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的地名由来

如题所述

九江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

它“襟江带湖”,雄据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古书说九江“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

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

扩展资料:

九江是昌九一体化双核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之一,九江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

江西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根据2014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九江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九江位于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老地名的故事:

梅绽坡,地处浔阳闹市区。东靠五桂厂,南接浔阳路,面对莲花池,西接孔圣庙,北连大中路。长约200米,最宽处约7米。原为一自然坡地,旧时坡道上下有数条便道穿插,四通八达。

这里的房屋,原先大部分是矮小的居民住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开发商在这里大搞房地产开发,把这个坡给降平了。关于梅绽坡这一地名的由来。

比较详细的说法是这样的:清代崇德年间,有一多年在外经商的梅姓商人,回浔定居。在坡上购地建房,并在坡地前的街口开了一家布店。此人特别喜爱“长春花”(老百姓称之为“四季梅”)。

在他居住的屋前栽了几株。这种花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到了秋天,百花凋谢,四季梅却依然开得那么耀眼。就是冬天也是如此。

所以有“日日春”、“四季梅”之美名。附近居民见了,也都喜爱不已,纷纷前来索种、栽种。一时间,坡上坡下,梅花绽开。“梅绽坡”由此而得名。

值得指出的是,九江人念这个地名,往往有两种误称。一曰:“梅定坡”。这应该是读了错别字。因为“绽”字的右边正好是一个“定”字。正应了那句话“长子读一截,矮子读半边”。

二曰:“煤炭坡”。这应该是九江人的耳误兼口误,大家只要用九江话快速的念“梅绽坡”三个字,听起来就极象是“煤炭坡”。

今天的“梅绽坡”,既无“梅”,也无“坡”。但它却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浔城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1

1、《汉书·地理志》“寻阳”县下载:“《禹贡》九江在南,皆东合为大江。”即九江在汉寻阳境内,汉唐诸儒多主此说。但对九江的江源又有不同的见解。郭璞《山海经注》、《汉书地理志注》、《尚书伪孔传》均认为“源之大江,江自寻阳分而为九,皆东会于大江”。

孔颖达《书经正义》认为“九江从山溪所出”,“各自别源”。陆德明《经典释文》则引《浔阳地记》《缘江图》列举九江名目,证以“始于鄂陵(今湖北鄂城),终于江口,会于桑落洲(今九江县江洲)”。然对九江在汉寻阳境内,却是一致的。

2、《晋太康地记》采汉儒别说“九江,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是以注入彭蠡(今鄱阳湖)的湖汉水(今赣江)及其八大支流合称九江。

3、宋儒胡旦、朱熹、蔡沈等又以注入洞庭九水为九江,但对其称谓亦互有出入。故以上三说当以第一、二两说较合原义。

扩展资料

用“九江”名冠行政建置,始于秦代。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以其他置三郡,其中有九江郡。秦始皇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分天下为36郡,仍设九江郡,境域包括现在的江西全部,安徽的淮南及河南的一小部分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

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候,改为九江国,治六(今安徽六安),其重心仍在淮南。汉置九江郡乃秦郡一分为四(九江、庐江、衡江、豫章)之郡地,虽仍治寿春,但辖境仅有今安徽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之地。

东汉,迁治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划入下蔡、平阿、义城三县、辖境扩展至淮北。而今九江境域,当时却分属于豫章郡和庐江郡。新莽因国师刘歆以湖汉九水为九江,改豫章郡为九江郡,改柴桑县为九江亭。

晋永嘉初,寻阳郡增置九江县,为汉江地遭八乱流而侨置。惟隋以寻阳滨江,跨江而治,江水会境,遂改江洲为九江郡,最得其实。明清设九江府,民国改德化为九江,使九江地名与政区名融为一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9

九江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

它“襟江带湖”,雄据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古书说九江“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

扩展资料

九江是昌九一体化双核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之一,九江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江西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

根据2014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九江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九江位于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是“四大米市”之一和“三大茶市”之一,并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园林绿化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国典型山水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荣誉称号等。

九江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之美称。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江西”千岛湖“庐山西海、中部“九寨沟”龙源峡,皆位其境内。

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

现辖浔阳、庐山两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代管县级瑞昌市、共青城市,另设有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九江市并不是指有九条江,在中国古代,“九”被中国人认为是最大的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

九江市简称 “浔”,是江西省设区的市(地级),在古代被称为浔阳、柴桑、江州,这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九江市位于江西省最北部,赣、鄂、皖、湘四省的交界处,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市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三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

扩展资料:

九江的风景名胜

1、庐山

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省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山体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

2、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五老峰南麓,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3、东林寺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4、浔阳楼

浔阳楼是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的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5、烟水亭

烟水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点之一,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

6、琵琶亭

琵琶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长江大桥东侧,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建于唐代元年,已有1200年历史,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点,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由长安贬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 (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

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

九江市(简称“浔”),古称柴桑、浔阳、江州,是中国江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该省北部,有江西“北大门”之称。市区坐落于长江南岸、庐山北麓、鄱湖以西。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途通五岭、势拒三江”,具有“七省通衢”的战略地位。由于得舟楫之便,加上物产丰富,九江自古就是通都大邑,是人员流和物流中心城市,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曾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扩展资料:

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浔阳、庐山(2016年5月更名为濂溪)两区,九江县(2017年8月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

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2016年5月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代管县级瑞昌市、共青城市,另设有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九江网-历史沿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