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马说》谈人才

现求一篇200字的文章,要仿照韩愈的《马说》谈你对人才的认识,用第一人称,紧急,紧急,紧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善于发现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首要环节。管仲因鲍叔牙的不舍不弃、无私推荐,最终辅助齐桓公成为一方霸主;俞伯牙因痛失钟子期而摔琴绝弦,《高山流水》遂成千古绝唱。不同的历史故事昭示出相同的道理:只有被独具慧眼的“伯乐”所发现、重用,“千里马”才能奋蹄扬鬃,天马行空,实现“千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宿愿;没有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人才只能是埋在土里的“明珠”、隐在沙里的“黄金”,或因有悖常规的思维举止不容于世,或因怀才不遇郁郁寡欢,最终多是“一腔抱负、满腹经纶,都付于东流春水”。

   一个时代,往往缺乏的不是人才,更多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无奈。曹操会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当各路诸侯相互掣肘,无计可施时,“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这三人正是日后叱咤风云,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刘备三兄弟。他们的冷笑,又何尝不是志不得申、才不得展的愤慨与不平。三军胜败之际、社稷存亡之秋,谁会想到一个县令和他手下的两名马弓手即可挽大厦于将倾呢。当关羽挺身请缨之时,袁术大喝:“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以名门世家自居的小人嘴脸,以出身高低取人的鼠目寸光暴露无遗。倒是被称为“一代奸雄”的曹操早于草莽中识英雄,一句“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折射出其胸襟的宽广和“唯才是举”的人才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的速度、耐力来自于良好的体能,而体能的贮备来源于食物,所以和普通马比起来,千里马的食量可能要大的多。而“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以至于其“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就人才而言,安贫乐道者固然不少,但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毕竟是儒家个人修行的理想境界。人才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离开必要的物质保障,生存都是个问题,更遑论做出如日中天的事业,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

  诚然,真正的人才不可能和普通人一样,满足于一日三餐,窃喜于蝇头小利,或止步于微不足道的成就沾沾自喜,或躺在陈年的功劳薄上固步自封。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是人才永恒的追求,而高于常人的待遇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作为用人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关心和支持,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搭建发挥作用、施展才能的平台,使其摆脱“与常马等而不可得”的窘迫,把“其能千里”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是千里马的悲哀,也是人才工作的大忌。好马常常是烈马,人才常常有个性;只有技艺高超、熟谙马性的驭手,才能对千里马策之以道,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只有用人部门真正对人才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工作上呵护支持,才能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主动“有作为”。

  楚汉相争之际,陈平不容于楚而归附汉。有人将其“盗嫂受金”的劣迹告诉汉王,要求慎用其人。深谙用人之道的刘邦反而避其短用其长,“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也没有辜负汉王的信任与厚望,“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使刚愎自用的项羽对部下疑心重重,手下大批匡世之才或不为其用,或弃暗投明,还有许多人才只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造成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而功成志得、衣锦还乡的刘邦,高歌大风之时,仍惦念着“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鲜明的历史反差生动的像一出戏剧,而“人才得失、事业成败”便是这出戏剧的潜台词与幕后语。

  无论是“斩蛇而起”的刘邦,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都可称是独具慧眼的“伯乐”,技艺高超的“驭手”。在他们驰骋四方,呼啸天下的战车周围,有“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的千里良驹,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能臣,还有“齐心协力、万马奔腾”的强大团队。他们的“驭马”之道无非十二个字:“策之以道、食之尽材、鸣之通意”。

  所谓“策之以道”,就是指在使用人才时要尊重人才的主体地位,遵循人才工作的客观规律。“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对于人才同样如此。一个人从一个角度看是人才,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是“庸才”,甚至是“废才”。用人部门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分析把握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把人才放到最有利于发挥其创造力、激发创新力的工作岗位。

  所谓“食之尽材”,就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超前意识,舍得投入。飞亚达集团老总徐东升说,“在人的培训上,从来不省钱”。三年中该公司的直接培训费用突破六、七百万元,组织公司28 名骨干参加由清华大学、法国时尚学院等联合举办的“高级时尚项目”培训,每个人光学费就是五万元人民币。因为有着完善的培训体系,飞亚达的员工流失率很小,只有5.42%,比25%的常规流失率低了近20个百分点。

  所谓“鸣之通意”,就是要加强与人才的沟通交流,及时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成长愿望和发展需求,征求采纳他们的意见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情感人,用心留人。人们常说,“世间使人变得最柔软,也最坚强的东西就是情感。”一个充满了亲情与温情的环境,不仅会使管理变得更具张力与和谐,而且会使人才充满感恩之心,迸发创造活力,为事业注入无穷的生机和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是出自于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无可否认,作者此时所阐述的是识别人才的人和人才之间那种微妙关系,他们在很多时候似乎总一前一后出现,而且识别人才的人(伯乐)对于人才又决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当一个时代的“伯乐”稀少时,那么“千里马”不就要“骈死于槽枥之间”吗?这对于那些“千里马”来说多可悲呀!但是,这些“千里马”就只能依靠别人来找你吗?他们自己就不能站出来毛遂自荐吗?一个人才的悲哀莫过自己不具备这种精神啊!

