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除了大米还种什么粮食作物

如题所述

农民吃糙米,贵族武士吃精米,人多的用大米换成小麦、荞麦、地瓜,豆类等杂粮
大约公元八世纪时,笃信佛教的嵯峨天皇首发“肉食禁令”。此后历任天皇又多次下诏禁止吃肉,日本贵族们被迫养成了食素的习惯,连吃鱼也被禁止。同时,日本平民受吃素的僧侣的影响,也逐渐远离了肉食。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才解除禁令。 在举国素食的环境下,武士阶层也不能超身世外。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平氏武士,由于成为国家的实际的统治者,也就理所当然吃上了贵族食品,以素为主。平氏武士们还经常能吃些远方各国进贡的食品。这些进贡的食品为了保质,往往含盐极多,难以消化,如咸鱼干、蒸干的玄米等,此外,平氏武士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且不爱沐浴、不讲究个人卫生,特别是平氏的女眷,住在深宅大院中,基本不与外界接触,因此他们多死于结核病。 当时,平氏的对头——源氏武士,以鸟兽的肉食为主。为了促进消化,他们常常喝味噌汤、吃梅干等食物。源氏武士在东国大山中,长年不懈地进行武艺锻炼和长途跋涉的修行,有着强健的体魄。特别是公元1180年开始的饥荒,主要发生在关西地区,东国却是一片丰收良景,形势更有利于源氏。在1185年的源平决战中,平氏军队大败。源氏打败平氏,除了军事上的原因,双方武士不同饮食造成的体质差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日本的战国时代,武士们平时仍以谷物、腌菜、海带、紫菜和鱼为主,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吃“干饭”(一种类似中国年糕一样的食物)、茶泡饭和饭团。 茶泡饭,大致的做法就是把米饭烧熟置凉,吃的时候用热茶冲下去,再加一点盐,并佐以梅干、海苔等配料。泡饭所用的茶一般是绿茶,压紧之后切成条状,和饭一起冲泡。茶泡饭充饥尚可,却严重缺乏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但由于制作方便,取材简单,原料便于携带,吃起来也很节约时间,因此武士阶层在战斗中,普遍是以茶泡饭为主食。 战国时代的寿司指的是一种保存鱼的方法:在鱼身上抹上盐,用重物压紧,使之自然发酵。当产生酸味后,即可食用,其味甚佳。其后寿司成为一种用米饭包着馅,外面再包一层海带的团子。寿司制作简单,便于携带,是日本战国时代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但这种食物有一个缺点——很干,容易使武士们口渴。为了解决问题,武士们都携带烤过后的味噌块,上战场时只要把它溶于汤后便能饮用。 除茶泡饭、寿司、味噌汤外,武士们的饮食里还有一种重要的食物——挂面。把像是乌龙面一般的面条和蔬菜一起煮,然后用味噌来调味,这种面很有营养,对体力消耗极大的士兵很有益处。 战国时代,洋酒已登陆日本,但由于价格昂贵,还只是贡品。最受普通武士欢迎的还是浊酒和清酒。但无论是浊酒还是清酒,度数都不高,也许与当时粮食匮乏有关,这也使得日本的酒器一般都很小。毕竟是动荡的时代,想要活命已属不易,哪还有情致豪饮烂醉。 战国时期的日本军粮供应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短期战斗,军粮全得自备;只有当战斗旷日持久,领主们才会给手下卖命的武士提供粮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0
荞麦,糯米,小麦粉很贵,普通平民二战后才普遍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