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能用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吗?

人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例如:A很害怕他的邻居B,B是个曾犯过罪的人,A却总是遇到他(邻居嘛)某天A看到B用很可怕的眼神看了自己,晚上就做了B把自己杀了或者B把自己害得很惨的梦。
某学生害怕自己的老师,他认为那个老师太严肃,一天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于是晚上学生梦见老师罚他写一大堆作业,还体罚他。。。。

以上是举例,我想问的是人为什么会做这种类型的梦呢?大家能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吗?谢谢大家!我会追加到200分悬赏,恳求好答案!!
弗洛伊德说梦是欲望的满足,可是在我所举例的这种类型的梦里面哪里能看出是欲望的满足啊??????请教大家!!! 另外大家能否回答得详细一些,我真的很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哦!!

人格基本构结

弗洛依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弗洛依德把人的动机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超我),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的冲动而透过梦、失语等形式来寻求满足。弗洛依德相信一个人如果以前曾经有一些创伤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问题,只要他能够知觉地再将那事重演一次,并将本我、自我和超自我作回平衡的处理,那麽问题就会解决。



弗洛依德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他更大胆地认为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自我防卫机制把人的本我愿望压抑下去,在潜意识的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被压抑的愿望并非是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作为象征的形式出现,故梦都是象征的。佛洛依德认为梦是由“显梦”(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latent dream-thought)组成的。前者乃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以表现隐梦。佛洛依德认为梦可以使睡者的内心渴望满足;另一个是睡者的求生机制,借著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来保护自己。
性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相信个体原欲的发展,如升华(sublimation)概念所示,为不断转换客体。人生来即属“多相变态”(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体都可能成为快感之源。随不同发展阶段,人会固著于特定欲望客体——初为口欲期(oral stage)(如婴儿因哺乳产生的快感),继之以肛欲期(anal stage)(如小儿控制肠道产生之快感),随之为阳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经历固著性欲于母亲之时期,即所谓恋母情结,但因此欲望的禁忌本质,必须予以压抑——较不为人知的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则是性欲固著于父亲。

弗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诸四海皆准,故转求古典神话和当代民族志以为比较素材。弗氏恋母情结一词,原名伊底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从自己身上发现对我母亲的爱,对我父亲的妒。如今我认为此乃孩童遍存之现象。”弗氏尝试于心理动态层面落实此发展模式。每一阶段均为迈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进程,该成熟期将产生坚实自我,并发展出延迟欲望满足之能力。(参见《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视伊底帕斯冲突为性心理发展与启蒙之型态,借此指出他所确信人性对乱伦的渴求,与压抑此欲望之必要。他并转求文化人类学对图腾崇拜的研究,主张此崇拜以仪式性演绎,正反映出部落型态之伊底帕斯冲突。

任何对弗氏思想的讨论,若不触及其影响力深远又争议不断,关于女性角色与心理层面之议题,便无以称之完备。虽弗氏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与教育之健将(参见其〈开化性道德与当代神经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义人士辩言,弗氏对女性性发展的看法,不过让西方文化中女性的进步倒退数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识型态靠拢。弗氏相信女人为残缺之男,必须学习接受自身的毁伤(缺了阴茎),服膺想像的生理诫命。他据此提出如阴茎钦羡与进行阉割等术语,描述意欲于家庭以外场域,展其才学的女性心理,不仅“丰富”了歧视女性的辞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权的斲伤,并徒增女性进入传统以来由男性主导之社会场域的障碍。

虽弗氏论点受到关心女性平权人士质疑,然如朱立叶·米契尔(Juliet Mitchell)、南西·乍得罗(Nancy Chodorow)、洁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盖洛普(Jane Gallop)、珍·弗莱斯(Jane Flax)等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女性主义所谋者并不分驰,可如面对如其他理论传统,将其纳为己用,去除其中性别歧视成分。另一女性主义者舒拉米斯·费尔史东(Shulamith Firestone),也认同弗氏理论对女性主义运动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义:误导之女性主义〉(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论及弗氏论点基本言之可谓正确,除一重要细节须作修正:即弗氏写道“阴茎”处,都可换为“权力”一词。

