烙……等。莜面性寒,必须经过“三熟”,方可进食。即先把莜麦炒熟,磨成面;再把莜面用开水泼熟,和好以后,做成各种花样蒸熟(约15分钟左右)。吃的时候可分冷热两种菜:冷菜是烧茄子、拌黄瓜丝、水萝卜丝,再配以盐汤辣子炝油,菜与莜面拌起来,清香可口;热菜是羊肉臊子,配点蘑菇,开笼后将莜面蘸上羊肉蘑菇鲜汤,更是香味扑鼻,美不可言。

运城池盐
产于山西运城。是盐湖中主要资源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镁的矿藏总储量达八千三百七十多万吨。溴、钙、碘、钾、硼以及锂、刨、锶、镓、铷等多种稀有元素的储量也很丰富。还有一种与盐共生的硝板,即白钠镁矾,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钠、硫酸镁的复盐,厚度2-4米,贮量为一千六百多万吨矿体露出地表。这是经过前人几千年产盐而形成的一种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大蒜
产于山西灵丘。《后汉书》云:一天,名医华佗遇到一辆车上躺着一个病人,这人得的是一种怪病,喉咙眼里象噎住了东西,吃饭咽不下去。华佗诊视后,对病家说,你到饭铺里去买二升蒜和醋来,令病人吃下去。华佗走后,没有多久,病人就吐出一条蛇来。病家拿着蛇找华佗道谢,见华佗屋里的墙壁上挂着数十条蛇,才知道华佗的医术高明。此虽神奇之说,姑置勿论,但祖国医学实践总结肯定,大蒜为“除风邪,杀毒气”。因而,大蒜的杀菌作用是千真万确的。大蒜消毒、杀菌、去腥、解腻,使菜肴更加味美可口的功能。在夏季凉拌冷菜和凉拌面食中酌加此品,并能“解暑气”,增加食欲,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防癌、抗癌,减缓老化和保持健美的作用。

黄河鲤鱼
主要产于河津、永济、芮城、垣曲等县的黄河之中。黄河鲤鱼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名气,史书上曾有“黄河之尺鲤,本在虞津居”之记载。在古代医林篡药上也有记载:“彩而金者,洛鲤最贵,江汉次之,昊会而下”,并有“一登龙门而身价百倍”之美谈,历史上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黄河鲤鱼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闻名全国,已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黄河鲤鱼体内含钙、磷营养素较多,剌少肉多,个大味美。具有和脾养肺、平肝补血之作用,常食鲤鱼对肝、眼、肾、脾等病有一定疗效,还是孕妇的高级保健食品,经济价值很高。

山西香醋
要提到山西,最不能忘记的是醋,山西酿醋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熏醋和陈醋,分别以太原益源庆和清徐老陈醋最为有名,山西的醋有独特的沁香和悠长的后味,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竹叶青酒
山西竹叶青酒,是以优质汾酒为底酒,配以广木香、紫檀香、公丁香、零陵香以及当归、砂仁等十余种名贵药材和竹叶浸泡而成。具有养血、舒气、和胃、益脾、消食等功效。解放后,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得金质奖章。

稷山板枣
稷山板枣为山西十大名枣之首,主要产于稷山县的城关、化峪、下曲3个乡镇。
板枣果实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为扁圆形,略带上宽下窄状,故名板枣,成熟后为黑红色,果肉白绿色,制干后的好枣,皮无皱折,丰满有弹性,肉淡红色,即使压扁仍可复原,可拉出30-60厘米的金黄亮丝。含糖量31.33%,含酸量0.1%,每100克果实中含维生素C499毫克,还含有钾、钠、钙、锰、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为高级补品,药用价值极高。1982年获首届农展会最高奖。

木版年画
产于山西晋南。远在宋、金时期,晋南临汾一带的造纸、刻版、印刷技术已相当发达,于是,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在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发现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的一幅木版年画《四美图》。这幅画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木版年画。画中人物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著名美女,画中美女体态丰韵轻盈,神情奕奕动人,造型优美,形象逼真,可见,晋南木版雕印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年画行销甚远。先由画工描画好画稿,再由该工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再印制到纸上着色,或者套印而成。
特点:整个生产过程,既有绘画工艺,又有雕刻技术和印刷技术。牌画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戏剧场面、人情风俗、花鸟走兽等等。

