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

如题所述

罗贯中(约1310—1385),名本,一说名贯,号湖海散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具体生卒年月不详。他是太原人,与世寡合,和《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名是忘年之交。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相传施耐庵是他的学生,和他曾一起从事创作。他创作戏剧三种:《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哭死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曲词极为清新。又作有通俗小说五种:《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就最高。他是一位杰出的通俗小说家,他的创作在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罗贯中对魏、蜀、吴三国自有一套顺逆是非的看法。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基于这种认识,他在人物塑造、故事演述和材料取舍方面就自有一套体例。例如对于曹操,要突出他的奸诈虚伪和用心险恶,同时又不抹杀他的机智和用兵的本领;对于刘备,便处处强调他是汉室宗亲,继承汉室有合法地位,强调他的忠厚爱民,待人厚道义气,等等。对于魏、蜀、吴的将领,主要是突出诸葛孔明的智慧,关、张等五虎将的英勇;周瑜的气量狭隘,妒才忌能;鲁苏的老实;吕蒙的奸险。对于曹操手下文武人才,也各各按着艺术要求,加以塑造,应肯定的,还是肯定;应贬责的,便加贬责。他不讳言蜀国的失败以至于灭亡,但尊蜀贬魏,却是一根主线,贯彻始终。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然的,也毋须加以指摘。

罗贯中的思想中,自然也有落后的一面。相信宿命,描写神怪,虽然并未在《演义》里占主要的篇幅,但是也不时出现,像诸葛亮的“陇上装神”、“穰星求寿”,关羽死后的显圣索命,显灵救子,以及见星坠而知大将死亡,临死前而妖异屡见之类,这些迷信的描写未免使此书略为减色。但我们知道,民间三国故事里的神怪,比《演义》更多,罗贯中已有意识地删除不少。所以我们也毋须苛责这位生于六百多年前的艺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4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原名罗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杭州,祖籍太原。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宏大的结构描写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曹操、刘备、周瑜、诸葛亮、关羽等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寄托了人民渴求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第2个回答  2019-07-28
根据史料记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不是他写的,你很惊讶吧?呵呵
其实他就好比清朝的纪晓岚整理编辑了《四库全书》,相对而言罗贯中只是把一些民间百姓写的关于三国内容方面的编辑整理成一部宏篇巨作。
第3个回答  2015-09-04
钟嗣的《录鬼簿续编》没有记载的是罗贯中的 (答案是)☞ 生辰!
第4个回答  2013-10-24
以《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为《三国演义》作者及其籍贯的根据,定《三国演义》的作者为山西太原人罗贯中,目前看来,是一件极不稳妥的事。理由也极简单,就是这条资料并没有说“罗贯中,太原人”写过《三国演义》。而我国从来同姓名现象屡见不鲜。我在《近百年〈三国演义〉研究学术失范的一个显例》[3]一文中已经举过许多古代的例子,而据中新江苏网8月21日消息:“南京大学……今年录取的1400多名新生中,竟有65人或两个或三个同名同姓,甚至还有四人共取一个名字。”这更加使我们相信,即使元明之际同姓名现象并不如今天这样严重,而在中国这样的姓氏文化传统里,“东原罗贯中”之外另有一个“罗贯中,太原人”——他是古代山西太原一位优秀的戏曲家——也并没有什么稀罕。“学贵有疑”,我们至少应当并且可以抱这样的怀疑。如果连这样的地方都径自确信无疑,那还谈什么科学精神、学术考证!而且,白纸黑字可以看得明白,《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条资料没有记载这位太原罗贯中写过《三国演义》,而多种明刊本《三国演义》显著标明“东原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研究者若不抱成见,据实立论,就只能无处说无,有处说有,而决不可从《录鬼簿续编》无中生有,推翻多种明刊本的实有;否则,就是对学术规范的冒犯。但是,这一种冒犯却由来已久,部分是因其始于大家名流而不得纠正,为一些学者盲目推崇而愈演愈烈,使我们不能不把它作为“学术失范”的个案加以批评。
  这的确是一种“学术失范”。且不说我国古代治学要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基本的态度和无征不信的原则,单就学术研究技术操作的层面而言,也有一个如何对待资料的规范问题,即要求对无论何种资料都要先经过认真无误的鉴别,弄清其真伪及其与所探讨问题相关的程度,看其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作证据。此即胡适所说:“凡做考证的人,必须建立两个驳问自己的标准……第一个驳问是要审查某种证据的真实性。第二个驳问是要扣紧证据对本题的相干性。”[4](P285)这是我国考证学最根本的传统,汉唐以来有成就的考据学者都是这样做的。但是,近世学者把《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条用为研究《三国演义》作者资料,显然没有经过这样的驳问,所以就是“学术失范”;其论证没有在这条资料与《三国演义》作者之间建立起证据链,所以结论就不能服人。这看起来只是一条资料的适用不当,其实“学者考订史实是一件最严重的任务,是为千秋百世考证历史是非真伪的大责任”[4](284),当事者又怎么可以掉以轻心?而后来者又怎么可以对如此明显的失误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
  另外,退一步说,即使不排除“罗贯中,太原人”是《三国演义》作者的可能,但是,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因此,这位“太原”罗贯中也有可能是“东太原”即山东东平人[5]。总之,上世纪30年代初《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条资料的发现,根本不足以改变明代以来有《三国演义》版本为据的“东原罗贯中”约定俗成的结论。这位世界性的大文豪是元代东原即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人。他一生可能到过许多地方,所以他的籍贯有“杭人”、“庐陵人”等多种说法。但是,《录鬼簿续编》那位“罗贯中,太原人”,除了同姓名外,却很可能与《三国演义》没有任何关系,至少现在应当这样认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