此外值得注意处,为弗氏早先认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时期之性逾矩(sexual abuse),但晚后舍弃此称为诱奸理论(seduction theory)的说法(参见其〈性逾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许多案例中均发现,孩童时期性逾矩之记忆,并非出自事实,多源出想像。弗氏转而重视伊底帕斯理论,断言人潜意识均希冀与双亲发生性关系。

本我、自我与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为三部分:自我、超我、与本我(ego, superego, and id)。

潜意识的本我(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我们最为原始,属满足需求的思绪;此字为弗氏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属潜意识的超我(德文字为“überich”)代表社会引发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伦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的自我(ich)则存于原始需求与道德/伦理信念之间,以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适应现实的能力,以涵纳本我与超我的方式,与外在世界互动。认为心智并非具单一与同质性之物此一立论,仍持续深远的影响著心理学领域以外的人们。弗氏极为关注心智这三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特别是三者间如何互相产生冲突的方式。

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为解决超我与本我之间产生的冲突,会使用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使用这个机制需要爱欲(Eros)——此为希腊爱神之名;罗马神话则名为丘比特(Cupid)。若适当使用,防御机制可减缓超我与本我间之冲突,但过度或过当使用,而不正视面对冲突,则会造成焦虑或产生罪疚(guilt),最终将导致如抑郁沮丧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御机制此一领域的研究相当杰出,但她将首开防御机制先河的荣耀归于其父。防御机制有以下数种:否认(denial),反应结构(reaction formation),转移(displacement),压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补偿(compensation),升华,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认”为避免去意识到对自我产生威胁的不快之事实或现实。例如学生接到表现不佳的成绩单,而对自己说成绩并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辩称,弗氏的“否认”,与尼采归为奴隶或畜群道德的“愤懑”(ressentiment )和“价值的再价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极高。

“反应结构”为意识性的采取某种与潜意识所欲之完全相反的进向。例如某人强烈仇视某一种族,宣称其理由为该种族低下卑微,但潜意识而言,是其人感觉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说。

“转移”为情绪从危险物转向安全物。例如击打枕头,以避免攻击某人。

“压抑”为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如战争创伤),强制驱离意识层次;“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

“投射”是将基本上本属自身一部份某种不快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A不喜欢B,但不想如此承认的A,便将自身情感投射到B身上,而说是B不喜欢他(她)。

“理智化”为在情感上让自我脱离压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过接受现实,而经由合理化解释来进行自我脱离。

“合理化”为透过建构逻辑的正当性来作出某个决定,而此决定最初之所以成形,是来自完全不同于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状态。例如甲为了听自我成长课程而购买MP3播放机,但却怕真正的理由无法被人苟同,而告诉友人是为了听古典摇滚才购买播放机。

“补偿”乃因无法达成某种行为,而代之以另一种行为。例如第一个小孩很会读书,第二个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开心来博取注意。

“升华”是将冲动导引至社会认同的行为上。如以黑暗阴沈之诗描写人生的女诗人爱蜜莉·狄金森,其创作活动本身即为一例。

生死驱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类由相冲突的两种中心欲望所驱动:原欲能量爱欲与死亡驱力死欲。弗氏所谓的爱/原欲,包含所有创造性、及产生生命的驱力。死亡驱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内在的冲动,欲回归至平静状态,甚至最终回到不再存在。弗氏直到晚年才认知到死亡驱力,而这两种驱力的对照,代表了弗氏思想风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学

弗洛伊德于不同作品中解释宗教起源。《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一书,提出人类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里论,男孩生命早期对母亲抱有性欲,此恋母情结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父亲有保护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爱慕他,但也同时因父亲与众母亲的关系而嫉妒他。儿子们了解独力无法击败领导者父亲,故合力予以杀害,之后以祭仪宴飨形式啖之,借此将父亲可怖力量纳入己身。然而众子之后背负的罪恶感,也使其强化对父亲的回忆,并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亲,形成内化的威权之源。部落内也由此产生乱伦与婚姻的禁忌,并以象征性的动物牺牲(献祭)(sacrifice)取代仪式性的活人宰杀。

