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听力?

如题所述

1、听耳机声音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许多学生喜欢把MP3的声音调得非常大,而且喜欢长时间地听,这都是错误的。中学生听耳机的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不能超过60分贝;2、不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边听音乐边做作业,要高度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养成好的习惯;3、听力受损应及早就医。中学生在听MP3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耳朵发痒、耳鸣,说话不得不提高嗓门的情况,这就是听力受损的征兆,学生们应该及早就医,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4、噪音环境引起的听力损失应在三周内解决。市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听力,如避免长期待在喧嚣场所等。一旦发生因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应该立即到专科医院就诊,听神经受损伤水肿时间过长(超过三周),就会出现神经变性、坏死,丧失听觉功能等症状;5、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例如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6、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它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7、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击耳部,击打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而掌击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击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8、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9、是否适合坐飞机。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10、谨防其他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耳聋者,临床上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8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保护听力健康十分重要。积极预防耳部疾病,科学保护听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要频繁掏耳朵

当耳朵痒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轻轻地在外耳道口旋转,接着让耳朵向下,自行把耵聍(耳屎)排出。掏耳朵也不能太过频繁,更不能用指甲、卡子等尖锐物掏耳朵。如果耵聍太多堵塞了外耳道,要到正规的医院处理。

二、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

使用耳机,一天累计不超2小时。接听电话时,耳朵与话筒应保持一定距离,音量适中,接听一段时间后需交替更换另一只耳朵。

三、预防耳内进水

耳内进水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一旦外耳道内进水,可以把头偏向一侧,让水流出来,再用棉签轻轻擦拭。

四、定期按摩护耳穴位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以及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 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 ,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 保护听力。建议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最后,提醒大家平时要提高爱耳护耳意识,一旦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痛、耳闷等问题,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5
戴耳机听歌声音不要太大,还有不要在嘈杂的环境呆太久
第3个回答  2020-03-15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想保护好听力首先息息相关的就是不要老戴着耳机听音乐或者刷视频!
第4个回答  2020-03-15
尽可能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或者避免有强烈响声,反正他们振动而影响我们的听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