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8
1.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以小时为时间单位所确立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通常是指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每日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且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 非全日制用工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就业多样化而兴起的一种用工模式。相较于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更为灵活,不仅便于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安排工作,同时也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劳动者就业。
3. 在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中,工作时间单位是小时,这与普通劳动合同以日、月、年为时间单位有所不同。相应的,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计酬单位也是按小时计算。
4.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允许劳动者与两个或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通常情况下,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在正式工作之外还为其他用人单位提供服务,这通常被视为兼职,并不构成正式的劳动关系,也不会缴纳社会保险费。然而,非全日制劳动关系并不属于标准的劳动关系,因此不受此规定的限制。
5. 尽管如此,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6. 在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订立口头协议。
7. 在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中,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8. 在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中,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当终止用工时,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9. 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10. 在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报酬的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