《摩西与一神论》(Moses and Monotheism)一书,则根据弗氏里论重建圣经历史,然而圣经学者与历史学史家,因其说法与现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象之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书另有发扬。论及宗教为一种幻象(illusion),弗氏强调其为一幻奇结构,人若要成长入成熟期,必须脱离此结构。弗氏对潜意识的处理,则偏向无神论。

心理疗法

弗洛伊德身受医师训练,因此深信其研究与成果为科学产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后的心理学者与学院人士,对他的研究与实践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叶特‧米契尔(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缘由在于弗氏基本立论——即潜意识的惧怕与欲望,启动我们意识层次的思想及行为——挑战了关于世界本身,属于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看法。某些拥护科学人士,认为此说让弗氏理论失效,使其成为诠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另拥护弗氏人士,则认为此说同让科学失效,也使其成为诠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与弗氏生前所经历的医学与学院二者,维持相同的暧昧关系。

当今尝试治疗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疗师,以不同方式与弗式精神分析产生关连。某些治疗师修改弗式取向,发展各种精神动态(psychodynamic)的模式与疗程。有些则拒斥弗氏的心理模型,但将其疗法的某些部分,特别其中仰赖患者言谈以为治疗形式者,加以改编再使用。精神医师(psychiatrists)身受医学训练,但如同弗氏时代的医师,多排斥弗氏的心理理论,疗程中并不重视言谈,而多仰赖激活心理药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氏的心理理论今日争议仍大,许多重要的学院与研究领域之精神医师,认为他不过是个郎中;但也有其他这方面的重量级人士,认同弗氏的理论核心。精神失序常视为纯然的脑疾,基本上属遗传性病源。此观点强调心理疾病的生理构成。弗洛伊德则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构成与环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较为重要,则因人而异。

哲学

不论精神分析作为哲学的形式其价值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个概念,与前此西方哲学产生断裂。

他创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儿的我思(cogito)。对弗洛伊德而言,思绪产生的程序,非主体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历史角度观之,马克思意识型态的分析早于弗洛伊德,但后者更将主体性之暗眛不明视为根本。二者之后,人实践的目标,及用来合理化其目标的想法,其构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角色。

在梦、口误、神经病征、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构建等,这些看起来全然难解、无理、和无意义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检视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对言之,在工作活动、政治哲学、制式社会行为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纯然专断和怪异的元素)。

弗洛伊德从言谈治疗引进创新的言说技术,借此让人透过间接泄漏潜意识内容的方式以消减沮丧。精神分析疗程的逆向程序,显示了个人如何依据符号压缩与情绪转嫁的逻辑,以潜意识方式形成其所遭遇的诸种问题。

批判回应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模型遭受诸多批判。有些人攻击弗氏认为儿童为性生物的立论(连带波及弗氏发扬的性概念)。另些人虽接受弗氏的性概念,但认为此种发展模式并不具普同性,对于健康成人的发展而言也非必须,另强调社会及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认为需重视弗氏较为忽略的社会动能因素(例如阶级关系)。这一支批判弗氏的思想,深受赫伯特·马库色作品影响。

也有人批评弗氏拒斥实证论的态度。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形构出一套分辨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他认为一切合理的科学理论,均具备能够证明其存伪(falsifiable)的可能。若一理论无法存伪,便不能称之为具备科学性。波普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永远可被“证实”,因无任何行为得以证明其存伪。虽然科学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然而在科学哲学与一般哲学领域内,仍有争议。学院派心理学通常仅区分出“理论”与“假设”,前者过于抽象无法证明其存伪,后者虽源自理论,却可能经研究予以验证。

