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为什么开凿大运河

目的:
1、控制南方,漕运带动军事动员能力和物流能力。
2、利用南方的粮草准备北伐高丽
3、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运输量。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1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如何认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和主观动机:

条件:①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②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③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④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

主观动机: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③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2)客观效果:①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为以后的历代所用,成为南北

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

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

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多次组织到江南巡游,极尽铺张、奢侈,也

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亡的原因之一。

(补充:关于运河我们可以采用数字记忆法,即123456:

1是指“一条运河隋炀通”;

2是指全长二千多公里;

3是指三个连点三角形:以洛阳为中心,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

4是指四段连通南到北:全长贯通南北,由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是指五大水系运河水:由北到南流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是指六省交通大动脉:经过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参考资料:http://cn.netor.com/m/yuanqu/yq/2003/23669/sys/adlist.asp?joursid=19697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11
上面的几位不要搞笑了。

秦始皇时期修建的运河叫灵渠,是由“监御史名禄”简称史禄负责主管修建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式运河,能翻岭,能爬坡,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把中原和岭南连接了起来,在水利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修建运河的原因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南方百越各部,命尉屠睢率大军50万分5路向百越进军。当部队进入湖南、广西交界的地段时,陆路坎坷崎岖,水路湘漓又不连接,给部队行军作战、粮饷补给带来一系列困难。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
第3个回答  2011-07-11
大运河不是秦始皇开凿的,是隋二世开凿的:于公元605至610年开通.永通渠.通济渠.邢沟. han沟和江南河.连成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全长四五千里.洛阳为中心.目的.为了方便巡游。和运输南方珍贵之物,与运输粮食.
第4个回答  2011-07-1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南方百越各部,命尉屠睢率大军50万分5路向百越进军。当部队进入湖南、广西交界的地段时,陆路坎坷崎岖,水路湘漓又不连接,给部队行军作战、粮饷补给带来一系列困难。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