菖蒲酒
产于山西垣曲。菖蒲酒远在汉代已名噪酒坛,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并被列为历代御膳香醪。据《后汉书》记载:“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在《争类统编》一书中也有:“美酒菖蒲香两汉,一斛价抵五品官”之说。《明宫史》里有:“宫眷内臣……初五年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的记载。到了清代,每年农历“端阳节”,则“君臣痛饮菖蒲酒”。由此可见,菖蒲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酿造历史。评酒家爱新觉罗.溥办先生品尝此酒之后,即兴挥毫写下七律一首《菖蒲酒颂》诗:名酿溯源肇炎汉,历代曾闻列御膳。琼浆玉液庆延龄,盈轶连牍见经传。
典故:历代皇家都视为稀世琼浆,滋补玉液。到了明代,每逢“端阳节”这一天,皇帝除自己饮用外,还赐给宫眷内臣一起品尝,并要穿上“五毒艾补子蟒衣”,举行隆重的饮酒仪式。
菖蒲酒是一种配制酒,色橙黄微翠绿,清亮透明,气味芳香,酒香酿厚,药香协调,而不失中草药之天然特色,入口甜香,甜而不腻,略带药味,使人不厌,酿和爽口,辣不呛喉,饮后令人神气清爽。酒度为45度,糖度为12度。菖蒲酒之所以珍贵,主要在于它采用了当地特产九节菖蒲这种名贵中药材。九节菖蒲生长在海拔1994米高的历山之巅,素有“无志者难以求取”之说。采集仅限于农历“小满”前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内。过早菖蒲浆不足,质差;过迟,菖蒲蒲苗枯萎,难寻。酿造菖蒲酒的水是历山脚下舜王泉水。据说,此泉是舜王亲手开凿的。舜王泉水为矿泉水,常饮能医治诸病,延年益寿。
功效:此酒具有提神、化痰、清头明目、轻身坚骨之功。常饮可补脑益智、延年益寿。宋代医学家王怀隐所著《太平圣惠方》一书载:“菖蒲酒,主大风十二,通血脉,治骨立萎黄,医所不治者。”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足见菖蒲酒确有抗衰老和强身健体之效。
菖蒲酒的选料之精和酿造工艺之细,非同寻常。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只能精选三至五斤九节菖蒲;酿酒用的豌豆,须从大小不一的豌豆粒中筛选出最大的;高梁,须把每粒都破成六、八、十瓣方可;发酵是在深埋土中的地缸里的进行;出酒则是在每日凌晨鸡鸣之前,酿出之酒还要密封起来,存入地下,数年之后,方可饮用。

玉堂春酒
产于山西洪洞。宋朝,民间以霍山泉水酿造的玉露春酒就以其绵甜爽净的高雅风格蜚声燕京。明朝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树下大迁民,民间都以玉露春酒送别亲人。明朝正德年间,传说苏三和王景隆为了感谢崇公道的恩德,授意民间酒师在玉露春的基础上加工成玉堂春酒,六百年来一直流传在民间。
玉堂春酒以其清香、绵甜、爽净,回味舒畅,余香悠长的特点。有适饮祛病强身、多饮不上头的独特风格。

沁州黄小米
产于山西省沁县(古称沁州)的一种小米。该米品质优良,独具特色,食之甜香松散,非常可口,由于具有高营养价值,被誉为“小米之王”。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

大同火锅
产于山西大同市,大同铜火锅不仅能取暖,而且可作为食具,大同铜火锅造型特别多,是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它由底盘、火座、锅身、锅盖、火筒和小盖等6个部位组成。

北芪黄酒
产于山西代县。北芪黄酒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金代名士礼部尚书赵秉文(号闲闲老人),在其《代州书事》中有“金波沉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之诗句描述代州黄酒。那时的酒,只是初级黄酒,生产规模小,属于家庭酿制。
代县黄酒采用北方典型的生产工艺,把当地盛产的黄芪药材热浸勾兑陈酿而成为北芪黄酒,其特点泽金黄,清晰透明,甘甜适口,味道鲜美。具有补中益气,健身活血,提神御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气之功效,医学上也常用为药引,也可作烹调佳料,经常饮用可延年益寿。

晋祠大米
晋祠大米产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名胜游览之地 —— 晋祠一带,晋祠大米颗粒大而饱满,质色稍褐而透明,做饭时即使连蒸几次,仍然粒粒分明,互不粘连,吃起来油香可口。晋祠大米之所以有名,除当地土壤好,并含有碱的成分外,主要是晋祠有三股清泉从下涌出,人称晋水;除自然条件外,还实行科学管理。