行为主义、演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认知心理学均视精神分析为伪科学,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坚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观点,既苛刻也不正确。心理学其他学派则建构心理治疗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及咨情治疗(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是将具体的梦境中所蕴含的潜意识的信息发掘出来,没有具体的梦境,是无法得到什么启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5
先简要介绍一下弗氏的主要理论: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1939年),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以别于后来由此演变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著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原欲(Libido)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伊底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参见伊底帕斯(Oedipus)),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娶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又叫伊赖克缀情结(Electre complex)),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人格基本构结

弗洛依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弗洛依德把人的动机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超我),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的冲动而透过梦、失语等形式来寻求满足。弗洛依德相信一个人如果以前曾经有一些创伤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问题,只要他能够知觉地再将那事重演一次,并将本我、自我和超自我作回平衡的处理,那麽问题就会解决。



弗洛依德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他更大胆地认为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自我防卫机制把人的本我愿望压抑下去,在潜意识的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被压抑的愿望并非是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作为象征的形式出现,故梦都是象征的。佛洛依德认为梦是由“显梦”(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latent dream-thought)组成的。前者乃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以表现隐梦。佛洛依德认为梦可以使睡者的内心渴望满足;另一个是睡者的求生机制,借著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来保护自己。
性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相信个体原欲的发展,如升华(sublimation)概念所示,为不断转换客体。人生来即属“多相变态”(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体都可能成为快感之源。随不同发展阶段,人会固著于特定欲望客体——初为口欲期(oral stage)(如婴儿因哺乳产生的快感),继之以肛欲期(anal stage)(如小儿控制肠道产生之快感),随之为阳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经历固著性欲于母亲之时期,即所谓恋母情结,但因此欲望的禁忌本质,必须予以压抑——较不为人知的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则是性欲固著于父亲。

弗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诸四海皆准,故转求古典神话和当代民族志以为比较素材。弗氏恋母情结一词,原名伊底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从自己身上发现对我母亲的爱,对我父亲的妒。如今我认为此乃孩童遍存之现象。”弗氏尝试于心理动态层面落实此发展模式。每一阶段均为迈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进程,该成熟期将产生坚实自我,并发展出延迟欲望满足之能力。(参见《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视伊底帕斯冲突为性心理发展与启蒙之型态,借此指出他所确信人性对乱伦的渴求,与压抑此欲望之必要。他并转求文化人类学对图腾崇拜的研究,主张此崇拜以仪式性演绎,正反映出部落型态之伊底帕斯冲突。

任何对弗氏思想的讨论,若不触及其影响力深远又争议不断,关于女性角色与心理层面之议题,便无以称之完备。虽弗氏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与教育之健将(参见其〈开化性道德与当代神经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义人士辩言,弗氏对女性性发展的看法,不过让西方文化中女性的进步倒退数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识型态靠拢。弗氏相信女人为残缺之男,必须学习接受自身的毁伤(缺了阴茎),服膺想像的生理诫命。他据此提出如阴茎钦羡与进行阉割等术语,描述意欲于家庭以外场域,展其才学的女性心理,不仅“丰富”了歧视女性的辞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权的斲伤,并徒增女性进入传统以来由男性主导之社会场域的障碍。

虽弗氏论点受到关心女性平权人士质疑,然如朱立叶·米契尔(Juliet Mitchell)、南西·乍得罗(Nancy Chodorow)、洁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盖洛普(Jane Gallop)、珍·弗莱斯(Jane Flax)等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女性主义所谋者并不分驰,可如面对如其他理论传统,将其纳为己用,去除其中性别歧视成分。另一女性主义者舒拉米斯·费尔史东(Shulamith Firestone),也认同弗氏理论对女性主义运动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义:误导之女性主义〉(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论及弗氏论点基本言之可谓正确,除一重要细节须作修正:即弗氏写道“阴茎”处,都可换为“权力”一词。

此外值得注意处,为弗氏早先认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时期之性逾矩(sexual abuse),但晚后舍弃此称为诱奸理论(seduction theory)的说法(参见其〈性逾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许多案例中均发现,孩童时期性逾矩之记忆,并非出自事实,多源出想像。弗氏转而重视伊底帕斯理论,断言人潜意识均希冀与双亲发生性关系。

