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子曰了一句又一句,曰了一年又一年.......唉,还是老祖宗的儒道一脉没那么多乱力怪神、装神弄鬼,读起来多少让人心里踏实一些......

这是中庸。。。天命是天赋,意思是性格,天生的性格,天命之谓性,就是上天赋予的性格,率性之谓道,就是遵循本性的行为,修道之谓教,则是修养这种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是指这种道不能片刻离开,能离开就不是真的道,故君子慎其独,这里我个人的看法是,君子并不是小人君子的君子,而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会非常谨慎,恪守自己的道。哪里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22
道,就是佛性、法性、法、心、造化、内在光、内在音......
●『道』也是『心、佛性』之意。如《达摩血脉论第六问》言:
【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
可见『道』即是『心、佛性』。
●《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闻道』就是『闻法』,『闻法』就是『得法、得道』,『得法』的人,往生时有在世佛的化身接引,不会堕入三恶道,可能解脱成佛,所以不畏惧死亡。
『道』是超越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层次的,用肉耳是听不到的。道不可道(言说),名不可名(言说),怎能用『听』的?所以,这个『闻』字,不是听的意思。
●《道德经第41章》: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说明『道』为『大音希声』,意即『常人耳朵听不到的最大、最美的声音』(《道德经第14章》:【听之不闻,名曰希】),也就是说『道』即内在音。
说明『道』为『大象无形』,意即『常人眼睛看不到的最大、最美的形象』,也就是说『道』即内在光。
而内在音、内在光就是佛性、心,可见『道』即是『心』。
●《道德经第41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是说『道(佛性、心)』就是造化。『无』就是『无极、空』。这与【无极生太极】的意思雷同。
●《庄子•天运》:
【故有焱氏为之颂曰: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裏六极】
是在谈『道』是听得到但不是用肉耳、看的到但不是用肉眼,即内在光、内在音。
●《文子•上德》:
【老子曰:道以无为有体,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谓之幽冥者】
是在谈『道』是肉眼看不到的、肉耳听不到的内在光、内在音。
●《庄子 • 人间世》: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也是在谈『道』为内在音,即『天籁』。也可证明孔子是修行人。
●《庄子·齐物论》也提到『天籁』是发自于自身,即内在音:
【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人簌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簌。】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语义:『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人吹动各种不同的竹管里发出的声音,『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
说明『天籁』是发自于自身的内在音。

欢迎上网搜寻:奇哉!中国人,不懂中国字
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22
老祖宗那帮人,都是学问高、内心强大的牛人,到后代一蟹不如一蟹,心虚了,不要说慎独不欺暗室了,就是大庭广众之中也压不住伸手的冲动,又怕遭到报应,就把自己的心给神灵了
第3个回答  2014-05-26
一阴一阳之谓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