平遥牛肉
产于山西平遥。平遥县南政、宁固等村和介休县的郝家堡,以郝家堡质量好,产量最高,由于郝家堡邻近平遥,所产牛肉历史上大部分由南政、宁固等地集散,故统称“平遥牛肉”。据传,明代中期,平遥牛肉就闻名于世了,距今忆有三百多年产销历史。到了清代、民国时期,许多达官显贵把它作为宴客的必备佳肴。本世纪30年代,平遥牛肉运销北京、天津、西安等外省市,当时每逢秋冬之季,各地行商纷去集平遥,贩运牛肉,平遥牛肉遂悲声北国。平遥牛肉外观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一选优质菜牛或老残牛宰杀后,即时剔骨,再将全牛一劈两半,按头、脖子、排沙、前膘、脊肋骨、挪头、膘围、二道墩、敦子肉等九部分分为十六大块。二腌肉。将切好的牛肉晾二、三小时,用当地产的硝盐撒在肉块上,好入缸,用牛肚封缸存放,腌时间随季节而定:夏季半个月,春秋一个月,冬季二、三个月。三煮肉。腌好的牛肉,捞出后用冷水洗净,分层入特制筒式大锅,一般每锅八百斤,加含碱井水和硝盐煮制,要求“水深要把肉漫到,汤沸锅冒小泡。”且煮时不盖锅盖,以利肉中异味和水分蒸发,煮到八成熟时,压火,使其自然焖煮。待全熟后,出锅上架,最后用苦布封盖,上市出售。
久食扶胃健脾,老少皆宜,是旅游、馈赠亲友的佳品。

闻喜煮饼
系山西传统的八大名点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历代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堪称国式糕点的绝产。其制作方法荟萃了传统工艺和现代糕点加工技术,选用优质面粉、蜂蜜、芝麻、香油、食糖等上乘原料。
成份:富含蛋白质、植物脂肪、糖类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是具有滋补健身作用的高级营养食品。

太谷壶瓶枣
太谷县里美庄为主产区,榆次、平遥、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壶瓶枣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栽培,果实大,以形似“壶”状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质脆,甜酸适度。
鲜枣含折光糖37.8%,总糖30.35,酸0.57%,糖酸比52.92:1。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493.2毫克。干枣含糖71.38%,酸3.15%,糖酸比为22.66:1。每100克干枣含维生素C30.13毫克。
红枣味甜可口,营养丰富,保健医疗价值很高,民间有“每日食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长期食用,对增进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其叶、枝、核、枝皮及树根均可入药,主治心腹邪气,有益气、补血、养胃、安神之功,凡身体一切虚弱之症,久服轻身延年,坚志强力。

六味斋酱肉
产于山西太原。六味斋最负盛名的产品是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慈禧太后为经常吃到酱肘子,特赐给送酱肘人一块进宫腰牌,拿着这个“特别通行证”可以直入深宫无须禀报。
特点:从外观色泽看为酱红色或红褐色,用刀切开后,内部组织为粉红色,口感绵烂利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软嫩。在六味斋的传统工艺中,酱汁纯属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东西。酱肘花于1982年被原中商部评为优质产品,享受了地方熟肉产品的最高荣誉,1984年、1988年连续复评合格。1988年,酱肉又被评为部优产品。自1981年起酱肉、酱肘花一直被评为省优产品,此外省优产品还有排叉、酱猪头肉,市优产品有排叉、酱猪肝、叉烧、酱大肚、酱头肉。

山西熏醋
产于山西临汾。以优质高梁为原料,大曲和快曲作糖化酵剂,酒精和醋酸采用固体发酵,制得的醋坯置入瓷缸内,加盖。外部用火熏制5-6天,再经陈酿勾兑而成。色泽红棕发亮,浓度适当,醋香浓郁,酯香纯正,绵酸爽口,并含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还原糖、醇类、酯类等。

运城相枣
运城相枣主要产于运城北相镇、泓芝驿镇、席张乡沿涑水河一带。
相传公元前70余年就有栽培,为历代皇帝所御用,亦称贡枣。据传,乔阳村郑天性的曾祖父保存的一罐相枣,经170年后启封,形态完好无缺。相枣果实硕大,果形端正,色泽紫红,皮薄肉厚,核小味甘。
相枣营养丰富,据化验,鲜枣含糖量25.21%,含酸量0.3406%,每100克果实中含维生素C474毫克;干枣含糖量73.46%,含酸量0.84%,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润心肺,养血安神,止咳,治高血压等药效。

上党腊味驴肉
山西上党特产腊味驴肉,起源于乾隆年间。该产品选用新鲜驴肉,配以花椒、大料、丁香、桂枝、桂皮等20余种中草药,采用传统工艺,经真空包装,高压灭菌精制而成。
工 艺 类

工 艺 用 品

澄泥砚 全国四大名砚之一,现由新绛、五台两县的工艺美术厂生产。澄泥砚的历史可上溯到唐代,为陶砚,以泥沙再造而成,其质细腻,柔中有坚,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护毫,兼具陶石双重优点。

台砚 我国名砚中的后起之秀,原料为五台、定襄一带储量丰富的天然纹石,质坚浑润,色亮悦目,如晶似玉,研磨发墨技,发泽保湿,润笔生辉。台砚论石色、雕技、图案不在其它名砚之下,现主要由定襄石刻厂生产。