本我、自我与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为三部分:自我、超我、与本我(ego, superego, and id)。

潜意识的本我(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我们最为原始,属满足需求的思绪;此字为弗氏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属潜意识的超我(德文字为“überich”)代表社会引发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伦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的自我(ich)则存于原始需求与道德/伦理信念之间,以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适应现实的能力,以涵纳本我与超我的方式,与外在世界互动。认为心智并非具单一与同质性之物此一立论,仍持续深远的影响著心理学领域以外的人们。弗氏极为关注心智这三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特别是三者间如何互相产生冲突的方式。

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为解决超我与本我之间产生的冲突,会使用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使用这个机制需要爱欲(Eros)——此为希腊爱神之名;罗马神话则名为丘比特(Cupid)。若适当使用,防御机制可减缓超我与本我间之冲突,但过度或过当使用,而不正视面对冲突,则会造成焦虑或产生罪疚(guilt),最终将导致如抑郁沮丧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御机制此一领域的研究相当杰出,但她将首开防御机制先河的荣耀归于其父。防御机制有以下数种:否认(denial),反应结构(reaction formation),转移(displacement),压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补偿(compensation),升华,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认”为避免去意识到对自我产生威胁的不快之事实或现实。例如学生接到表现不佳的成绩单,而对自己说成绩并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辩称,弗氏的“否认”,与尼采归为奴隶或畜群道德的“愤懑”(ressentiment )和“价值的再价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极高。

“反应结构”为意识性的采取某种与潜意识所欲之完全相反的进向。例如某人强烈仇视某一种族,宣称其理由为该种族低下卑微,但潜意识而言,是其人感觉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说。

“转移”为情绪从危险物转向安全物。例如击打枕头,以避免攻击某人。

“压抑”为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如战争创伤),强制驱离意识层次;“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

“投射”是将基本上本属自身一部份某种不快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A不喜欢B,但不想如此承认的A,便将自身情感投射到B身上,而说是B不喜欢他(她)。

“理智化”为在情感上让自我脱离压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过接受现实,而经由合理化解释来进行自我脱离。

“合理化”为透过建构逻辑的正当性来作出某个决定,而此决定最初之所以成形,是来自完全不同于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状态。例如甲为了听自我成长课程而购买MP3播放机,但却怕真正的理由无法被人苟同,而告诉友人是为了听古典摇滚才购买播放机。

“补偿”乃因无法达成某种行为,而代之以另一种行为。例如第一个小孩很会读书,第二个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开心来博取注意。

“升华”是将冲动导引至社会认同的行为上。如以黑暗阴沈之诗描写人生的女诗人爱蜜莉·狄金森,其创作活动本身即为一例。

生死驱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类由相冲突的两种中心欲望所驱动:原欲能量爱欲与死亡驱力死欲。弗氏所谓的爱/原欲,包含所有创造性、及产生生命的驱力。死亡驱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内在的冲动,欲回归至平静状态,甚至最终回到不再存在。弗氏直到晚年才认知到死亡驱力,而这两种驱力的对照,代表了弗氏思想风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学

弗洛伊德于不同作品中解释宗教起源。《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一书,提出人类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里论,男孩生命早期对母亲抱有性欲,此恋母情结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父亲有保护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爱慕他,但也同时因父亲与众母亲的关系而嫉妒他。儿子们了解独力无法击败领导者父亲,故合力予以杀害,之后以祭仪宴飨形式啖之,借此将父亲可怖力量纳入己身。然而众子之后背负的罪恶感,也使其强化对父亲的回忆,并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亲,形成内化的威权之源。部落内也由此产生乱伦与婚姻的禁忌,并以象征性的动物牺牲(献祭)(sacrifice)取代仪式性的活人宰杀。

