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偏高一定是肝炎吗?

如题所述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肝功能检查中常见指标,也是肝损伤相对比较灵敏指标。肝功能中这两种转氨酶,往往是入职体检、健康证办理中必备检查项目。因此,两种转氨酶有“肝酶”称呼。

一般来说,肝功能转氨酶升高,说明肝细胞有损伤。当肝细胞出现损伤时,有不同量肝细胞结构发生变化,或通透性增加,或细胞膜破损,甚至是细胞核出现损伤。这个时候,肝细胞中“肝酶”就释放到血液,造成血液中肝功能转氨酶水平升高。

那么,是不是肝功能转氨酶偏高就说明有“肝炎”呢?肝功能转氨酶偏高,可能是病理性原因,也有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就是说,在没有肝炎或其他疾病情况下,肝功能转氨酶也可能升高。那么,该如何进行区分呢?表妹给了几点建议。

一、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肝功能转氨酶生理性升高

1、大量运动后抽检:如果在肝功能检查前有大量运动,尤其是跑步运动,会造成骨骼肌等细胞短暂损伤。这些细胞中也是存在“肝酶”,虽然没有肝细胞中那么明显,但活动后抽检也会造成血清转氨酶含量升高。

2、饱餐之后抽检:很多医生会提醒,肝功能检查前不要吃早餐,但是还会有很多朋友“不听话”。饱餐之后,血液中成分指标明显变化,包括各类转氨酶等。

3、女性怀孕期间:女性在怀孕期间,肝功能转氨酶水平可能出现“应激”性升高,虽然是肝细胞损伤引起,但不能定义为肝炎。怀孕期间,轻度的肝功能转氨酶升高,依然可看作生理性升高。

二、什么情况下出现肝功能转氨酶病理性升高

1、各类活动性肝炎:目前常见的肝炎类型有脂肪肝、药物肝、病毒性肝炎等。当有这些肝炎类型活动进展时,肝功能转氨酶会持续偏高。

2、服用特定药物时:部分药物具有“肝毒”性,可以造成肝细胞的损伤,例如一些感冒药、结核用药等。

三、对病理性升高和生理性升高如何进行区分

1、检查前行为还原:也就是说,在肝功能抽检之前,确定自己是否有熬夜、饮酒、饱餐、强体力运动的情况。如果有,需要排除这些因素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排查。

2、进行肝炎筛查:对脂肪肝、病毒性肝炎以及肝胆超声进行检查,可基本明确是否为病理因素导致的肝功能转氨酶偏高。

3、增加检查次数:偶尔一次转氨酶偏高,是无法确定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除非偏高十分明显。所以,如果在入职或者健康证办理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偏高,可申请隔断时间多次复查。

省医表妹提醒:肝功能转氨酶,仅仅是进行性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一般不用来单独评判病情。所以,用于区分病理和生理性升高,还需明确检查并定期复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9

第2个回答  2020-10-12
转氨酶高是否是肝炎,应根据组织来源决定。谷丙与谷草转氨酶,除肝脏中含有,心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亦含有,肝脏损伤会引起转氨酶增高,如心肌、骨骼肌损伤,包括肾脏损伤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所以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是肝炎。横纹肌溶解由骨骼肌损伤而造成转氨酶升高,并非肝炎。此外患者心梗,即心脏受损,也会出现转氨酶升高,但非肝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