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等渗高渗脱水的区别表格

如题所述

(一)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亦称原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超过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Osm/L。这种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引发渴感和饮水,同时增加ADH的释放,减少尿量,提高尿比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还会导致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从而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但细胞外液的减少程度不如低渗性脱水明显,循环障碍的发生率也较低。
(二) 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又称继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特点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Osm/L。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降低导致患者早期无渴感,晚期或严重脱水时,血容量减少会刺激血管紧张素II的产生,间接引起渴感。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还会抑制ADH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加,尿比重升高。此外,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量并未减少,甚至可能增加,而细胞外液的显著减少会导致血容量降低和周围循环衰竭,出现静脉塌陷、动脉血压降低、脉搏细速等症状。
(三) 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又称等渗性脱水或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特点是水和钠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浓度在130~150mmol/L之间,血浆渗透压在280~310mOsm/L之间。等渗性脱水时,首先丢失的是细胞外液,导致血容量和组织间液减少,但细胞内液量变化不大。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会刺激ADS和ADH的分泌增加,肾小管对钠和水重吸收增多,细胞外液得到一定补充,同时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严重患者血容量减少迅速而明显,可伴发休克。若未及时处理,可转变为高渗性脱水或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兼有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的特点,轻症以失盐的表现为主,重症主要表现为外周循环衰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