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簪花挂红

如题所述

“下聘下定,婚约初定”。这话听起来,很有些令人兴奋,似乎意味着喜讯传来,佳期便不远了。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婚嫁习俗中的“六礼”,如今已走过大半,理当顺理成章,接下来就该操办婚事了吧!且慢,古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路虽走了大半,余下者可能还更艰难,这也是说不准的事。
  旧时重庆的习俗,儿女婚姻初定,还得等上三五年,待男女成年,两家平安,一切顺当,这才准备成亲,男方确定婚礼日期后,用大红柬帖交由媒人通知女方。这道手续是为“请期”,民间俗称:“看期”、报期。
  女方家接到备礼具书的大红柬帖,内心是高兴的,面子上仍要照习俗规矩婉拒三回,第一次答:女儿家还小;第二次说:嫁奁办不及;第三次云:姑娘舍不得父母。经如此三遭往还,女方家才终于应允,按约定选中的黄道吉日,送女完婚。
  按旧习,女家收到男方的“下定”聘礼,就当着手操办“嫁奁”。所谓“嫁奁”,即嫁妆、嫁衣。嫁衣,有的是把裁缝师傅请到家中来量体缝制,有的是由姑娘自己一针一线亲自操劳。久居深闺,足未出户,窗外春光,紧叩心扉,女儿家盼的是出阁嫁个才俊有为的少年郎,虽然未曾见面,心中的憧憬是美好的。古诗中,对出阁姑娘,自办嫁衣裳,如是写道:
  理我玳瑁簪,缀我明月珰
  虚窗对朝日,自作嫁衣裳。
  嫁衣制好了,佳期确定了,完婚之前还有一道程序,这程序名:“过礼”,俗称“陪奁”。“陪奁”,在结婚前一天,由女家请花轿行的轿子帮,将出阁姑娘所须的物品送往男家。殷实家,为炫耀“陪奁”丰盛,送“陪奁”的队伍,长达百余人之众,着实令街坊邻里为之羡慕。轿帮的领班头,把“陪奁”送达,按单交付,还会得到男方赠与的一笔不菲的喜钱呢!
  “陪奁”,无论多少,内中总少不了单、夹、皮、棉,四季衣服,四铺四盖,瓷器锡器,金珠首饰,还有女儿家床头、桌上,常用必备之物。这些许物什,是结婚成家必须的,也是对男方“下聘下定”礼物的回应,故又称“过礼”,或谓之“回礼”。
  收到“回礼”,预示着佳期迫近,男方家顿时热闹了起来。“亲迎”的头天晚上,男方家灯火齐明,堂上高烧红烛,至亲好友,纷纷前来向新郎倌父母及新郎贺喜。此时,新郎倌穿上父母赠给的新衣,戴上女家制送的帽靴,恭敬地跪在祖宗神位及双亲大人面前,由亲友将两朵金花簪插在新郎帽上,司仪先生朗声高唱四言八句之类的颂词,礼毕,宾主入席,燃放火炮,直至夜半方休。这过程,俗称“簪花挂红”、“饮簪花酒”,又叫做“花宵”。
  第二天,迎亲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是日,男家于晨备彩轿,在媒人引路下,率领鼓乐队、彩旗队,一路吹打,前往女方家迎亲。送新娘的花轿系四人抬,四人换班;鼓乐队,由小鼓一面、头锣两面、喇叭四支,打击梆一支组成;还有四面彩旗,迎面前导,煞是热闹。
  新娘上轿,泪水涟涟,诉的是舍不得爹娘。轿落男家,新郎倌儿要来到轿前迎接。经过了迎新娘、回车马习俗序幕,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之下,直到中堂,一拜天地、二拜祖宗高堂,末尾,夫妻相互交拜。这程序,名“拜堂”。一切礼毕,夫妻双双入洞房。直到这时,彼此才方识对方的模样!
  旧时的婚嫁习俗,既繁琐也不乏几分封建迷信色彩,在媒婆、算命先生的操持下,俊男娶丑女,美女嫁“罗锅”的事例不少。“包办婚姻”,不知断送了多少青年男女的终身,不知铸成了多少人间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3
簪花挂红是指一种传统礼仪,通常在节日或喜庆场合进行。具体过程是装饰狮角,用毛笔以朱砂、白酒点睛,以辟邪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