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荔枝的历史典故

内容越多越好
要好内容别整没用的

1、关于杨贵妃的荔枝典故。说的是高州籍的太监高力士为了取悦杨贵妃,每年都要从家乡进贡荔枝给她尝鲜。但荔枝保鲜期只有两三天,所以根子贡园荔枝一旦摘下枝头,即派出快马北上,日夜兼程。

2、朝廷吩咐沿途各省备有骏马,就像现在的接力赛一样,每匹马拼死跑一段路,为了让美人笑纳这一筐根子荔枝,不知跑死多少马匹,这才有了后人精彩的诗篇:“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关于苏东坡的荔枝典故。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很喜欢吃荔枝,留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他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便慕名走进荔枝村,可惜荔枝成熟的季节已过。村里的长老告诉他,“要尝荔枝佳果味,待到来年五月时”。

4、后来,苏东坡先生遇赦北归,经过遂溪时正逢五月,他再次踏进荔枝村,这时村里的长老便捧出味道最美的荔枝王——“双袋子”来招待他,他终于如愿以偿。村民为了纪念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

扩展资料:

1、在中国福建莆田县城内,有一棵唐朝时候栽的古荔枝树,名叫“宋家香”,已有1200多岁了。这棵老树至今仍旧生气勃勃,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它不仅是最老的荔枝树,也是世界罕见的高龄多产果树。

2、宋家香”古荔,不仅国内闻名,在欧美评价也极高。1903年和1906年,美国传教士蒲鲁士两次从莆田运走树苗,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试栽成功,并推广到南部各州及巴西、古巴等地。现在美国等国所种的荔枝,都可以说是“宋家香”的子孙后代。

3、宋家香”这棵千年古荔,已被列为福建省莆田县重点保护文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二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荔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3

荔枝是我平时最喜欢吃的水果,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吃,但大家对荔枝的历史典故却不太了解。下面我就给大家普及普及。

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背后的典故就是杨贵妃喜欢荔枝,但必须是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送来后她才肯吃。皇帝为了满足她的要求,让官吏们派驿站的人日夜兼程,飞驰传送,奔跑几千里路,荔枝的鲜味一点儿也没有变,就已经送到京城了。

苏轼在晚年时期,写过一首《荔枝叹》,其中有这样写道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猴兵火催,颊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鹤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这首诗深刻形象地描写出汉代递送荔枝刻不容缓、急如星火的情景。也写出了为赶运荔枝,有的跌入土坑,有的倒进山谷,尸体散乱堆叠的悲惨情形。深刻映射反映出当时汉代进贡荔枝,为了博得杨贵妃的一笑,几千里外递送荔枝,不知多少人流血死亡,葬送了性命。

杜牧和苏轼对于荔枝的描写,无不侧面反映当时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给贫苦百姓带来的灾祸,深刻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和百姓灾难的沉重,尖锐地讽刺了这些当朝官僚只知向皇帝邀宠不管人民死活的可耻面目。

第2个回答  2022-05-05

1.栽培历史荔枝最初生长在中国南部地区,它在中国有久远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已经有关于荔枝的记载。最出名的故事,就是杨贵妃喜爱吃荔枝,为了保持荔枝新鲜,
1.栽培历史

荔枝最初生长在中国南部地区,它在中国有久远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已经有关于荔枝的记载。

最出名的故事,就是杨贵妃喜爱吃荔枝,为了保持荔枝新鲜,需要很多千里马连夜赶路。

2.名字由来

荔枝本来的名字是“离支”,就是从树枝上离开的意思。原来,古人早就明白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树枝,离开树枝,第一天变颜色,第三天就会变了味道。可是如果把荔枝连着树枝割下来,就可以长时间保持新鲜。后来,“离支”逐渐变成“荔枝”。

第3个回答  2007-06-16
杨贵妃喜食荔枝,人人皆知。杜牧有诗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为投杨贵妃之好,下令各地驿站,快速转运闽、广荔枝进贡长安,耗去多少人力财力,仅为杨贵妃一人欢娱快乐。荔枝,为南方热带水果之一,内含丰富营养,性甘平无毒,久吃荔枝,益心脾、养肝血,益人颜色。杨贵妃的饮食结构中,总是少不了人参,少许服用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明目,开心益智”的功能。今天的药疗保健中,人参亦是当然的补品,坚持微量服用,可以减轻疲劳,滋补阴阳。

写枇杷的诗,精彩的似乎不多。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记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吧,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鲁迅很不以为然,写下了《“感旧”以后(下)》这篇文章,认为可笑的不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以此作为笑柄滥加讥讽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学生,识字不多或许因为没钱读书,或许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为官高权重,本事比天大,到处题辞而又到处出丑、别字连篇的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不妨刺他几句,但这样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讥讽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相传,一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有位南方的诗友来看望他,还带来一些刚成熟的荔枝。于是两人一面研究诗稿,一边品尝鲜美可口的荔枝,吃着吃着,白居易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写了一首赞美荔枝的诗句:“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
2.杨贵妃的典故,不多说了。
3.苏轼被贬岭南,自我解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杜牧讽刺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