你我都知道,“伯乐”是个人,一位你我一样的凡人,只不过他熟悉马,了解马罢了。仅此之外,他也没有特别之处,那么,作为你——一匹有日行千里能力的好马。你能把自己的光明前途全部寄托给伯乐吗?你敢保证,你认定的伯乐不会在芸芸众生的大世界里去找其他千里马吗?要知道,世上的千里马不是仅你一匹啊!与其做这样没有把握的选择,还不如自己把才美外现出来,尽管在有些“千里马”和“伯乐”眼中看来,那样做等于自傲,自以为是,但是,只要自己的作法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利,能让自己有奉献才能的机会,又怕别人说什么呢?好歹自己不枉上天给自己的恩泽,没浪费自己的才华!天底下的“千里马”们,你们何乐而不为?

一个时代的“伯乐”是有限的,而一个时代的“千里马”是数不清的,因此自然避免不了有大部分“千里马”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可能了,那么既然不被发现,那些“千里马”们就一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吗?答案不是唯一的,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千里马”们,在自己没被“伯乐”发现的时候,请你们抛开那份怕他人道长短的心理!做一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大智“千里马”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6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幼年早孤,由嫂抚养。25岁考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最初他在长安曾3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经此挫折后,他不得不到汴州依附宣武节度使董晋。董死后又去依附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仕途如此坎坷,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使他痛感明主难遇。就是在这种心情下,他大约于贞元十一一十六年(795—800年)间写出了《马说》。

韩愈抱负宏大,自视甚高,忠君爱国,他的文章切合时弊,提倡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里写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文起八代之衰”指得就是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道济天下之溺”,指的是其文关注民生,关注现实,有着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样的一名奇才,却不得重用,必然心情沉重,《马说》便表达了他对当时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的强烈愤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就是说,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千里马指人才,而伯乐象征能赏识、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同时“食马者”是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只有先出现千里马,先有人才,然后才会有伯乐,才有对马的认识。如果不能识别千里马,就不能从普通的马中选出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能在无知的养马人手里受屈辱,直到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得落得个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其实类似千里马的遭遇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太多了。千里马与伯乐相辅相成,所以世间不知有多少千里马被埋没,这其中,除了韩愈先生所言的原因之外,我认为还有诸多原因:有的是千里马但自己却不知道,而有的马能力不足却要硬充千里马,有的小有作为的马儿却因路上的种种挫折最终“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些马儿,与其做名不副实的千里马还不如做一匹普通的千里马,何必要这样的活着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马况且如此,何况那些年轻气盛的马儿呢?即是他们资质再好,毫无志向,坐享其成,没有作为,不能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伯乐,何叹伯乐之少呢?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先认清自己,是否具备千里之能,发掘自己的潜力,可能你会惊奇地发现,那匹被埋没千里马,其实就是你自己。

当今社会,出现千里马的的几率低了很多,而出现伯乐的几率却更是微乎其微。在这样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下,“千里马”俯拾即是,似乎有了那个“千里马”的文凭,便能日行一千,夜走八百,成为马中赤兔了。如此之多的千里马,让伯乐如何挑选呢?便要提高标准,重新定位“千里马”之标准,挑选更加优秀的品种,那张文凭,或许只能成为“海选”的报名表罢了,要想晋级,还得下苦功。

千里马的出现,恐怕不仅仅取决于伯乐,更重要的还是千里马自己。也许是因为家族血统的原因,他们生下来便注定是千里马,但后天的培养、驯化才尤为重要。很有可能很好的品种,却因管理不当、饲养不佳回归普通的马,“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莫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综观以上几点,不难发现,人才的出现,不仅仅取决于赏识人才之人,更多的在于自身的素质与才华,而“伯乐”之人,也只是对这些起一个催化和促进的作用。也就是说,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人们,不要抱怨世间无伯乐,还是从自身出发,看看自己是否配做一匹千里马,努力实践,磨砺自己,终有一天,伯乐会来到你的身边
第3个回答  2013-10-26
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现代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念呢?是不是仍象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又或是怎样呢?根据这个去写,给你提供几个方面 要有展示的机会;要好学才有才能,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等,掌握了这些思想,再结合一些成才的故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347043.html,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
第4个回答  2020-05-2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善于发现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首要环节。管仲因鲍叔牙的不舍不弃、无私推荐,最终辅助齐桓公成为一方霸主;俞伯牙因痛失钟子期而摔琴绝弦,《高山流水》遂成千古绝唱。不同的历史故事昭示出相同的道理:只有被独具慧眼的“伯乐”所发现、重用,“千里马”才能奋蹄扬鬃,天马行空,实现“千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宿愿;没有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人才只能是埋在土里的“明珠”、隐在沙里的“黄金”,或因有悖常规的思维举止不容于世,或因怀才不遇郁郁寡欢,最终多是“一腔抱负、满腹经纶,都付于东流春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