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始建于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历史沿革

秦为长沙郡治临湘县。

西汉为长沙国都城。东汉复为长沙郡治,上隶荆州。

吴晋南朝,临湘析出湘西,临湘为长沙郡首邑,南朝宋开始,湘西为衡阳郡(长沙郡析出)首邑,上隶荆州或湘州(西晋怀帝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分荆、江二州置)。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废州郡,行州县二级制,临湘(省湘西)改称长沙县,为潭州州治(大业三年隋一度改潭州为长沙郡)。

唐武德三年人唐版图。贞观元年设十道,潭州(天宝元年即742年,潭州改为长沙郡,至德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即758年1月19日复改为潭州)暨长沙县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分十五道,潭州属江南西道。后唐天成二年六月十七日(927年7月18日)马殷“以潭州为长沙府”,长沙为楚国都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南唐边镐陷长沙,湖南政治中心移至朗州(常德)。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二月,入宋版图,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潭州为荆湖南路路治。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设善化县与长沙县同附廓,潭州辖长沙、善化、浏阳、宁乡、湘潭、湘乡、益阳、安化、湘阴、醴陵、茶陵、攸县等12县,直至民初,长沙城为路、州及长善二县治所。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正月初一(1276年1月18日),长沙入元版图,设安抚司。十四年设潭州行省,十八年二月初九(1281年2月28日)迁潭州行省于鄂州,称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徙湖南道宣慰司治潭州路。天历二年三月初九(1329年4月8日),文宗以“潜邸所幸”,改潭州路为天临路,辖五县七州。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吴王朱元璋甲辰年九月二十四日)(1364年10月19日)徐达领兵至潭州,改天临路为潭州府。

洪武五年六月,潭州府更名长沙府,辖十二州县,上隶湖广布政使司。

清顺治四年四月初八(1647年5月12日)高士俊领兵入长沙,长沙纳入清版图,沿明制设长沙府,上隶湖广,仍辖十二州县。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省设右布政使司、湖南按察使司于长沙,偏沅巡抚移驻长沙。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仍隶湖广)。长沙(府)城自此为湖南省会。长沙府上有盐法长宝道。乾隆时长沙府城不仅为巡抚治,亦为布政、提学、提法三司,巡警、劝业、盐法、长宝四道治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5
长沙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成为楚南重镇。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这是长沙以中国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的开始。汉代以前的长沙城出土文物较少,汉代长沙国出土文物较多。因此,至少在汉朝,长沙城就在现在长沙市中心。长沙从建城开始,城市中心就没有变过,一直在五一广场到南门口一带。

1、西汉长沙主要以“长沙国”而存在,东汉为长沙郡。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分临江为长沙国,封吴芮为长沙王,以临湘为都城。前157年,长沙王传到第五代吴着,因为无直系后人,废长沙国,共历45年。长沙王是汉朝所有异姓王中唯一善终的的一个。前156年,复置长沙国,封刘发为长沙定王,公元9年,被王莽所废。东汉设置长沙郡。2、长沙国最初管辖范围很广,后来被削减,汉初长沙国设有22县,包括今属长沙郡、零陵、武陵、桂阳、黔中郡等地。削藩集权后,长沙王的封地逐渐缩小到长沙一郡,与郡几无差异,长沙王只是名义上的王。前141年,刘姓长沙国又增加了武陵、零陵、桂阳三郡。

东汉长沙郡归荆州管辖,下设临湘、攸、茶陵、安成、酃、湘南(侯国)、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容陵、醴陵等县。

3、汉代长沙国都城叫临湘,就在现在是市中心,长沙国的都城叫做临湘,就是现在的长沙,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临湘故城即在今长沙市区的湘江以东、五一路以南、樊西巷以北的范围内。

1996年,长沙市区中心五一广场平和堂基建工地,出士了汉代卷云纹瓦当和刻有“安乐”、“未央”宇样的瓦当。显然,这都是长沙国宫殿的遗物。

2400多年的建城历史,可惜在民国时期的文夕大火中付之一炬,仅留下地下文物供后人仿古探幽。
第2个回答  2021-12-05
不同的历史时期,长沙曾有“临湘”、“潭州”古称;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长沙,其经济和文化为其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长沙”之名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关于贡品“长沙鳖”之说,距今3000多年。商周时期的宁乡县炭河里遗址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的长沙地区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长沙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长沙,楚之粟也。”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这是长沙以中国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的开始。两汉时期,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东汉初期废“长沙国”改立为“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郡治和湘州制所。
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
宋时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元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当时的长沙府涌现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国二十二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省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
第3个回答  2021-12-05
不同的历史时期,长沙曾有“临湘”、“潭州”古称;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长沙,其经济和文化为其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长沙”之名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关于贡品“长沙鳖”之说,距今3000多年。商周时期的宁乡县炭河里遗址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的长沙地区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长沙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长沙,楚之粟也。”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这是长沙以中国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的开始。两汉时期,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东汉初期废“长沙国”改立为“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郡治和湘州制所。
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
宋时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元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当时的长沙府涌现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国二十二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省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
第4个回答  2021-12-05
长沙历史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据考古判断,在距今15-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
殷商之世,长沙属扬越之地,是百越部落的分支。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属楚国黔中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