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哪个朝代开始修的?谁下令的!

如题所述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 
  第1期运河
  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2期运河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地图(8张)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控制南方经济中心会稽(绍兴),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400千米。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淮安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淮安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之一,藉漕运之利,发展迅速。
  隋朝时分为四段:(1)永济渠。(2)通济渠。(3)邗沟。(4)江南河。
  第3期运河
  主要指的是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十八年(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
  历史上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安)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5
基本上每个朝代,一直到现代都在不断的建设。工程量最大的是隋朝,明朝和现代。 隋炀帝下令
春秋夫差开通苏州经长江到淮河的邗沟。
隋朝开通洛阳-扬州-杭州钱塘江,洛阳-黄河-北京,总长2700公里的运河。
元朝黄河不断泛滥,重修大运河,不走洛阳,走了北京直接到杭州的线路。元朝时大运河的走向基本确定,全线贯通。不过河道很窄,经常断水,运能非常有限。年漕运量不足10万石。
明朝大规模增加河道宽度和深度,疏浚元朝时许多缺水的河道,修建50多条水闸、上千里的防河长堤。使年漕运量大幅上升到400万石。
清朝后期,黄河大规模泛滥,大运河曾经全线停航。
现在的大运河,由于建国后的不断修缮和扩建,年河运量已经达到5500万吨
第2个回答  2012-07-25
隋朝 605--610.隋炀帝下令的,目的是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和经济交流,还有就是为出兵征朝鲜做准备。
第3个回答  2012-07-25
从隋朝开始修建的,是隋炀帝杨广为了方便其从东都洛阳去江南看美女、旅游观光而下令修建的
第4个回答  2012-07-25
隋朝,杨广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