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糁的历史来源

如题所述

临沂糁的历史起源可追溯至东晋时期,当时一对夫妇因逃荒来到临沂,受到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经常性接济。一次,王羲之病倒,夫妇为报答恩情,宰杀了家中准备下蛋的母鸡,并加入驱寒药材,熬制了一夜的鸡汤。原本希望鸡肉煮得烂熟,不料因看火人睡着,鸡汤煮得颜色变黑。第二天,他们将这锅黑乎乎的鸡汤送给王羲之。王羲之不便拒绝,便尝了一碗,意外地发现鸡汤提神醒脑,病情大有好转。于是,他随手写下“米参”二字,后人便将这种汤称为糁。
临沂糁,亦称“沂水”,在字典中,“糁”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ǎn”(指米饭粒儿)和“Shēn”(指谷类磨成的碎粒)。但在临沂方言中,它读作“Sa”(二声),指的是一种用肉汤熬制的米粥。起初,影响较大的是鸡肉糁,如今已发展出猪肉糁、牛肉糁、羊肉糁等多种口味,成为种类丰富的美食。临沂糁以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的特点深受当地人喜爱,成为山东临沂的传统食俗,也因此成为山东省闻名的地方小吃。
最初的糁是以麦米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先将麦米浸泡一夜,使其柔软但保持筋道,然后加入提前熬好的鸡汤(可视情况适量加水)一同熬煮。煮至麦米软糯而汤汁浓稠时,加入姜和大量胡椒粉,转小火继续煮2-3小时。之后,将煮熟的鸡肉撕成细丝,将鸡蛋打成糊状放入碗中,加入榨菜、香菜、少量香油、盐和味精,最后将热腾腾的糁直接冲入碗中即可。
在临沂,制作糁非常讲究,对火候、时间、搅拌和工具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而言,头一天准备原料,夜里开始熬汤,第二天早晨才能完成糁的制作。主要原料是麦米,有的还会加入砂仁、公丁香、陈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广桂、白芷、良姜、花椒等中草药,以增强其温脾健胃的功效。有的老字号糁店使用的香料多达40多种。而用来熬制糁的锅也与普通锅不同,它比一般锅大得多,最大的特点是锅上有高出50公分的“脖子”,这有助于防止香气散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