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达岭隧道

如题所述

新八达岭隧道全长12.01km,是京张高铁正线9个隧道中最长隧道。隧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至延庆县区段。隧道洞身最小埋深4m,最大埋深432m;最高设计时速为250km/h,是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设计有三个斜井进行辅助施工,均为永久性救援通道。

2018年12月13日10点18分,新八达岭隧道顺利贯通。

技术特点

一、项目特点

1.京张铁路是2022年冬奥会的重点配套工程,新八达岭隧道连续穿越居庸关、水关、八达岭长城等重要风景名胜区,超浅埋穿越百年京张铁路和石佛寺村,是京张铁路最长、环保要求最严格、工期最紧张的隧道。

2.八达岭长城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山岭地下火车站,也是国内埋深及提升高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站;车站分三层地下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站台层、进站层及出站层(设备层),站台层与进出站通道层间预留约4.8m厚岩层;车站内修建各类大小洞室78个,断面型式88个、洞室交叉节点密集,是国内最复杂的暗挖洞群车站。

车站采用了诸多创新设计,在高铁地下车站中首次采用叠层进出站通道形式,实现了进出站客流完全分离和进出站口均衡布置,首次采用环形救援廊道设计,具备了紧急情况下快速无死角

救援的条件;首次采用一次提升长大扶梯及斜行电梯等先进设备。

3.车站两端渡线段单洞开挖跨度达32.7m,是目前国内单拱跨度最大的暗挖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组织复杂。

4.根据该隧道施工组织安排,12公里的隧道要在45个月完成,平均每月要完成开挖266米,还加上一个长城站单洞长1410米。为此八达岭隧道设3个斜井、5个平行导坑,共计8个辅助导坑和各一个进口、出口工作面。

二、科技创新及对策

新结构:

隧道进口采用牌坊式、出口采用城关式洞门,实现了工程与文化环境相协调。

                                 

新材料:

1.大跨过渡段隧道喷混凝土中添加了新型纳米材料,有效的提高了初期支护的早期强度。新工艺:

1.大跨过渡段采用“顶洞超前、分层下挖、预留核心、重点锁定”的工法进行施工。

2.大跨段采用了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杆、普通锚杆组合的复合支护体系,充分利用围岩承载力,优化受力体系,减少二次衬砌的厚度。

3.隧道下穿文物和临近复杂洞群首次采用电子雷管微损伤精准控制爆破技术,消除了对文物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4.信息化的人机定位及智能交通实现新八达岭隧道及地下车站多掌子面协同作业及物流运输高效顺畅。

5.新八达岭隧道采用并行双洞立体多分支斜井设计,采用多工作面协同作业有效满足了环保和工期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