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的关系

如题所述

每当进入农历三月,春天的序幕便缓缓拉开。燕啭莺啼,桃红柳绿,春意盎然。自古以来,本月有三个大节日,分别是: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而今时过境迁,三者渐混而为一。

三个节日最早出现和最先消失的是寒食节。它在二十四节气清明的前一至二天,其由来相传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之推,便把他被自己烧死之日,定为寒食节,当日不举饮,又称冷节。

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也有“三月节”的称法,为春游野宴之日。相传在唐代非常盛行,把它当节过。在皇宫还建有园林宴会所,供皇室及大臣们游览,宴饮之用,至今还有"上巳节皇帝赐宴“的记载。而这天平民吃的食物,都以春季时令食物为主,及至清代,以食春饼,菜合,米饭为主。

清明节之所以得名并传承发展,与其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清洁而明静有关,清明是节气。起初,该节日吃的食物与古代的寒食节相同,发展至今,己兼备有节日、节气的双重意义。节气仅指物候、时令的变化,节日却蕴含了民俗风情和某种节日的内函和意义。如节日的形式,禁忌,方法等,在我国很多地方,至今仍然按传统"早清明,晚十一"的时间去祭祖扫墓。

清明节在发展中兼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现在,寒食节,上已节己被人们忘记,而取而代之的清明节被富于了新的内函。我国古代己有饮水思源、追祭先人的传统美德,清明扫墓己成为传统习俗。它能表达对先祖的祭奠和哀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30
一年一度的传统清明又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得很对啊!这是杜牧的名作,而杜牧是我个人偏爱的诗人之一。
大家想必都知道,宋朝画家张择端有一幅传世名作叫《清明上河图》,反映北宋年间在清明时节前后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热闹情景。可是,清明节为什么要“上河”呢?
其实,清明节并非自古就是国人祭扫祖坟、悼念先人的日子。清明作为节日,在两汉还并不明显,到隋唐略为成型,但尚未涉及扫墓。唐朝一些牵涉清明的诗歌,无论是杜甫的“渡头翠柳艳明媚”,还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都还看不到祭扫追悼的含义来。有祖宗崇拜的清明节,始于宋朝。
那么,既然先人的坟墓都是葬在山里边的,要扫墓的话,就应该是“上山”、“上坟”才对,却为何变成“上河”了呢?这就要联系与清明节在时间上前后接踵的另一个古老节日——三月三上巳节了。
与清明节先冷清后热闹的际遇正好相反的是,上巳节是先热闹后冷清,早在汉朝时就已十分繁荣,至唐朝已达到鼎盛。《诗经》里的《郑风·溱洧》篇,描写的就是三月三上巳节。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叙述文人在上巳节“曲水流觞”,杜甫的《丽人行》里更有“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名句。
我们看到,这里所举的3篇诗文,都有“水”(其实就是河)在里面:“溱”和“洧”是北方两条大河的名字;王羲之和他的友人“流觞”于“曲水”;唐朝的“丽人”们集聚于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水边”。可见,“水”是上巳节的一个关键词,三月三是古人的一个亲水的日子。
于是我们可以明白了:宋朝的“清明上河”,其实是在庆祝和度过一个离他们已渐行渐远的古老节日——三月三上巳节。到宋朝时,上巳节已经比较凋敝了。
其实,清明节还“合并”了早它两天的寒食节。上坟,原本就是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清明节本身自来就没有什么内涵,因其在时间上正处于寒食节和上巳节之间,它便“左右开弓”,把寒食、上巳两节的习俗活动揽进自己的“筐”里了,从而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直到今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