《摩西与一神论》(Moses and Monotheism)一书,则根据弗氏里论重建圣经历史,然而圣经学者与历史学史家,因其说法与现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象之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书另有发扬。论及宗教为一种幻象(illusion),弗氏强调其为一幻奇结构,人若要成长入成熟期,必须脱离此结构。弗氏对潜意识的处理,则偏向无神论。

心理疗法

弗洛伊德身受医师训练,因此深信其研究与成果为科学产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后的心理学者与学院人士,对他的研究与实践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叶特‧米契尔(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缘由在于弗氏基本立论——即潜意识的惧怕与欲望,启动我们意识层次的思想及行为——挑战了关于世界本身,属于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看法。某些拥护科学人士,认为此说让弗氏理论失效,使其成为诠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另拥护弗氏人士,则认为此说同让科学失效,也使其成为诠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与弗氏生前所经历的医学与学院二者,维持相同的暧昧关系。

当今尝试治疗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疗师,以不同方式与弗式精神分析产生关连。某些治疗师修改弗式取向,发展各种精神动态(psychodynamic)的模式与疗程。有些则拒斥弗氏的心理模型,但将其疗法的某些部分,特别其中仰赖患者言谈以为治疗形式者,加以改编再使用。精神医师(psychiatrists)身受医学训练,但如同弗氏时代的医师,多排斥弗氏的心理理论,疗程中并不重视言谈,而多仰赖激活心理药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氏的心理理论今日争议仍大,许多重要的学院与研究领域之精神医师,认为他不过是个郎中;但也有其他这方面的重量级人士,认同弗氏的理论核心。精神失序常视为纯然的脑疾,基本上属遗传性病源。此观点强调心理疾病的生理构成。弗洛伊德则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构成与环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较为重要,则因人而异。

哲学

不论精神分析作为哲学的形式其价值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个概念,与前此西方哲学产生断裂。

他创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儿的我思(cogito)。对弗洛伊德而言,思绪产生的程序,非主体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历史角度观之,马克思意识型态的分析早于弗洛伊德,但后者更将主体性之暗眛不明视为根本。二者之后,人实践的目标,及用来合理化其目标的想法,其构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角色。

在梦、口误、神经病征、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构建等,这些看起来全然难解、无理、和无意义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检视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对言之,在工作活动、政治哲学、制式社会行为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纯然专断和怪异的元素)。

弗洛伊德从言谈治疗引进创新的言说技术,借此让人透过间接泄漏潜意识内容的方式以消减沮丧。精神分析疗程的逆向程序,显示了个人如何依据符号压缩与情绪转嫁的逻辑,以潜意识方式形成其所遭遇的诸种问题。

批判回应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模型遭受诸多批判。有些人攻击弗氏认为儿童为性生物的立论(连带波及弗氏发扬的性概念)。另些人虽接受弗氏的性概念,但认为此种发展模式并不具普同性,对于健康成人的发展而言也非必须,另强调社会及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认为需重视弗氏较为忽略的社会动能因素(例如阶级关系)。这一支批判弗氏的思想,深受赫伯特·马库色作品影响。

也有人批评弗氏拒斥实证论的态度。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形构出一套分辨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他认为一切合理的科学理论,均具备能够证明其存伪(falsifiable)的可能。若一理论无法存伪,便不能称之为具备科学性。波普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永远可被“证实”,因无任何行为得以证明其存伪。虽然科学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然而在科学哲学与一般哲学领域内,仍有争议。学院派心理学通常仅区分出“理论”与“假设”,前者过于抽象无法证明其存伪,后者虽源自理论,却可能经研究予以验证。

