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不自立为王当皇帝呢?

如题所述

曾国藩是清史研究领域里备受一些学者和教授高度赞颂的人物。李治亭教授说他是有清一朝,所有汉臣里在人生巅峰时刻唯一能做到忠贞不二的贤臣;隋丽娟教授更是把他跟孔子并提,称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要说,曾国藩造反,自立为帝,简直就是对孔圣人的侮辱。因为他从入仕的那一刻起,无不按照当时的儒家思想做人做官。死后,清庭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配享太庙。

第一次鸭片战争后,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其势锐不可当,从而成为满清的心腹大患,曾国藩就是因为镇压丶剿灭太平军而成就功业。

为了彻底肃清‘’叛乱‘’,每次得胜,湘军都会用最残酷的手段来报复太平军,震慑那些依然在顽强抵抗的太平军将士。

在攻陷安徽庐江、占领江西奉新后,湘军把400多名太平军俘虏剥光衣服、绑到树上,用刀破开胸膛、挖出心和肝,并拉出肠和肺,以此祭奠湘军死亡将士。并且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残忍的湘军将士,竞然把刚挖出来的人心、人肝,炒熟下酒。

湘军在其弟曾国荃指挥下,常将被俘虏的太平军士兵集体开膛破肚,激励湘军斗志。

后期,随着战果的扩大,抓到的战俘越来越多,有点身份的单个剐,小头目集体砍,湘军的将领,个顶个的快刀手。

至于太平天国的那些个王们,大都千刀万剐,一刀挨着一刀地活活片死。因此,在忠臣之外,曾国藩又多了一个曾屠夫的绰号。

你说这样的人反清,自立为帝,谁信?积二十年之功,剿灭太平军,就是为了保大清江山。

但就当时湘军鼎盛时期所具有的实力和他手中节制江南八省的大权来看,完全可以去推翻满清的统治。至于能否成功,那是后话,姑且不谈。人与人是有差别的,如果换上朱元璋这种类型的人,恐怕早就反了,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框框,而曾国藩完全是在满清利用儒家思想奴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封建士子,他想的是如何做一个称职的臣子。

因此,当曾国藩得知其弟曾国荃邀功,被慈禧训斥后,吓得三天茶不饮饭不思。曾国荃跟他做事风格完全不同,南京尚未全部拿下,德意忘形的曾国荃上奏折给慈禧太后,本想着怎么的也得赏个黄马褂什么的,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两记闷棍,把曾国荃打懵了。

原来曾国荃在奏折中说大军刚破外城,自己便回到营中写奏折报喜。慈禧抓住这一点说曾国荃玩忽职守,不监督大军入城,斩草除根,却跑回来上折邀功,是何居心?

其实,曾国荃私敛战争财,慈禧早己心知肚明,只不过借此敲打曾国荃,让他好自为之。

第二记闷棍则是追问曾国荃南京城内所获财宝的去向。

曾国荃带兵,每攻下一城便纵容部下烧杀抢掠,所得财富,难以计数,极少上交过。

因为此前大敌当前,还得用他,所以清廷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不行了,太平军已坐作气侯,一旦有变,危及政权,所以每当听到湘军壮大的消息,慈禧太后就成宿的睡不着觉。

这边的曾国藩也是成宿的睡不着觉,他知道自己现在己是太后的一块心病。之后,他让曾国荃上奏折请罪,希望朝庭恩准,告老回家。与其说是曾国荃向朝庭承担责任,不如说是曾国藩向慈禧表忠心的开始。

曾国藩熟读经史,知道官做到他这个位置,如果不急流勇退,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当他把裁撤湘军一事告诉大伙时,很多人感到吃惊,以为大帅在说笑话。毕竟鞍前马后追随他这么多年,谁也不希望会是这样的结局?

有些心腹劝他自立为帝,北上推翻鞑虏。曾国藩兵力巅峰时,人数达到20多万,曾国藩如果想当皇帝也未尝不可,但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曾国藩把名声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样一个执着于要做忠臣的人,是没有任何人丶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他的立场。说做就做,上奏折自剪羽翼。

湘军被大体遣散后,慈禧的心病不治而愈,而曾国藩又重新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继续当他的两江总督,从此,清庭更加格外赏识和依重他。

有人说,曾国藩有称帝之心,就是因为满清政府己对湘军布局,提拔左宗棠,扶植李鸿章,曾国藩即便再笨,也能悟出三分理儿,这是在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所以未敢暴露。

其实,这种推理不攻自破,再来看看曾国藩在剿灭天平天国政权的战斗中所造的孽就足以证明,他是满清政权培养出来的忠实捍卫者。

目前可考证的资料显示,湘军至少有二次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行动,分别是:第一次、咸丰八年,湘军攻破九江,将城内军民屠杀殆尽;第二次、咸丰十一年,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重镇,数万安庆城内军民被屠杀殆尽,杀贼凡一万余人,男子髻龀以上皆死……妇女万余俱为掠出。”

这样的人,退一万步说,他有反心,除非他把屠杀太平军的历史忘得一干二净,他不可能忘,并会为此纠结终生,因为他是孔孟之道影响极深的人。可以这样说,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决定了他没有退路,只能不折不扣地去作满清的忠臣,来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因为曾国藩还是比较忠诚的,他只是想尽心尽力当好自己的臣子。
第2个回答  2020-10-16
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拥护他的人不够。
第3个回答  2020-10-16
曾国藩在主观意识里,并没有想自己当皇帝。曾国藩从自己农家子弟身份,直到被提拔到京城高官,他对皇朝充满感激之情,并在晚年接受了道家思想,功成身退。