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耗要计入什么表格是原材料还是成品

如题所述

生产中的次品、废品及正常损耗应如何做账? 计入生产成本。 怎样计入? 分摊到正品的成本中,即本批次的产成品成本比没有这些损耗的产成品成本高。建议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这样,分摊比较合理。 借:制造费用—正常损耗 贷:原材料 / 应付职工薪酬 等 分配:例如,在产品A,产品B,产品C分配,产品D,E没有发生废品。 产品A分配比率=产品A消耗材料 / 本月材料总消耗 (B、C分配同上) 借:生产成本—产品A 生产成本—产品B 生产成本—产品C 贷:制造费用—正常损耗成品率,是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产品产出的合格成品情况与核定的产品材料总投入量,所确定的一定比率关系,简单点说,投入100套原材料,能产出多少套成品。用公式表示:(成工数量÷总数量)×100%与成品率相关的概念还有产品残次(废)品率。产品残次(废)品率,是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产品产出的损耗(残次品、废品)情况与核定的产品材料总投入量,所确定的一定比率关系,简单点说,投入100套原材料,产出中有多少套残废品。用公式表示:(残次品、废品数量÷总数量)×100% 或者 1-成品率在实务中,企业对于成品率、产品残次(废)品率的表述,还有另一种概念,即产品损耗品量,即前面我们提到的,关于客户提出的A产品的追加生产数量。成品率、产品残次(废)品率是相对表示方式,表示的是相对量,,而产品损耗品量是绝对表示方式,表示的是绝对量。损耗率: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材料损耗、报废情况与核定的该材料消耗用量,所确定的一定比率关系。在企业实务,企业可能有两种方式来计算材料的实际需求。1、毛需求÷(1-损耗率)2、毛需求×(1 +损耗率)在企业实务中,有的企业还可能以损耗量来表示材料的损耗,例如,客户的表述:某材料,当相关需求是在30000以内时,追加20的损耗,当相关需求是在30001--50000以内时,追加30的损耗,当相关需求是在30000以上时,追加40的损耗。同样,损耗率是表示的是相对表示方式,表示的是相对量,而损耗量是绝对表示方式,表示的是绝对量自然损耗是指自然力的作用(如风雨的侵蚀)而引起的资产价值的损耗。如物品发生干燥、风化、挥发、粘结、潮解、漏损、破碎等现象,以及在搬运、装卸、检验、更换包装、倒垛等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按照现行一般做法,发生盈亏和毁损的存货,在报经批准以前,应按成本(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中,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本文认为。对于自然损耗导致的存货盘亏转作管理费用,似乎欠妥。因为:1、不符合客观性原则。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各种费用。显然,存货由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并非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能控制,却要行政管理部门承担责任,很不客观。2、不符合配比原则。原材料等存货的自然损耗与材料采购时的合理损耗是同一性质,理应调整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单位实际成本。若将其转作管理费用,就会导致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从而使产品的销售收入与其产品销售成举不能配比。3、不便于对责任中心业绩考核。自然损耗导致存货盘亏的不同会计处理,将会便标准成不中心和费用中心有不同的考核结论,因为单位存货的自然损耗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基本固定,所以企业一个会计期间内存货的自然损耗量与投入的原材料和产出的产成品等存货量密切相关。将这种存货的自然损耗在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单位实际成本中调整(即列入标准成本中心)比转作管理费用(即列入费用中心)更有利于合理考核责任中心业绩。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认为,对自然损耗造成存货盘亏,在报经批准以前,应按其成本(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报经批准以后转增发出存货或期末存货成本,即借记“生产成本”、“原材料”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本期产成品已使用的原材料可以根据产线领用表及仓库发料记录统计出来。生产损耗的原材料是根据产线损耗记录得来。本期产成品总数量可以根据仓库入库数量来统计。损耗是根据工艺损耗表的来的吧,但工艺损耗表是怎么算的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