大同铜火锅 大同市金属工艺厂生产,历史悠久,盛誉中外。以黄铜精制,古色古香,金碧辉煌,品种众多,特别是以著名的大同九龙壁为图案的镶银火锅,更是色泽斑斓,雍容华贵,既是高档食具,又可用以装饰陈列。

山西琉璃 生产历史之长,工艺之精,质量之高,选型之美,色泽之艳,均为全国之首,最出名的有河津吕家、太原南郊马庄苏家及阳城后则腰乔家。产品分玻璃砖、琉璃瓦、“法花”及居室陈设品四类。品种繁多,光亮如镜,色艳久鲜,防腐防潮、坚固耐久,选型精美,为历史上许多重要建筑所采用。

候马蝴蝶杯 候马市陶瓷厂生产,从全世界1万多种蝴蝶中精选美丽品种,彩绘制作,选型古朴,设计精致,出神入画,杯中彩蝶酒满飞现,酒干即隐,令人拍案叫绝。

山西地毯 为其它地毯所不及的两个特点是:采用优质羊毛为原料,主要工序采用手工制作。山西地毯色质优良,技艺精湛,品种众多,富有弹性,行走舒稳,结实耐用,图案典雅,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国际地毯市场上的珍品。

并州剪刀 传统名牌产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赞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并州剪刀选材精良,制作精细,造型刚劲,史称砍骨不卷刃,剪毛不沾尘。现由太原刀剪厂生产。

高平丝绸 以晋东南特产优质蚕丝为原料,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软、亮、柔、轻四大特色著称,品种繁多,尤以美丽绸为最佳。产家为高平丝织厂。

平定砂货 用本地特殊性有的花粘土和白土作原料,主要为实用砂货和砂锅、砂壶等数十种。造型美观大方,色泽淳朴,壁薄体轻,坚实耐用,透气良好却不渗漏,煮食味道鲜美,贮食色味不变,价格合理,实为砂器精品。

阳泉铁锅 主要有砂换锅和广锅两大类,规格数百种。特点是:煮食不变味,锈不脱皮,色泽光洁,边沿整齐,壁厚均匀,不炸不裂等。

潞城草帽辫 生产始于明代,以麦杆为材料,成品色泽洁白,辫条匀称,两面光滑,不见接茬,用以制作的草帽缀工细腻、精美。

玉米皮编 主产于灵丘县,现有茶垫、汽车坐垫、地席等10多个品种。造型精美,光洁舒展,富有弹性,透气良好,远销国外。

霍州古瓷 唐时已扬名四方。主要生产实用瓷器,如盆、罐、瓶等,造型精巧,工艺考究,工笔彩绘精美。

清流陶瓷 壶关县清流陶瓷厂生产,主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历史悠久,产品新颖,资质细腻。现每年有20余种300多万件产品销往美、加、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子铜乐器 长子县所产,有600多年历史,是全国同行业八大产家之一,产品40多种,所产乐器音质纯正,音域宽广,畅销国内和东南亚各国。

大理石 陵川县所产,质地坚硬,结构精密,打磨后镜面光泽五光十色,产品达28种,有珍奇的经常斑玉、金星墨玉、红云、晚霞及汉白玉等,是绝佳的工业及艺术用材。

代县木器 以箱、柜、桌、椅等产品为主,款式新,工艺精,为山西木器行来之冠。所产“推光漆”器远销日、法、美等国。

观 赏 工 艺

平遥推光漆器 平遥推光漆厂生产,是一种高级油漆器具,以手工涂漆推磨而得名,俗称金漆家具。该产品平滑光亮、雅致美观、坚实耐磨、防热、防潮、防腐、彩绘图案精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用于厅室陈设,别有韵味。

新绛云雕漆器 新绛县工艺美术厂生产,以精工剔刻的彩云般的图案而得名。彩用漆、画、雕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所产云雕案桌、围屏、首饰盒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尤其是云雕案桌,五彩祥云,徐徐翻动,古朴雅致,光彩照人。

稷山螺钿 稷山工艺美术厂独家生产的一种传统漆器,属细软螺钮,系选用内陆湖泊特产贝壳珍珠层,与金银扁丝制成各种精美图案,镶入漆器后反复磨研而成。产品数10种,色泽斑斓、秀丽娟美、玲珑别致。

太原玉雕 主要由山西工艺美术厂生产,原料主要采自山西名类珍贵玉石,产品品种多达数百种,其中以链子瓶、凤、提梁卤、嫦娥奔月、晋祠侍女等最为有名。

黑釉瓷器 主产于怀仁县吴家窑瓷厂,以当地优质粘土为原料,采用传统无铅色料配方制釉涂面,一次高温烧制而成。成品质坚色正,釉面光润,耐酸耐碱,图案精美、华贵夺目,在国内外市场上独树一帜。

