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知己知音分别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主要的区别是:知心指心心相映,知道彼此心里想什么,这一般用在爱人之间;知已是为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厚,亲密的朋友;知音指志趣相投,可以彼此欣赏,这一般用在朋友之间。

1、知心

出自:唐.李嘉祐.留别毘陵诸公诗

原文: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

释义:知道心从此告别,相忆两鬓白发的人。

2、知己

出自: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释义: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想在一起。

3、知音

出自: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原文:昔伯牙绝弦于锺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释义:过去伯牙绝弦在钟期,孔子与子路倒掉肉酱,痛惜知音难遇,受伤学生的不到。

扩展资料

近义词

知交的意思是相知的朋友。

出自: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

原文:你道拜为兄长相结好,为朋友便耽饶,呵,咱两个做知交。

释义:你道拜为兄长相结好,是朋友就特别多,呵,咱们两个做朋友。

知友的意思是知心的好朋友。

出自:韩非子.五蠹。

原文: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

释义:知心的朋友被侮辱,随着报仇的人,贞洁的。

深交的意思是深厚的交情。

出自: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原文:同他是深交,眼睁睁看他有事,不能替他掩下来,这就不成个朋友了。

释义:同其他是深交,眼睁睁看他有事情,不能替他遮掩下来,这就不成个朋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知音一般指志趣相投,可以彼此欣赏。这一般用在朋友之间
知心一般指心心相映,知道彼此心里想什么,这一般用在爱人之间,也可以用在朋友之间。
知已一般解释为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厚,俗称朋友,亲密的朋友,而不是一般的朋友。
同性要成为知已,全在一个“诚”字。彼此之间要以诚相待,诚实相处,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至于兴趣、爱好是否相投,文化层次、性格特点是否相符,则是次要的,同性之间要想成为知已,前提是做到不需要时刻防着对方,也不要对方时刻防着自己。有防对方之心和被对方防备之意,就永远成不了知已。
异性要想成为知已,则在一个“度”字。一个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一个或几个异性知已。异性知已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填补夫妻或恋人感情上的某些空缺,譬如,夫妻吵架、恋人之间闹矛盾,能够向异性知已倾诉一下,异性知已的几句开导、规劝甚至责怪,都 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只是与异性知已交往,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字,如果知已超越了度,就会成为感情的负担,也就很难成为真正的知已。
夫妻成为知已,依靠一个“知”字。知已知已,只要做到知彼知已,才能成为真正的知已。结婚证只能让男女双方成为夫妻,要想在为知已,还得依靠结婚以后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性格相投、语言相符、生活习惯相仿,外界就可以认为是对十分恩爱的夫妻了,毕竟多数人对婚姻的看法是幸福、美满。尽管如此,也不能称为知已夫妻。夫妻成为知已,还必须能够真正做到知已知彼,能够充分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在对方幸福时,能够及时把对方的幸福引入自己的身上,融化到整个家庭;在对方痛苦时,能够及时把对方的痛苦分解到自己身上一部分,让对方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夫妻成为知已的标准,就是他或她在幸福或快乐时,每一个想到的是另一半,而不是其他人。
第2个回答  2012-07-11
知音∶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在旁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善哉,汤汤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就不再弹琴,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见《列子汤问》)后来用“知音”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

知己除了包括知心的意思外,还有一层的意思∶彼此互相了解而情谊深切的人,名词。
援引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 知音 知心 知己 这三者在深度上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知心: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知心朋友

知己:1. 了解、赏识自己;2. 亲密的朋友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音: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3. 知心朋友知音是趣味相投有共同话题的人。
知心是可以讲心里话,互相告诉秘密的人。
知己是完全了解彼此,可以为对方付出很多,不求回报,是除了爱人,至亲以外最重要的人。
没有几个人可以找到知己,对我而言,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知心: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知心朋友

知己:1. 了解、赏识自己;2. 亲密的朋友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音: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3. 知心朋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2-16
知音∶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在旁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善哉,汤汤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就不再弹琴,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见《列子汤问》)后来用“知音”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

知己除了包括知心的意思外,还有一层的意思∶彼此互相了解而情谊深切的人,名词。
援引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