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浮石飘色的简介

如题所述

所属地区: 广东省台山市
文化遗产名称:台山浮石飘色
遗产编号:Ⅹ-3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东省台山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飘色,亦称摆色、以八、九岁的儿童装扮成戏剧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人们用“色柜”抬着出游,属于人物造型艺术,是台山民间艺坛上的一枝奇葩,其中以斗山浮石“摆色”久负盛名,誉满海内外。浮石摆色,源于清乾隆年间,由浮石赴京参加会考的人们依照中原飘色传人。
摆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柜上凌空而起,称为“飘”,在柜台上的小舞台坐或立的称为“屏”。人物主要靠一条精心锻造的钢支支撑,这钢支叫作“色梗”,色梗有明铁、暗铁、台铁、手铁之分。摆色的小孩要长相俊美、意志坚强的才能入选,入选的儿童叫“色仔”。摆色的内容多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天牌、色标、罗伞,配以高跷、八音锣鼓队,场面极为壮观。1990年和1991年,浮石飘色曾两度被请往澳门表演,轰动一时。
每台飘色由两个八至十岁的儿童(俗称“色仔”)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柜”抬着出游,属人物造型艺术。飘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柜面上凌空而起的称为“上色”,也叫做“飘”,坐在色柜面上的称为“下色”,也叫做“屏”。人物主要靠一条精心锻造的纤幼钢枝支撑,这钢枝叫做“色梗”。“飘”与“屏”互相辉映,构成完美的飘色整体。飘色的迷人魅力在于“飘”,其左足立于一根桃枝上,右足摆动,身体凌空无凭,似无依托,令人惊奇。
飘色的儿童须严格挑选,长相俊美、胆大开朗者当“色仔”、上“色框”,这被当地民众视为荣耀。浮石飘色的内容为“赵子龙拦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吕布貂蝉”、“平贵别窑”、“穆桂英挂帅”、“杨金花争帅印”、“木兰从军”、“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
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浮石村民列队抬着北帝塑像,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组成队伍,游遍全村十坊,形成一个阵容鼎盛多彩多姿的汉族民间习俗节日,吸引村中海内外乡亲和各级宣传媒体、各地摄影爱好者,影响深远。
台山浮石飘色,远近闻名,江门地区各市县都曾邀请浮石飘色参加游行助兴,并先后三度应邀代表台山赴澳门参加巡游表演。1996年,浮石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 明末清初,浮石村举人赵家璧赴京考试,在中原接触到飘色这一汉族民间艺术,回到村中后便凭记忆与村民模仿传承。浮石村有座北帝庙,每逢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浮石村便组织民间艺术队伍,如舞龙队、彩旗队、醒狮队、高跷队、八仙队、八音锣鼓队等巡游队伍。村民抬着北帝菩萨出游祈福,从那时开始便从简单到完善地逐步加上飘色这个项目,形成一种特定的岁时节令庙会,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浮石族谱已有正式记载。
初时浮石分为六个大闸(村):一闸两头(村名),二闸村心(村名),三闸民表(村名),四闸东头、隆平里(村名),五闸南平里(村名),六闸大墩、灶背(村名),每闸设飘色一架,共有飘色六架。后来南平里分为上、下南平里,东头和隆平里又各设一架,增为八架,分闸管理。
浮石自产生飘色以来,每年都举行飘色游行。抗日战争期间,飘色游行停办了几年。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因服装、色架等保管不周,而致散失和损坏,亦曾停办。在1957年送浮石子弟参军、1958年斗山人民公社成立和1962年与驻防当地的人民解放军联欢的三次活动中,由浮石琳琅剧社负责搜集旧色袍与所需器材,勉强装成两架飘色参加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飘色被列为封建迷信活动而禁止举办。
在1984年至1985年间,得到旅港、澳乡亲的支持,捐资购置七套色袍和一批道具,浮石飘色又重新恢复活动,改为每年农历正月初六进行。后来又得到旅美乡亲赵炳炎先生赞助,增添色袍三套,共设十架飘色,还添置抬色人员彩服,全归浮石琳琅剧社统一管理。经过琳琅剧社人员精心构思,对飘色加以改进,推陈出新,使之比过去益显巧妙奇特,还作出规定,今后每年农历正月初六,要出动飘色参加乡民祭始祖活动,祭祖后游行全浮石。
浮石飘色除参加本地的活动外,还应邀到鹤山、开平等县市,以及江门五邑世界华人嘉年华艺术展示和市内历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1990年和1991年曾二度被邀请往澳门参加水灯节文艺巡游表演。1999年12月,新华社澳门分社特邀浮石飘色参加澳门回归祖国大型巡游庆祝活动,名扬海内外。
由于各方重视,群众积极参与,使作为台山民间艺术瑰宝的浮石飘色历久不衰,并不断发展。1999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