仿古铁器 太原市北城区金属工艺厂生产。主要产品有仿制的东汉马踏飞燕、明九龙鼎、西周云炉等100余种,其形象逼真,酷似原物,几可乱真。

山西剪纸 已在山西广泛流传了1000多年的传统民间工艺,主要分剪裁与刀裁两种制作方法。北以广灵彩色剪纸为代表,南以浮山单色剪纸为代表。多以当地风物、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象征人民康乐致富吉祥长寿等方面作为剪纸内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平阳木板年画 早在宋代就已流传开来,闻名的“四美图”即当时的代表作。现由临汾工艺美术公司制作,题材广泛,刀工细腻,印制精美,有浓郁的地方风韵。

云岗艺术瓷 产于大同煤峪口煤矿陶瓷厂,采用全国独一无二的彩釉涂画锻烧和烘漆彩绘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成品光亮润滑、鲜艳瑰丽,色彩奇特,品种达130多种,有“云岗佛像”、“大肚弥勒佛”、“老寿星”、“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猪八戒吃西瓜”等等,行销20多个国家。

西塑 又称“面人”,是平鲁县所产的工艺品,用白面粉捏成各种禽兽、果品或人物形象,蒸熟后再行彩绘,精巧细致,形体生动,常作为吉祥物品供人欣赏或馈赠亲友。

中 药 类

药 材

恒山黄芪 主产于浑源县境内恒山背阴山坡上,是享誉中外的中药材。长期服用有补气补血的作用。以此为原料加工成的正北芪片畅销全世界近70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黄芪还广泛用于佐餐和烟酒制作。

党参 主产于长治,因该地古称上党,故名党参。党参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多种疾病。以党参为主药,可配制多种中药。

岢岚五加皮 岢岚县特产。即杨树根皮,入药味兼甜苦,性湿微寒,具有消肿祛湿、湿五中、坚筋骨、散风邪等功能。以五加皮为主料调制的五加皮酒为药酒珍品。

忻州甘草 质量好,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和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此外还是食品、烟草的原料之一。

猪苓 盛产于山西主要山区,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药用历史,利尿渗湿,兼具解热治疗肿瘤等疾病效用。

五台台参 因产于五台山而得名。条短粗肥,皮紧肉松,具有补中益气、驱寒扶热之功能,可治虚寒病症,又为强壮渲补药品。

饮 食 类

名 酒

汾酒 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汾酒厂生产。自南北朝时开始酿造,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素以色、香、味三绝著称。其色晶莹透明,有如水晶美玉,反复颠倒,绝无悬浮沉淀;其味清香纯正,悠久修长;入口回味生津,余味无穷,是清香型白酒中的典范产品。因含脂丰富,有害杂质极微,又被称为名白酒中最卫生的精品。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优胜金质奖,以后又多次荣获酒类评比的最高荣誉奖。1982年在全国第一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多年来一直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竹叶青酒 是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的又一名产。竹叶青酒以汾酒作原料,配以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公丁香、广木香、紫檀香等10余种中药材,经蛋青、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为45度,酒液金黄淡绿,晶莹透明,芳香醇厚,余味无穷。该酒不仅是酒林佳品,而且具有和胃、消食、除烦之功效,对于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竹叶青酒同样被列入全国八大名酒之一,获得过国家金质奖,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

白玉汾酒 杏花村酒厂名产之一。以汾酒作底,与中药材“紫油桂”混合浸泡,蒸馏提香,加入糖液,形成独特味道。该酒清亮透明,芳香浓郁,绵软甘甜,落口清爽。由于紫油桂“温肾祛火、去寒止痛”的药用功能,使白玉汾酒成为一种有效的暖胃酒。

玫瑰汾酒 杏花村酒厂又一名产,与白玉汾酒齐名。它是把鲜玫瑰置入汾酒中浸泡数月后,拌糖蒸馏加糖液配制而成,具有典型的玫瑰清香味,清亮无色,柔润爽口,甜美味久。经常少量饮用该酒,可起到舒肝理气、去闷除烦之功烦。

汾雁香 新降县所产,山西省优质名酒,属清香型。以优质高梁为主料,辅以玉米芯,采用多种微生物制的酵母共同发酵,该酒无色透明,清香纯正,人口绵顺,落口余香,酒度虽高达61度,但饮之畅快而无暴烈之感。

潞酒 产于长治市,已有8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为山西历史名酒之一,酒名取自唐朝时该地所置地名潞州。该酒以精选高梁为主料,以谷糠、稻皮为辅料,综合了附近诸县几十家传统酒坊的制曲、配料和酿造工艺等特点,形成了现在的这种酒体晶莹清亮、酒味清香纯正的65度清香型大曲白酒。该酒包装尤为黑色瓷坛造型最美,古色古香,不饮自醉。

珍珠红 山西历史名酒,长治所产。以潞酒为酒基,添加白芷、红叩等18种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酒色呈宝石红,清彻透明,芳香爽甜,酒度40度,有祛风湿、散寒气、健脾胃、理气血之功效。

