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因为落选举子就叛逃西夏并成中原大患的人究竟是谁?

如题所述

从中行说到范文程,历史上,每一个与中原王朝对抗的少数民族政权中都转动着一颗汉人的脑袋。


而因为一个人的叛逃,导致朝廷最终不得不修改科举考试制度的,当属北宋时期的西夏国师张元。



张元(他原本不叫张元,很可能叫张三,《水浒传》里这种角色颇多,比如邻村的老乡陆谦,再比如宋江的文书张三郎)是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此人自认为才学出众,但是偏偏屡试不第。其实这怪不得张元,因为北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读书人地位非常高,这也就导致了,在读书考试这方面,人才太多太多。


所以你即便成绩达到了分数线,但是差额选拔,你依旧还要靠运气,一旦被选入死亡组,即便你的分数和别人一样,都是有可能被刷掉的。张元就很倒霉,每次进入的都是“死亡组”。


感谢张元,因为他,大家后来才有机会听到一个名词叫赐“同进士出身”。北宋嘉佑2年(1057年)在殿试环节,正式”扩招”,终于解决很多高分而不被录取的学子的问题。而在当时,更多的士子因为这个政策受益。


但是很显然张元并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因为这个机会是他给别人创造的。张元虽然在大宋没有太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他决定去西夏(当时还是李德明时期,还未建国,理论上还不能叫西夏)碰碰瓷。


张元到了兴庆之后,既不做生意,也不去人才市场应聘。而是躲到一个小酒馆里面,天天喝酒。在小酒馆里面,他认识了一个胡姓的朋友。两人志趣相投,便开始了学做姜太公钓鱼,专等李元昊上钩。


钓鱼要的是一把好饵料,张元果然有才,他把自己名字改成了张元,把胡姓朋友的名字改成了吴昊。合起来就是元昊。果然李元昊的耳目很快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元昊。



李元昊自然是很愤怒的。因为都是汉人懂礼节,却有人故意犯自己的名讳。于是李元昊准备跟他们当面说法。结果话一聊开,就更震撼了。张元直接就说,你先把你的姓搞清楚。你究竟是姓拓跋呀?还是姓李啊?还是姓赵呀?这不典型一三姓家奴吗?


李元昊听闻此言论,相当震撼。果然有见识,我李元昊早有自立之心,然无奈未得有识之人相助。这两个人不正是上天赐与我的吗?即立刻委与重任,奉为国师。


然而张元叛宋降夏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宋朝,超便把他的家人全部抓了起来。目的就是你看着办啊,你要是真的乱来,那你就不要怪我对你家人不客气了。


李元昊比宋朝的皇帝可爱才多了,李元昊能成事也绝对不白给。他的一个小细节就让张元、吴昊对他死心塌地。李元昊派间谍到随州,偷偷救出张元的家属到兴庆与他共聚。从此,张元再无后顾之忧,一心辅佐李元昊。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4年(1041年)好水川之战,让宋朝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整个西线的边防噤若寒蝉。导致了夏竦和韩琦兵败被问责。但是同时因为一首诗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也让北宋重新认识了张元这个人,但此时,北宋朝廷已经拿他无可奈何了。


好水川一战之后,张元当即有又鼓动李元昊攻取渭州,进军关中,接连取得了定川寨之战的胜利。然而夏军深入到渭州境内之后,被遭到宋朝原州军队包了饺子。毕竟西夏国力有限,自此西夏直捣关中的计划最终破灭。


张元在西夏期间,每日鼓吹李元昊攻打北宋。以至于在李元昊后来为了准备与大辽打“贺兰山之战”时,为避免两线受敌,便与北宋议和,即“庆历和议”。张元竟然千方百计阻挠,阻挠未果,竟然积郁成疾。此刻的张元已经被情绪控制了,已经在谋略上黯然失色了。甚至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军师了。张元于夏天授礼法延祚7年(1044年)病逝。



张元对北宋朝廷的愤懑和这种近乎丧心病狂的这种报复模式,都是出自于对于科举考试不公的不满。


文末彩蛋:


在电视剧《贺兰雪》里面,张元是因为爱上了李元昊的母亲卫慕双羊。李元昊因为母亲卫慕双羊被吐蕃人抢去,生了个异父同母的弟弟斯督铎乜,而感到耻辱,杀死卫慕双羊之前,张元为了救卫慕双羊,想和她私奔,最终被打入死牢死掉的。当然那是艺术创作,真正的卫慕双羊的确是被李元昊赐毒酒毒死的,但是那是为了铲除外戚卫慕氏而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