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无我”怎样解释

如题所述

“无我”的解释: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刹那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这中间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

同样,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恒常不变的我,没有灵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与名法,一直都在那里不停的刹那的生灭着,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不生灭的东西,也找不到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

扩展资料:

在非想非非想定中,随着不同人的念妄动生发的不定,处于非想非非想的“有命”终究会在非常非常遥远的时间后重新从定中出来,且由于在非想非非想定中不执于有我,而“行"却也依旧发动,故从定中出来时,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重新边计执为我之凡人(主要是细微的无始来积累的别业妄见,同分妄见比较少)),所以当出来后又循流生死,反反复复。

因为外道的定实际上是依旧随流着幽微的行,和识在哪里反反复复的,而世尊“观”而入定,便能在定中察觉一切,不为一切所动,故而最终解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7

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断言否认灵魂、本体或任何其他先于任何现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质实体的存在。

无我是指,所有你认为是“我”的都只是一个幻象,没有一个“我”的存在,包括这个色身,思想,感受等等,都不是“我”,没有“我”。

无我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 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 ;当观识无常,如是观则识非我,非我所、亦非我体。

扩展资料:

梵语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我”:把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认为“我”在色、受、想、行、识中;而这种自我感觉,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

南传上座部佛教  的论书《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说到: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灭着,一弹指间,名色法就生灭了上亿次。

参考资料:无我—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2

“无我”的释义:

第一种:身心自我的虚假。 我们的身心灵,无常只有这一世,下一世现行的又是不同的身心灵,而且夜夜断灭,又不自在;无常就是苦,苦则无我,没有常住不坏的真实我。

第二种: 你我本具的本来面目,又称真如佛心,它虽然真实如如,但是无我性。你吃喝玩乐、行住坐卧,它从来就不领受、取舍,也不去作主、思量这些世间事,真的是全然无我,即没有思量作主的我性、也没有领受、取舍的我性。

拆开理解,“无”和“我”两个概念,然后再结合,理解起来就能更透彻一些。

无,简单的理解可以说是指不执着、不在意、不上心、不为其所困,而并不是“没有”的意思。

我,人们理解的“我”存在三个概念。一个是肉体的我,但肉体的“我”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元素构筑了“我”,“我”死后又会回归自然的元素,准根究底,这个“我”不过是一个躯壳、一副皮囊罢了,只是另外两个“我”的旅店,本不属于“我”,所以“无我”的“我”自然指的不是他。

佛教中的“无我”并非否定这个自我,这个自我是我们不同于没有自我,也就是没有灵魂的物体的最根本区别。相反,认为否定这个自我的另一个自我,也就是自认为的自我,才是虚妄之所在,才是苦恼的根源,人心灵的一切痛苦追根揭底,都可以归结为这两个自己的矛盾冲突所致。

真实的自我,现代心理学中认为是潜意识中的自我,也就是不受逻辑思维能力左右,而只存在于本能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是我们成为人的关键,不能舍弃,为了解脱苦海,那当然就要“无”另一个自我,也就是那个自认为的“我”。

扩展资料:

无我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 ;当观识无常,如是观则识非我,非我所、亦非我体。

梵语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我”:把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认为“我”在色、受、想、行、识中;而这种自我感觉,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

因为外道的定实际上是依旧随流着幽微的行,和识在哪里反反复复的,而世尊“观”而入定,便能在定中察觉一切,不为一切所动,故而最终解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我 (哲学概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3

梵语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我”:把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认为“我”在色、受、想、行、识中;而这种自我感觉,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书《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说到: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灭着,一弹指间,名色法就生灭了上亿次。

同样,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恒常不变的我,没有灵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与名法,一直都在那里不停的刹那的生灭着,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不生灭的东西,也找不到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这都是可通过修行(大念处经)亲证和亲见的。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刹那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这中间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

扩展资料:

其实世尊在和外道修行时也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不过那只是定,细微执着于有我而修的禅定,所以当出来后又循流生死,反反复复。世尊察觉到非想非非想并不是终极的解脱之道,故而另寻正道。

在菩提树下,不断反“观”一切,而不是像最初外道那样不执着于一切而入定,而是“观”一切如如不动而入定,故而在定中不会循流幽微的“行”,故而能进一步破执“识”(色,受,想,行,识,其中粗相主要在色,受,想,包括一些行,幽微的细相主要在行和无明所生的识)。因为外道的定实际上是依旧随流着幽微的行,和识在哪里反反复复的,而世尊“观”而入定,便能在定中察觉一切,不为一切所动,故而最终解脱。

参考资料:无我 (哲学概念)-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拆开理解,“无”和“我”两个概念,然后再结合,理解起来就能更透彻一些。
无,简单的理解可以说是指不执着、不在意、不上心、不为其所困,而并不是“没有”的意思。
我,人们理解的“我”存在三个概念。一个是肉体的我,但肉体的“我”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元素构筑了“我”,“我”死后又会回归自然的元素,准根究底,这个“我”不过是一个躯壳、一副皮囊罢了,只是另外两个“我”的旅店,本不属于“我”,所以“无我”的“我”自然指的不是他。
另外两个我,一个是自认为的我,是自己想象中的我,是自己认定的自我,但所有人对会发现,自己认为的我往往会与真实的自我有很大差异,自认为胆大的人,却可能在危险降临的时候退缩了,自认为洒脱的人,却可能在烦心的事降临的时候无法自拔。这些都是因为,自认为的我和真实的自我并不相同,产生的差距就可能让自己产生失落,进而迷茫。自认为的我,是显意识对自己的判断和期望融合而成后的一个“我”,和我们看到外物后对外物的评判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这个评判的对象是我们自己,而且其中加入了更多的主观因素,而不是客观因素,因此往往很不真实。我们用客观角度来评判外物都很难做到准确,更何况是用主观角度来评判自己。与真实的自我产生的差距,恰恰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真实的自我,现代心理学中认为是潜意识中的自我,也就是不受逻辑思维能力左右,而只存在于本能的自我。我们一切行为都是这个潜意识中的自我的体现,潜意识不会骗我们,我们也骗不了潜意识。但我们的逻辑思维也就是显意识往往会处于一些原因而骗自己。佛教中的“无我”并非否定这个自我,这个自我是我们不同于没有自我,也就是没有灵魂的物体的最根本区别。相反,认为否定这个自我的另一个自我,也就是自认为的自我,才是虚妄之所在,才是苦恼的根源,人心灵的一切痛苦追根揭底,都可以归结为这两个自己的矛盾冲突所致。真实的自我是我们成为人的关键,不能舍弃,为了解脱苦海,那当然就要“无”另一个自我,也就是那个自认为的“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