桑落酒 永济县所产,已有1000多年的酿造史,曾是宋朝宫廷御酒。选用优质高梁为原料,稻皮为辅料。系清香型大曲白酒 ,酒度65度,酒质晶莹,酒味醇香,甜绵爽净,余香悠长。为采用古籍秘方制作,有逐寒蓄热、祛风明目、顺气活血之功能。

玉屏酒 为隰县午城佳酿。酒体晶莹澈亮,色泽正典,气味芬芳,甘爽顺口。以优质午城白酒配以黄芪、党参、防风、白术、檀香等10余种名贵中药材加糖调制而成,酒度42度。因采用我国古典医药名方“玉屏散”配制,故名玉屏滋补良药,又是筵宴珍品。

六曲香 祁县酒厂出产,国家优质酒。是该厂首创的利用多种微生物酿制的曲曲优质香型白酒,因选用6个菌种制曲曲,香味异常,故称六曲香。主料为优质高梁。辅以谷糖,稻壳,制作独特 、精细,使该酒色、香、味俱佳,人称“六曲飘香”,酒度65度。

玉堂春酒 是洪洞县酒厂所产,以发生在该县的著名历史故事“玉堂春”为名。该酒高酒度为61度,低酒度为38度,酒质醇厚微甜,酒性柔绵,清香爽口。用白细瓷瓶盛装,瓶上绘有“玉堂春”的故事中女主人公苏三的俏像 ,装璜考究,极富情趣。