行为主义、演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认知心理学均视精神分析为伪科学,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坚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观点,既苛刻也不正确。心理学其他学派则建构心理治疗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及咨情治疗(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是将具体的梦境中所蕴含的潜意识的信息发掘出来,没有具体的梦境,是无法得到什么启示的。
第2个回答  2009-04-01
梦的成因是很复杂的,既有生理的因素,又有心理的因素,其中生理的因素主要是神经活动,而心理的因素则主要是意识活动。但不管怎么说,梦的内容总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等因素有关。人比较在乎的一些事情,在现实中也可能由于理智等的克制或压抑而不能正常表现出来,但这些被压抑的情愫往往会被“记录在案”[尽管可能是潜意识的东西],在神经放松[交感神经继续工作]的睡眠中往往会在梦中得到唤醒。至于解梦,我认为没有哪个人能比做梦者自己更清楚梦的寓意。即使是精神分析之父的弗洛伊德先生恐怕也无能为力。一点个人浅见,见笑!
第3个回答  2009-03-23
呵呵,问题可真够多的,但这些问题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本百事通就就此几个问题与您商榷:
一、人如果经常、反复做同样的一个梦,意味着这个人的同一个潜意识或同一种情绪进行反复的表达。同时证明,这个潜意识或这种情绪在这个人的意识里,相当深刻。或许,是一件特定的事、发生在特定的环境,对这个人造成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一种特定的潜意识或情绪。因为,梦是潜意识的反映,或是情绪的一种表达。
二、您把按弗洛伊德的理论歪曲了,梦并不是为了满足愿望而保证睡眠,按他所说,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是现实中愿望的一种意识上的延续。其实我很不赞同按弗洛伊德的观点(这个有空再讨论)。还是回来回答您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噩梦或者睡眠质量很差,清晨醒来比睡觉之前还要累?”我们普遍都知道,人类的睡眠,其实就是为了大脑、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以及肉体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如果在睡眠的过程中作了噩梦,脑部的部分细胞不单没有得到休息,反而运动更加剧烈;恶梦会使肌肉紧张,心脏供血负担增多,这样不是会使人醒后更累更疲劳吗?
三、弗洛伊德所对梦的学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对您说,哪是一种伪科学。 举例,他说“梦是一种愿望”“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您信吗?比如,他说人被恶梦吓醒是一种保护,就如“负有保护小镇居民安睡的巡夜人,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却不得不开枪而惊醒了居民。”扯蛋吧?所以,不要迷信一些专家或所谓的“心理学家”,记住,梦只是一种潜意识的反映,是自己情绪的一种表达而已。当你记住这一点,任何梦都可以解释了。
四、现在国内的所谓精神分析“家”大多是弗氏的捅足,大同小异。如果硬要找出突出的人物来,我推荐由中国的万文鹏教授与德国的玛佳丽联手举办的“中德心理治疗培训项目”应该说是开了中国心理治疗技能培训的先河。一共培训了三期,国内所谓的精神分析大师大都出于此,比如二楼所说的曾奇峰“大师”就出于此“中德班”。呵呵,据说这些大师在国内占据着精神分析领域的尖端。您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利益驱动之下,头顶上的光环就越多!
第4个回答  2009-04-01
弗洛伊德的基本的一条理论便是说:梦是欲望的满足,但是,这并非是官方的观点,像解梦之类的问题还在研究当中,但是我个人是十分敬佩弗洛伊德的。他的理论的确可以解决很多的事情。
弗洛伊德的其中的观点重要的一个方面,梦是对愿望的歪曲的反映,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噩梦”的存在,但是,如果进一步的推断,总会发现梦的本质的所在,和自己的希望的所在。
一个人的愿望并非是自己所想当然的,一些深层面的内容并非能够轻易察觉。
就拿你所举得例子来说,A很怕B,但是A却总是梦见B,但是,这样就能够说明见到B是A的愿望吗,显然不是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A的愿望在这个梦中是经过伪装的。但是,仅凭你所提供的这个梦的相关的方面的信息,我不能肯定地判断这个梦的具体的伪装在哪里。
但是我可以举一些其他的例子来论证。
如果一个人梦见自己的家人生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事,仅凭这样并不是能够轻易认定这个梦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家人生了重病,你可以问自己,如果家人生了重病,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之后,他便梦见了自己日夜兼程地赶回家,可想而知,他是想家了。
相信你以后也能够试着从侧面分析,多问这样的梦境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再次联系梦境,一切将会揭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