特酿香 产于襄汾县,是从古老的襄陵佳酿中发展出来的一种优质曲曲白酒,因兼有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酒的风味,故称为清浓香型或兼香型。特酿香酒的酒度为61度,清亮透明,入口绵甜,醇和香浓,别具一格。以优质高梁作原料,选用多种呈香呈味的微生物为糖化发酵菌种,工艺奇特,形成该酒的特殊风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9-20
六味斋 六味斋起源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北京城。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传至太原,最早的名字为“福记六味斋酱肘鸡鸭店”,地址位于太原市达达巷27号,后更名为“六味斋”,1950年,六味斋迁到繁华的市中心柳巷,1956年,实行了公私合营,“六味斋”正式更名为“六味斋酱肉店”。 太原饮食老字号—宁化府老陈醋
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调味品之一,俗话说:“居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醋、酱、茶”。多少年来,人们把醋作为山西人特有的调味品。其实,醋是我国人民调味普遍食用的东西,与山西老陈醋、太原特醋同样驰名的,还有镇江香醋和浙江的玫瑰米醋。醋是山西人的偏爱,其所以出名,是同山西人做醋比较普遍,并讲究积存陈醋,特别是外地人来并和太原人外出,都把太原的名产醋带点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分不开的;同时,这也说明对醋的嗜好不只限于山西人。
醋的食用和酿造,在我国源远流长。醋,古代称之为“醯”或“酢”。《礼记·内则》载:“和用醯”。陆德明释:“醯,酢也”。《辞海》:“酢,醋的本字”。《论语·公冶长》载:“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辞海》:“醯,醋。”可见,酿醋和食醋的历史似应在周代之前。
曾有人分析,山西人爱食醋的原因有四:一是山西乃煤炭之乡,从很早的古代起,人们就以煤炭作燃料,而煤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的“一氧化碳”,毒害着人体的健康,经常食用醋可以减少煤气对人的损害;二是山西大部分地区水中含碱量大,食醋可以使进入人体过量的碱与醋中和,变害为利,加强消化和吸收功能;三是山西以五谷杂粮为主食,以面食为家常饭,醋作为面食的佐味可以增强人的食欲;四是山西陈醋、太原特醋,甜酸绵醇,并有杀菌功能,深受世人欢迎。以我所见,我市益源庆酿醋业的产生和发展,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宁化府益源庆醋场,开业于清朝。开始以磨面为主,酿造醋、酒为辅。民国十年,太原增办了第二个面粉厂,益源庆经理李富恒就把经营重点转向以酿醋为主。他一方面聘请技术超群的师傅狠抓技术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研究精选原料,大力发展酿醋事业。数十年来,由于不断总结经验,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特的操作技术并加强经营管理,所以,益源庆醋场生意兴隆,誉满全国。
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时,益源庆醋场合并为新星食品醋造厂醋曲车间。一九六二年恢复了益源庆名特醋的称号,抽调回原醋场的制作人员,推行传统操作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被评为山西十大名特产品之一。“三中全会”以后,又恢复了“益源庆”老字号。
益源庆醋场所以能经久不衰,主要有以下几条传统经验:
一、保持原辅料的配制比例:
高粱100斤,大曲40斤,谷糠40斤,麸皮50斤,食盐9-10斤,花椒1.5两(花椒、大茴、小茴、良姜、桂皮等),醋糟80-100斤,水260斤一280斤。
二、认真执行十道工序
1.粉碎原料:高粱和大曲都要粉碎,大曲粉成曲面,高粱粉成粗粉,以少带面粉为宜。
2.润糟:先把谷糠25--30%,新醋糟80-100%,平摊在晾场,将高粱粉撒在上面加水100%,翻拌均匀,然后堆成堆,冬季可适当厚些,用温水拌最好,经12-14小时,使料润透,但注意不要使料发热。
3.蒸料:先将笼布铺好,撒上薄薄的一层谷糠,然后将润好的佐料搅匀,不要有疙瘩,装入甑内随上气一层一层地撒,以免压实,在气上饱后,蒸二至二个半小时出甑。高粱要蒸熟,蒸透,内无生心。
4.出甑冷却:高粱糁蒸熟后,要立即出甑,设法把熟料内的气分层量散出,再加160斤-180斤的浆水,使原辅料能大量吸取浆水,促进和提高第一道发酵的酒精的氧化作用。
5.冷却加曲:把熟料加曲,摊在晾场上,随时翻晾,加快冷却,减少杂菌感染的机会。
6.拌大曲:熟料冷却到夏季18-22度,冬季22-24度时,开始拌大曲,将曲面尽量均匀地撤在上面,再加一部份谷糠拌匀,装入酒精发酵池(瓮),用脚稍踩上面,用塑料布盖严,进行固态发酵糖化变酒精,夏季7-8天,冬季9-10天。要求发酵室室温为10-20度,酒精为5-7度,酸度为1度以下。
7.醋酸发酵过程:做醋生产是先做酒后做醋。第一步是糖化发酵变酒精,第二步是酒精发酵成醋酸。酒精发酵成后,即开始拌谷糠与麦麸皮成醋坯,装入小缸,一般发酵好的醋坯,要求酒精度6度左右,酸度1度以下。在转入醋酸发酵拌糠时,要避开高温时间,以免温度高酒精发挥多,影响醋的生产。拌糠时要求均匀,严格掌握醋酸中的水分,其酒精度在38-42度,如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醋酸菌的生长繁殖。成坯率达到500-550%。
8.薰醋坯:将酿成的醋坯取40%倒入薰缸加盖(陶瓷盖),每天按顺序翻倒一次,薰4-5天即成,要求色黑红发亮,注意添火时间,每天2-3次。要掌握火候,添火时间固定。薰坯的作用,在于增加醋的色泽和藿香味这道工序是益源庆醋场所特有的。
9.淋醋:全部原料酿成的醋坯,即60%不薰的黄坯和40%薰成的黑坯,分别倒入黑,黄淋池内,用前一天的头稍醋泡黄坯,浸泡12-16小时。次日将黄坯醋池淋嘴放开,淋出的黄坯醋,流入熬醋锅,煮沸杀菌,再放入薰坯池,浸泡4-6小时,淋出黑坏醋与黄坯醋混合即是成品。淋醋要求做到一浸二熬三淋。
10.鉴定成品:成品经过鉴定,不合国家指标者,不准入库。鉴定成品一般采用感、观、化验三种方法。感就是坯醋的酸香味,有无杂味;观就是看色泽是否透明有无混浊现象;化验就是用仪器测酸度和浓度,名特醋一般酸度在5度以上,色泽深黑透明发亮。
三、坚持优良的经营作风
“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是益源庆醋场传统经营方向。生产过程中把紧质量关,成品检验不合格,不准入库,更不准柜台出售。对本市顾客不管大商小户,公馆衙门,路途远近,用量多少,一律专人送货上门。回民忌讳用猪血裱的醋篓子,他们就专备给回民送醋的瓷坛子。如果群众买回的醋,没有用完就发酵生霉,有多少保换多少,千方百计使顾客满意。真的做到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正因为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的名特醋,始终保持独特的操作工序,保持了醋的甜、绵、酸、香浓的高质量,所以多少年来誉满全国,经久不衰。 晋祠大米 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在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晋祠东部,是全省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清代许荣用"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楹联、宋代范仲淹用"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的诗句来描绘晋祠稻田生产的盛大景象。晋祠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晶莹,性软而韧,连蒸数次,仍然粒粒分明,吃起来清香爽口,素有"七蒸不烂"之说,因而,人们把晋祠大米与天津小站大米一起列为华北名产,晋祠由此而享有“北国江南”之美誉。
晋祠大米之所以有优良的品性,完全得益于其自然生长环境。晋祠大米生长过程由晋水灌溉,而晋水由地下岩溶排泄而出,已有二百万年的历史,并保持着恒温17度的特性,含有明矾、钾等多种矿物质;晋祠大米的生长地表土有深厚的黑土,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蓄水性强,且PH值为碱性。因此,晋祠大米性微寒,呈弱碱性,也符合人体体液呈碱性的需要;此外,晋祠位于东经112°30′、北纬37°42′,属于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充足的日照、适宜的季风,都为水稻的开花、授粉、抽穗,提供了生长条件。
晋祠大米栽培历史悠久,西汉即有大面积种植。隋开皇六年(公元568年),"引晋水灌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宋嘉佑年间,稻田浇灌面积曾达到了万余亩。现全区种植面积26370亩,总产量13002吨。 清徐葡萄: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
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定。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并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
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
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著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颗粒大,每位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这是太原的特产4样了楼上说的是山西的特产有几样我都没见过了。应该是老黄历了,你要是山西特产就选楼上的了。但是太原的特产就没我说的明白了。
第3个回答  2008-09-20
太原宁化府、东湖的陈醋,清徐葡萄,晋祠大米,太原琉璃制品和玉雕……
够不够了?

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清徐葡萄: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
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定。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并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
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
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著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颗粒大,每位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老陈醋:山西醋很有名,老陈醋是山西醋中的珍品。
据传,周代时,在山西就开始了酷的生产,而老陈醋,在春秋战国时代,古晋阳就有一些作坊开始酿造。第一个正式推出“山西老陈醋”名牌的,是制作人王来福。清朝顺治年间王来福来到清源(今清徐县),利用当地原料充足、水质优良的条件开办醋坊,改陈年白醋为熏醋。实际上,老陈醋的酿造要比王来福早得多。
山西醋品种繁多,老陈醋为其代表性的名产。其它还有陈醋、普醋、双醋、特醋、名特醋、味醇等许多品种。如从生产酷的原料区分,则有高梁醋、玉米醋、小米酷、柿子醋、果醋、酒糟醋、粉渣醋、红薯醋等多种。
老陈醋,具有一般醋的酸醇、味烈、味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香、绵、不沉淀的特点。另外,老陈酸储存时间越长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而且,过夏不霉、过冬不冻,颜色深橙,为山西醋中独具一格、质地优良的佳品。

太原玉雕:太原玉雕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它既是太原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太原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原玉石资源丰富。近处,娄烦县产玉石,晋中地区盂县产绿软玉、刚玉;远处,晋南夏县产碧玉,临汾、乡宁产玛瑙,这是太原玉雕能够从古至今沿袭发展的重要原因。
太原玉雕,就是根据天然玉石资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艺,在玉雕大师们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态俱佳的工艺美术产品。位于太原的山西工艺美术厂的玉雕,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在表现名胜古迹、花卉、人物等方面既继承了太原玉雕的传统手法,又在这一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雕刻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雕新产品。

太原仿古铁器:太原仿古铁器是太原古代冶金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太原晋祠宋铸铁人名闻中外,就是太原古代冶金技术高超的最好历史见证。近年来,太原北城区金属工艺厂以优质生铁作原料,陆续生产仿石铁器。他们的产品品种繁多,用工精细,产品形象酷似原物,如“马超龙雀”、“明九龙鼎”、“云冈佛头”、“晋祠铁人”等,形象逼真,神态自如,与原物陈列一处,凡可乱真。

琉璃制品:太原盛产琉璃制品。早在盛唐,已经“碧瓦朱甍照城郭”。明清时,琉璃瓦已远销外省。太原马庄苏家制琉璃,据传始于盛唐,这些琉璃制品,装点了山西众多的古文物、古建筑,至今依然闪烁着光辉。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6616a01008tz9.html

第4个回答  2008-09-20
吃的方面就是:汾酒,晋祠大米,清徐葡萄呀~~孟封饼,宁化府的醋~~我认为最有名的是清河园的头脑~~~~吃的有很多的~~其他工艺品之类的据说玻璃瓷器较有名 ~~·发个这个看看 ~~

老太原是开化寺的 酸奶是众和的
饮料是大寨的 醋是义源庆宁化府的
葡萄是清徐的 煤矿是西山的
冷饮是雪山的 汽水是太钢的
西点是双合成的 馒头是三餐源的
白面是面粉二厂的 火锅是金酷友谊华安的
烤鸭是鸿宾楼的 头脑是清和元的

饺子是认一力的 元宵是老鼠窟的
灌肠是杨记的 火锅粉是小吃林的
靠老老是唐荣的 小龙虾要桃南的
香辣蟹要光头的 馅饼要波尔的
包子要潘家的 羊肉串要洪老五的

臭豆腐要桃园北路吴字坊的
红豆粥要味道园的 炸鸡要上帝的
熟肉是六味斋的 鲜食是江南的
面是面食馆亲疙瘩的 海鲜要东港的
晋菜要芙蓉的 川菜要重庆食府72行味道江湖的
啤酒要迎泽的 白酒要高粱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